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听》2019年第9期
摘要:影片《老兽》的获奖引发了人们对内蒙古银幕形象的关注。纵观内蒙古电影发展历史,1985年以前的内蒙古电影主要反映蒙古族人民与新中国共同前进,以书写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进程为主,该时期电影的主要特点为将民族解放、国家建设主题贯穿于人物的语言、行为以及事件发展之中,人物身上有着较为浓厚的时代色彩。进入21世纪,从早期的“泛民族、泛民俗”影像展示到对生态问题的严肃思考,从茫然遵循主旋律到还原生活本质,内蒙古电影在不断寻找着自我书写,塑造出贴切的银幕形象。
关键词:内蒙古电影;历史叙事;个人言说
电影《老兽》获得第54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著剧本等多个奖项,从而引发人们的关注。电影中的人和事给予观众很大的心灵冲击,许多鄂尔多斯人从中看到了自己或者亲戚朋友的影子。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这部电影刷新了早期内蒙古的电影屏幕形象,更重要的是从中可以看到潜伏于人性深处的困兽。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或者民族的特点与状态,因而观众也常常试图通过电影来寻找其文化的轨迹。然而每一部影片所呈现的人、事、物都是经过导演审美过滤的,审美眼光的形成受到时代、地域、个人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影片《老兽》谈起,结合内蒙古地区其他时期的影片特征,探析内蒙古电影在主题叙事上的转变,以期对其他影片的创作有所助益。
一、 从凸显地域风光转向对草原退化与牧民困境的言说
“十七年”电影时期,内蒙古影片主要有《内蒙古人民的胜利》《草原上的人们》《牧人之子》《草原晨曲》《鄂尔多斯风暴》等,虽然在题材设置上各有不同,但是草原风光的镜像表达却极其相似,广袤的草原、传统的毡包、成群的牛羊、悠悠的白云、盘旋的雄鹰,成为该时期内蒙古电影中的固定景观。这是因为当时内蒙古的整个生态状况较好,如《内蒙古人民的胜利》原名为《内蒙春光》,影片中展现了广阔的草原上蒙古包星罗棋布、顿德布惊人的马技、赤脚赶羊的乌云碧勒格等,这一切满足了内地观众对边疆生活的想象。学者陈旭光曾指出“十七年”时期内蒙古电影的基本特点:“从文化功能上看,这一阶段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国家意识形态对少数民族的想象性再造。”①电影《沙漠的春天》和其他同时代影片一样,是以内蒙古生产生活为表现对象的影片,其生态背景却值得我们思考:美丽的草原被风沙侵袭,千疮百孔,加上人为的破坏,更是危在旦夕,无意中透露出生态问题已经初露端倪。正如学者饶曙光所说:“《沙漠的春天》是‘文化大革命’中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革命人民斗争生活的影片,影视展现草原牧区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不仅具有草原民族特色,也体现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性。”②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内蒙古电影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少数民族导演的加入,翻开了草原民族文化银幕书写的新篇章。该时期内蒙古电影在创作上,一方面延续之前的传统,以时代主旋律为主;另一方面渗透对地域文化、草原生态、民族历史的多方位思考,如《祖国啊,母亲》(1977)、《蒙根花》(1978)、《玉碎宫倾》(1981)、《阿丽玛》(1981)、《母亲湖》(1982)、《雪狼》(1989)、《黑骏马》(1995)等影片。该时期的影片多采用低角度拍摄、凸显大全景的方式展现多彩的草原风情,如草原、蒙古包、羊群、策马奔腾等,为影片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有意规避现实存在的自然生态问题。21世纪以来,内蒙古电影事业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蒙古族导演,透过他们的作品,我们真切地看到传统草原和生态环境被现代工业文明冲击得七零八落。蒙古族导演宁才在谈到创作《季风中的马》的初衷时说道:“我要拍这部影片的原因是,1986年我在锡林郭勒草原拍电影时看到那里水草丰美,景色如画,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等我再来到这片草原上时,看到草原退化严重,心里很难过。保护生态、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是大家共同的心愿。”③影片开头是几个风沙滚滚、草原颓败的空镜头,随后故事便在此背景中展开,无情的雪灾和旱灾让大多数牧民被迫选择离开草原,走进陌生的城市求生存。乌日根是最后的坚守者,几次努力欲摆脱困境,均以失败告终,只能放生“萨日拉”,无奈搬进城市生活。
影片《老兽》中的吉布森与乌日根的时代背景虽相差十年,面对的困境却极其相同。吉布森牵着瘦弱带病的骆驼出现在城市的马路上,显得非常突兀,他告诉老杨这是他们那里唯一的骆驼,就连这唯一的骆驼也被老杨卖掉。吉布森说,如果没有这头公骆驼,他们牧区的骆驼会绝种。骆驼在此不仅是骆驼本身,更是草原生命力的象征,骆驼这一意象频繁出现在影片中。2007年哈斯朝鲁导演的影片《长调》中,主人公琪琪格为抚平内心创伤回到草原,正是看见母亲唱歌为母驼催奶,哺乳另外一只因丧母嗷嗷待哺的小驼羔,琪琪格触景生情,获得重生。时隔十年,骆驼自身已面临绝种困境。电影《老兽》开头的几个空镜头中有干枯的榆树枝、蒺藜条,显得冷清,萧索,一方面为故事奠定悲凉的基调,另一方面反映出内蒙古地区亟待拯救的生态危机。
二、从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向个人言说为主
