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呼延村里的“两山”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个曾经靠着开山炸石富起来的“亿元村”,20年间经历由盛到衰,如今又靠着养山绿山,再次向“亿元村”挺进。今天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为您讲述呼延村里的“两山”实践。
前两天,呼延村来了一群城里人,他们在星空下露营、篝火旁狂欢,热闹了一晚上。
太原市呼延村村民 王建丽:
以前我们都往市里跑,没想到现在是市里的人往我们村里跑。
忙着给游客拍照的是村民范根锁,大家都叫他“护花使者”,整天守护着眼前这100亩荷花。自打去年来到这儿上班,就经常帮游客们合影,但曾几何时,这双布满老茧的粗手可不是端相机而是搬石头。
村民 范根锁:
你们靠右边靠一靠,笑起来。
上世纪90年代,呼延村是远近闻名的“亿元村”,村里有20多家石料厂、铁厂、洗沙场,60%的村民在厂里打工。开山炸石头的范根锁是村里第一批买小车的富裕户。21世纪初,因保护汾河水源地,20多家企业陆续关停,风光一时的“亿元村”几乎变成了一个“空壳村”。2016年,在外做生意的能人李富龙被乡亲们请回来,给呼延村找出路。
太原市呼延村党委书记 李富龙:
我们村西边是崛围山,东边是汾河,崛围山有崛围红叶,汾河有汾河晚渡,都是太原的古外八景,平常游客来来往往,就是不进村。
好风景咋就变不成好光景,李富龙想起了村口的30亩水稻田,把水稻改种荷花。这个主意刚想出来,就遭到村民们的反对。
太原市呼延村村民 贾富保:
我家是祖祖辈辈种地的,种点荷花能变了样,我感觉到有点不靠谱。没想到,30亩荷塘当年就吸引游客超过5万人,荷花是景,莲藕、莲子、荷花叶都有食用价值,一亩地最少收入2万元。
太原市呼延村村民 范根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换不回绿水青山,以前我开石料厂,对山进行了破坏,现在我守护这座青山,虽然挣得少了些,但是我现在挣的是世世代代长久的收入。
坚定了借景生财的转型之路,呼延村开始算一笔更长远的“账”。今年,呼延村招商引资,通过村企合作,成立文旅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流转土地3000多亩,荷塘扩建到100亩,还增加了40多种花卉,带动300多村民就业,就连村里的果农也尝到了甜头。以往得起个大早拉到早市去卖的水果,如今还在树上就能卖出好价钱。
太原市呼延村葡萄园种植户 王金亮:
星期六星期天,这两天哪天也几百人,来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咱们也是越来越高兴。
太原市民:
老百姓们的思维、思想新了、开阔了,其实还是中央政策好,带动村民能放开手脚。
放开了手脚的呼延人还有了更大的目标,他们要把一二三产相融合,打造康养特色小镇,用10年时间再造一个“亿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