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诞生于1904年,至今已有115年的历史。你可知道,今年,赤峰红十字会也成立整整100年了,也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老赤峰县红十字会成立时的那段历史。
老赤峰县的红十字分会
1904年,“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成立,被认为是中国红十字会之始。
1912年,中国红十字会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正式承认。
1919年,随着中国加入“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原名红十字会协会)”,远在塞外的老哈达街也飘扬起了“红十字”的旗帜。
七个社会绅士
在上个世纪之初,老哈达街有个染坊叫“永生利",掌柜的叫李永祥。他对当时的时事政治比较关注,经常跟几个好朋友聚在自己的染坊里高谈阔论,而这几个“谈友”在当时的老哈达街面上也是响当当的人物:时任赤峰电报局局长的陈君甫、时任赤峰高等学校校长的阎希圣、当过热河省议员的乔俊杰、教私塾的秀才卢洪恩,再加上永生利染坊的司账先生金洪才和股东马德山,一共“七杆枪”。
1919年抑或是1920年的某一天,这七个人又聚在永生利染坊聊天儿,不觉将话题转到了“红十字会”这样一件新鲜事儿上来,而且越聊越热闹,越聊越深入,越聊越觉得可行。最终,这老哥们儿七位一致认为,这是一件可为的好事儿,决定将“永生利”的后院作为筹备委员会的临时办公地点。
经过一番筹备,会员人数很快增加到一百多名,并共同推选乔俊杰为分会会长,阎希圣为副分会长。
赤峰红十字分会的筹备得到中国红十字会的批准,还颁发了一枚木质公章,上面刻有“中国红十字会赤峰县分会钤记”的字样,同时寄来了总会章程、分会简章及其他文件、书刊等。
三百多会员
之后,赤峰县红十字分会在三道街路北租赁了一所房院(即后来的永巨五金商店对过),作为正式的办公地点,并召开了赤峰县红十字分会成立大会,社会各机关、团体及诸位地方绅士等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收到了成立大会的邀请函。
会上,乔俊杰讲解了红十字的宗旨和组织章程,并详细介绍了分会的筹备经过,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赞同和支持。哈达街上的头面人物杨子彬也在大会上发了言,表示自愿入会,成为特别会员。同时,还一致表决通过杨子彬为名誉会长。
当年的红十字会会员有两种,即会员和特别会员。会员一次交纳会费25元,特别会员一次交纳100元。会员交纳的会费全数上缴总会,然后由总会按照会员名册,发给会员证书和银质圆形徽章一枚。
成立之初,赤峰县红十字分会就开始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经费不足,分会从倡办到成立所需的一切费用,全都是由永生利染坊垫付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红十字分会印制了“劝募捐启”若干份,由会长、副会长将捐启亲自分送到各机关、团体和学校。同时还发动会员到其他各城乡去劝募,捐款额不限,多少均可。劝募完毕,按捐启内的乐捐人名单,逐个表示感激,作收据。劝募所得款按名登记入账,送交兴业银行存储生息,备作经费基金。
之后,入会会员达到300多名。
四大木箱物资
1922年1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不久波及到赤峰。
赤峰县红十字分会组织了担架队和掩埋队,对在战场上的死亡者就地雇人掩埋,对伤员则雇用民工用簸箩、门板绑成的担架送到赤峰县红十字分会,约有30名伤员得到救护。
经过治疗,伤员陆续痊愈。赤峰县红十字分会又分别为这些痊愈的伤员开具了证明信,按其归家的里程发给路费。伤员们有的回了家,有的返回原部队。不久,有一些伤员还给赤峰县红十字分会寄来了感谢信。
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赤峰县红十字分会组织了两个救护队,在救护过程中将红十字会救护的意义、宗旨向民众和伤员作了积极宣传。
战争中,奉军在连夜溃退时,将驮运物资的骡马骑走,把携带的物资全部抛弃在当时的中和粮店,其中有带“红十字”标志的四只大木箱。后来,县里决定把这四只木箱及内装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全部送给赤峰县红十字会,以供医疗伤员之需。
此次共救护伤病员40多名,并将会员韩子扬的德玉恒杂货店(位于赤峰五道街路南)房屋腾出了几间,作为病房,设立了临时的红十字会医院。
伤病员痊愈后,赤峰县红十字分会同样为他们开具了证明书信,并按路程的远近发了路费。
此后的赤峰红十字会虽然历经坎坷,但其始终秉持的“人道、博爱、救助”的红十字精神,一直影响和鼓舞着每一位奉献者和受惠者。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七年前离我们而去的赤峰2岁女孩“小希望”,在其小小生命的最后时刻,父母决定捐献“小希望”身上所有可以捐献的器官,用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着她的生命。“小希望”的肝脏和肾脏,为两名外地患者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之火”。当时全国各大媒体对“小希望”捐献器官进行了报道,让每一个中国人为“小希望”父母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所感动和震撼!
