内蒙古河套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03:04
这是9月4日拍摄的内蒙古河套灌区三盛公水利枢纽。 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记者从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获悉,内蒙古河套灌区4日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0届执理会全体会议上,成功入选2019年度(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19处,成为拥有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灌溉效益最突出、分布范围最广泛的国家。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有2000多年的引黄灌溉历史,灌溉面积达1000多万亩,是黄河多沙河流引水灌溉的典范,也是全国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
9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河套灌区杨家河干渠第二节制闸。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新中国成立后,河套灌区经历引水工程、排水工程、灌排配套、节水改造等4次大规模水利建设,实现了从无坝引水到有坝引水、从有灌无排到灌排配套、从粗放灌溉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跨越。
业内专家指出,延续至今的河套灌溉工程遗产是生态水利工程的经典范例,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申报与可持续保护利用为契机,深入挖掘并向世界展现中国灌溉历史文化,研究总结其科学技术、文化价值及管理经验,对助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9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河套灌区第三排干沟(左)排水排入总排干沟(右)。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专业型世界遗产,由国际灌排委员会于2014年设立,旨在保护、挖掘和推广具有历史价值的可持续灌溉工程及其科学经验,每年申报评选公布一批。
国际灌排委员会荣誉主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专家高占义表示,中国是灌溉大国,也是灌溉古国。灌溉工程遗产不仅是工程效益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呈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科学与技术精神,为人们生动再现过去的历史。
记者:李云平 蔡博腾
编辑:刘在 袁亨瑞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