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秦腔,是西北人生活的一部分。张兰秦,正是凭借得天独厚的好嗓子,“吼”出“西北花脸王”的美誉。从艺40多年,张兰秦先后成功塑造了《铡美案》《黑叮本》《下河东》《九江口》等 80余部戏剧中的包拯、徐延昭、赵匡胤、张定边等主要角色,在中国秦腔艺术节上连续四届获得国家级表演金奖。有人这样评价张兰秦的唱腔:浑厚激越,刚健有力,听他的戏,如积郁于心的块垒如风吹散,顿感通体酣畅淋漓。
学秦腔,誓要“混出个样来”
张兰秦出生于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镇岐阳村,这里是“至德”泰伯的祖地。爱上秦腔,源于对父亲的耳濡目染。张兰秦的父亲特别爱戏,哪怕是放牛的间隙,他也要吼上两嗓子。久而久之,少年张兰秦也能哼唱出不少唱段。
上世纪70年代,刚刚初中毕业的张兰秦,瞒着父母去考了岐山县秦剧团。仿佛是命运安排好的,从未学过戏曲的他凭借一副好嗓子,被老师相中。然而,在农村父辈们的认知中,唱戏是个难糊口的活计,还不如帮家里做农活来得实在,所以父母坚决反对张兰秦去学戏,父亲甚至说:“你要迈出这个门,就别回来!”伤心的张兰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几天没出来,心疼他的母亲实在看不下去了,便拭着泪去央求丈夫,“让娃去学吧,不行了再回来。”
最终,父亲答应张兰秦去剧团学艺的请求。在去学艺前,母亲特意给张兰秦做了碗臊子面,一路把他送到了村口,还在他的兜里塞满了煮鸡蛋,不停的叮嘱他要“好好学”。听着母亲的话,张兰秦点了点头,暗下决心“一定要混出个样!”
16岁的张兰秦,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在剧团每天花十几个小时吊嗓、练功。后来,凭借良好的外形和扎实的基本功,张兰秦很快就在样板戏《红灯记》《海港》《杜鹃山》中扮演了李玉和、马洪亮、雷刚等角色。
唱花脸,演绎“不平常的戏”
从须生改唱花脸,是张兰秦演绎生涯的转折点。1978年,凭借浑厚高亢的嗓音,张兰秦作为一名花脸新人,在剧团挑起了大梁,在《铡美案》中饰演包拯。
“王朝马汉一声禀,他言说公主到府中,我这里上前去忙跪定,王朝马汉喊一声……”1978年年末的一天,在岐山县曹家镇的露天体育场内,秦腔大戏《铡美案》上演,身穿戏服的张兰秦一开嗓,场内顿了几秒,突然间,雷鸣般的掌声一浪浪地袭来。如今回忆起来,张兰秦直言那一夜的掌声,是他这辈子听到的最响的一次。也因为这出戏,张兰秦红遍了宝鸡。
1980年,23岁的张兰秦因工作调动,来到了兰州市秦剧团,主攻铜锤花脸和架子花脸。在那里,他勤学苦练,边学边演,成功出演了《打銮驾》《斩单童》《五台会兄》《二进宫》等剧目,并靠实力很快在甘肃秦腔界站稳了脚跟。同时,他先后拜甘肃秦腔花脸大家刘茂森和米新洪两位先生为师,学习架子花脸的表演,排演了《五郎会兄》《李逵探母》等戏,在名师的教导下张兰秦做到了唱作并重、声嗓与台架兼优。
学无止境。2005年,张兰秦拜京剧艺术大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先生为师,从京剧的“唱、念、做、打”中汲取精华,对秦腔艺术有所创新。“做平常的人,演不平常的戏。”张兰秦至今还记得恩师对他的教导,并在自己的演艺生涯中践行着这句话。
2007年,师徒合作的《曹操与杨修》秦腔版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首演。众所周知,1988年首演的京剧版《曹操与杨修》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的代表作,被誉为“京剧探索达到一个新高度的新编历史剧”。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几个月的苦练,张兰秦用纯正的秦腔韵味,将曹操演绎的入木三分,让听惯京剧的北京戏迷们领略了秦腔艺术的魅力,博得阵阵掌声。
心未退,离不开最爱的舞台
说起张兰秦,还不得不提秦腔传统戏《铡美案》,他饰演的包拯,一红就是20年。2008年 7月,秦腔历史上的首部数字电影《铡美案》在陕西正式开拍,由于是按电影手法来拍,这就要求服饰和表演都要生活化,没有了舞台上的程式和套路,也没有了水袖和玉带,更不能走八字正步,这给平日习惯了舞台表演的张兰秦出了难题。
为了克服这一点,张兰秦在闲暇时,就一遍遍地走场练习,终于在开拍前,成功将数十载练就的精湛台艺“戒掉”,而他的敬业精神也得到了导演和剧组人员的认可和赞许。2009年,电影《铡美案》在央视电影频道播放,影片充满悬疑剧的色彩,片中那慷慨激昂的秦腔、陕西方言的念白……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几年前,张兰秦退休了,但他坦言自己对秦腔的爱不会减退。人退心未退,张兰秦并未离开他所热爱的秦腔舞台和观众,他经常随团下乡,四处奔波,乐此不疲。架着双膀,迈着方步,一步一顿,铿锵有力,站如铁塔,坐如卧虎,声如洪钟,张兰秦只要在台上一开嗓,观众热烈的掌声就像浪涛般经久不息。
现如今,张兰秦最爱做的事,就是乘高铁往返兰州和宝鸡,他说自己每次回家乡,看到这里城市干净整洁、绿荫葱葱,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美,他回家的心思也越来越多。张兰秦说,宝鸡是自己的根,无论走得多远,都惦念着这片故土,想念着家乡的味道和家中的亲友,希望家乡发展的越来越好。(宝鸡新闻网记者 张帆)
张兰秦艺术名片
岐山人。国家一级演员,人称“西北花脸王”。师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高发贵、杜汉民、赵德胜等前辈,后又拜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刘茂森为师,亲传《五台会兄》《斩单童》《打銮驾》等戏。2005年又拜京剧艺术大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为师,成功移植京剧《曹操与杨修》一剧,演出深受广大戏迷好评。其主攻铜锤和工架花脸、兼红生,他的表演细腻,把握人物准确,吐字清晰,唱腔入味,大气磅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表演体系,不断被秦腔新人所追捧和效仿。
代表剧目有《铡美案》《九江口》《狸猫换太子后本》《曹操与扬修》等几十本戏,其中代表作,《铡美案》在2008年被成功拍摄为数字电影播放,2015年又成功拍摄戏曲电影《铡美案》《赵氏孤儿》《黑叮本》三部大戏,在西北五省的秦腔界有着较大影响力。
编辑:王可
举报/反馈

宝鸡融媒

10.1万获赞 1.9万粉丝
新闻记录历史,信息服务大众
宝鸡新闻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