摘取器官前,父亲给孩子的最后一吻
2012年后的七年来,在赤峰市红十字会的大力宣传下,我市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达到126人,实现器官捐献6例、遗体捐献3例、角膜捐献10例,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4000多份,实现捐献9例……
市民报名登记造血干细胞捐献
爱心企业成立应急无偿献血队伍
赤峰红十字会“三献”宣传走进党政大楼
近年来,全市建成6个“博爱卫生站”、26个“红十字博爱家园”、30个“红十字爱心超市”,在飞机场、车站等人群密集场所设立了73个应急救护角(点),建成全区盟市第一个红十字生命安全体验馆,建成应急救护培训基地11个……
2017年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遭受龙卷风灾害,红十字会及志愿者开展灾害救援
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救护大赛
赤峰红十字生命安全体验馆:“消防安全”体验区
近年来,“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使我市1713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为贫困家庭提供大病救助款1400余万元、救助贫困患者37000余人,争取“小天使”资金306万元、救助100名白血病患儿,争取“天使阳光”资金210万元、救助52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光明行”白内障患者术后笑脸照
赤峰红十字会志愿者探望白血病患儿
赤峰红十字“扶贫护心”公益活动医疗筛查组为贫困先心病患儿做检查
术后恢复健康的先心病患儿露出快乐的笑容
2016年,发起了我市第一支红十字基金——赤峰市红十字会巴特爱心基金,累计募集善款106万元,已救助65名贫困学生和5名大病患者,援建1所贫困小学。
2017年,设立了赤峰“心明眼亮”基金,注入基础资金1000万元,计划用三年时间救助贫困家庭先心病眼病患儿120名和白内障患者1500名,对10000名农村牧区中小学生进行眼病防控。
“心明眼亮”公益活动已救助5名贫困先心病患儿、402名贫困白内障老人
“心明眼亮”医疗筛查组开展先心病患儿筛查
2018年,设立了赤峰市关爱自闭症儿童基金,已经筹集善款(含物资)110万元;设立了赤峰市红十字会前程爱心基金等23支专项基金,专项基金规模达到1260万元。
红十字小志愿者“刘怀泽”获表彰
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广大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以及赤峰市红十字会人的辛勤汗水,是他们的大爱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深入人心。
今天,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赤峰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引领着全市人道主义运动、传播着崇高的红十字精神,越来越多的困难人群得到及时的人道救助和救护。
巴林左旗志愿者为特困群众送小心愿物品
爱老角
志愿者在爱老角
为老人提供服务
当“红十字百年火炬”的爱心之火在市政府广场点燃,这个爱心接力棒已在赤峰市传递了整整100年。
这次为时两个多月、30多场次的爱心活动既是对城市百年红十字历史的纪念,更是为影响和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红十字事业中来,带动广大爱心人士救灾救护、救助伤困,引领全市人道主义运动,呵护成千上万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传播崇高的红十字精神,让赤峰这座城市充满爱的力量。
红十字百年爱心接力活动将从8月底持续到10月底,开展30多场次爱心活动
世界红十字会与中国红十字会
“世界红十字”一般是指“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是独立的非政府的人道主义团体,是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国际性联合组织。其总部设在日内瓦,创始人是瑞士银行家亨利·杜南。
1859年,瑞士银行家亨利·杜南因故途经意大利伦巴第,目睹了奥地利、法国及萨丁尼亚王国军队在苏法利诺进行的悲惨战役,发现伤兵无人照顾,情况凄惨,于是,他于1862年自费出版了《苏法利诺之回忆》一书,希望唤起社会的注意,并且号召群众成立一个中立的民间伤兵救援组织。
1863年,亨利·杜南与另外四个知名人士发起了“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它就是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前身。
1875年,“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更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将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后来改为“世界红十字和红新月日”),以红十字为标志。
1894年7月甲午海战后,国际红十字运动开始在中国大陆传播。
1904年2月,为救护中国难民,上海海关道沈敦和等人出于义愤,发起成立“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这是中国最早的和红十字有关联的组织。
1904年3月10日,清朝商约大臣吕海寰、工部左侍郎盛宣怀等人在上海邀请中立的英、美、法、德代表,共同协商成立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
1907年,更名为大清红十字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灭亡。大清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
1912年1月,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正式承认。
1919年7月,中国加入红十字会协会,是最早加入此会的国家之一。
亨利·杜南在中国
(部分资料来源:宁波)
来源:视觉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