“十七年”时期的内蒙古电影是以国家话语、民族话语和政治话语表达为主。以影片《内蒙古人民的胜利》为例,民族矛盾转化为阶级矛盾,最终将民族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融合。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电影《鄂尔多斯的风暴》中,主人公乌力记得父亲在反抗阶级压迫中被杀害,成年后因报仇而入狱,后加入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当地草原人民反抗阶级压迫的领袖人物。70年代的电影《蒙根花》和80年代的电影《阿丽玛》的主人公与乌力记的经历大同小异,同是出身贫寒,历经苦难,最后投身革命,找到解救自己与民族的正确道路。影片人物身上的个性色彩被淡化,共性大于个性,体现出民族解放之路的必然性选择。50年代,继《内蒙古人民的胜利》之后,《草原上的人们》《牧人之子》《草原晨曲》《沙漠的春天》等电影则以新中国建设为主题,反映牧区合作化运动、兴修水利重建牧场、草原上新兴钢铁工业、植树治沙保护家园等主题。这些电影反映出蒙古族人民与新中国共同前进,以影视艺术的方式书写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进程。该时期电影的主要特点是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贯穿于人物的语言、行为以及事件发展中,人物身上渲染出浓厚的时代色彩。
新时期以来,内蒙古影片中的政治话语与民族叙事有所减少,但是在1985年以前,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影片《阿丽玛》《母亲湖》《猎场札撒》《森吉德玛》中继续以表达时代精神与政治理想为主要叙事意图。影片《阿丽玛》讲述蒙古族姑娘阿丽玛接受党组织安排来到草原,护送一批干部返回延安,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叛徒的重重阻扰,最终完成任务。影片中塔拉受伤后与坐骑在一起的画面,显示了这一时期内蒙古电影开始出现关注人物本身情感的端倪。影片《森吉德玛》中的主人公捷尔戈出身卑微,爱上森吉德玛,最后被森吉德玛的婆婆破坏,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影片中所呈现的女性独立意识难能可贵。
1986年以后,内蒙古电影创作的主题开始发生变化,第一次转折体现在影片《成吉思汗》中,从阶级斗争转向对民族历史的书写;另一次则以塞夫、麦丽丝1995年拍摄的《悲情布鲁克》为代表,影片虽延续了阶级斗争叙事,但已经试图通过影视艺术来呈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同时也有对个人心理的深度挖掘。马是蒙古族人的心爱之物,在影片中,观众能够完整看到跳崖摔碎且被肢解的马,镜头意味深长,体现出对内蒙古文化遗失的担忧。2000年以后,越来越多导演将创作视角从宏大叙事中抽离出来,通过个体言说的方式重构话语主体,无论影片《天上草原》中质朴粗鲁的雪日干,还是《季风中的马》粗犷悲伤的乌日根,或者《成吉思汗的水站》中顽固坚定的奥特根等,导演开始把镜头聚焦于作为个体人物的内心,呈现在现代化背景下内蒙古普通民众的情感百态。
纵观内蒙古电影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看到,英雄传奇、民族历史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工业文明的卷入渐渐退场,以往银幕上丰美的草场、悠闲的羊群、飞奔的骏马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土色斑驳、牧人困顿。电影中的主人公以个体言说的方式展示普通人对社会、历史和人性的洞察与领悟。影片《季风中的马》中的乌日根无论多么眷恋草原生活,多么舍不得他的坐骑“萨日拉”,迫于生存的需要,还是来到他格格不入的都市。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多次使用心理蒙太奇手法,通过主观化的视角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焦灼与无所适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长调》中的琪琪格为让长调这一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来到北京,后因丈夫遭遇车祸导致发声困难,返回草原之后,最终找回属于自己内心的长调。这一失而复得的过程所暗示的是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冲突。在这个冲突面前,有人选择退守,如《长调》的主人公琪琪格;有人选择坚守,如《成吉思汗的水站》的主人公奥特根;有人选择寻求两者的融合,如《蓝色骑士》的主人公塔萨。导演周子阳在《老兽》中继续“困境”这个话题,依旧以普通人个体言说的方式缓缓展开,通过镜头展示来自外部世界的碾压和人物内心的困境。影片《老兽》中,老杨在法庭上对子女的斥责,与吉布森叙旧,与情人暧昧,与妻子最后的告别,吉布森诉说着困境和他的梦想,因为医药费不断争执,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出发点言之凿凿。这部电影构图简洁,节奏缓慢,情节普通,却连连斩获国际大奖,究其原因还是镜像还原真实生活,还原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周子阳作为本土导演,熟悉内蒙古地区生活,为视听语言生活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起到直抵人心的效果。
三、 结语
电影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内蒙古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重要作用。在内蒙古电影的发展史上,从“泛民族、泛民俗”的影像展示到对生态问题的思考,从遵循主旋律到还原生活本质,内蒙古电影在不断寻找自我意识,从而塑造最贴切的银幕形象。当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导演参与到民族电影的创作中。我们期待内蒙古电影未来出现更多的优秀作品,以满足人们对民族电影的需求。
注释:
①陈旭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谁在说”和“怎么说”[J].当代电影,2010(09).
②谢小庆.文明对文化的扫荡——电影《季风中的马》观后感[J].内蒙古教育,2013(13).
③饶曙光.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172.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NJSY1924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