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8月31日电题:红柳滩上的人间新城——藏西重镇狮泉河今昔记
新华社记者罗博、周锦帅、张京品
祖国西部之西,青藏高原之高,是“天上阿里”。阿里之西,有河西去,名曰狮泉。河畔有镇,名为狮泉河镇。河水穿城而过,2万多人沿河而居,城因河而名,亦因河而兴。
这座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片荒芜的红柳滩上拔地而起的高原新城,如今高楼林立,绿柳成排,商户如云,成为藏西高原的交通枢纽、经济文化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见证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雪域高原的巨大变化。
(小标题)“保养厂”的拿手业务变了
55岁的重庆人鞠小平戴着厚厚的近视镜,肤色比大部分山城人要黑上一大圈。1990年春来到狮泉河的他,在这里打拼了将近30年。狮泉河,是西藏阿里地委、行署所在地。
他开办了狮泉河第一家汽车保养厂。厂子门脸普普通通甚至有些隐蔽,名称也曾数次变更。但狮泉河的司机一提起保养厂,都能准确地把车开进来。
这个保养厂在狮泉河镇已经开了27年。
“大概是2010年之前吧,我们最拿手的业务是车辆加固。”鞠小平说,“不少客户刚提的新车都会开过来大卸八块,做完加固后再组装回去。”
车辆必须加固,是由当时阿里地区的路决定的。
据阿里地区交通局副局长龚常平介绍,狮泉河镇早年间只有阿里地委附近一段硬化路面,市内和周边道路均是土路、泥路、“搓衣板路”。
“再好的车也顶不住,大梁都能给颠折喽。”鞠小平说。
2008年至2010年,219国道、317国道黑色化工程狮泉河段先后通车,两条重要国道呈平放的“T”字形将狮泉河镇北向新疆、东南向拉萨的道路打通,藏西交通枢纽的格局正式形成。
目前,狮泉河镇市内道路实现了全部硬化,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延伸,阿里地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鞠小平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狮泉河根本没有多少私家车,而现在私家车成了修理厂的主要客户,品牌和车型也极大丰富。
“这几年路这么好,除了个别工地上用的车,很少有做车辆加固的了!”鞠小平感慨说。
(小标题)仓决的新商店
上午11时,仓决开在狮泉河镇民族巷的小卖部刚开门,就有三三两两的顾客进来买东西。
41岁的仓决离异多年,因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至今右脚行走不便。家里还有一位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和一个在读高二的女儿,养家的重担让曾经只能依赖低保补贴的她喘不过气来。
2018年7月,受惠于政府的残疾人创业就业帮扶政策,包括一间茶馆、一个小卖部的“仓决商店”开业了。每个月三四千元的营业收入让仓决家里的日子好转很多。
“这两个店基本是零成本创业。”仓决说,“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阿里地区统计局2018年数据显示,狮泉河镇目前有常住居民2.45万人,而在2010年只有1.05万人。2018年7月,包括狮泉河镇在内的噶尔县通过国家整体脱贫验收。
城镇的发展还潜藏于细节。2004年狮泉河有了第一部电梯。“到现在镇上已经有119部了,绝大部分是近几年新装的。”阿里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陈雁东说。
然而,把时针拨回上世纪60年代前,这里却是另一幅景象。狮泉河镇原本是一片荒芜的红柳滩,狮泉河水滋润了两岸丛生的野生红柳群。除了牧民偶尔过来放牧外,这里罕有人烟。
如今,一个民富商兴、充满活力的现代化藏西重镇,悄然屹立在海拔4000多米的祖国西部边陲。
(小标题)红柳归去来
狮泉河畔,多生红柳。
红柳又称多枝柽柳,扎根极深极广,据称有“七耐”:耐严寒、耐高温、耐干旱、耐盐碱、耐瘠薄、耐风蚀、耐病虫。
上世纪60年代中期,阿里地区行署驻地迁到狮泉河镇。这里冬季苦寒漫长,越来越多的人口使燃料需求越来越大,其时煤、电皆供应不足,只能砍烧红柳取暖。
1962年出生的加措退休前是阿里地区中学的教师。他对人们砍伐红柳的旧事印象深刻。“不砍红柳的话,没东西烧,冬天可能就挨不过去。”加措说,“大家都砍嘛,到最后连树根都刨出来烧。”
取暖用的木头,连红柳根在内,一度成了得花钱买的越冬必需品。
但加措印象更深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狮泉河生态环境全面恶化。“这儿本就风大。那时候风一起,鼻子嘴里全是沙子,眼睛都睁不开。出门半小时,回家一身土。”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终年不下雨,干旱鬼见愁。”是那个时代狮泉河的生动写照。
记者从阿里地区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1989年阿里地委、行署将治理狮泉河镇风沙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于1994年正式启动了狮泉河盆地生物防沙治沙工程。
这一干就到今天,整整25年。
如今,成活率、保存率均超过80%的3万多亩人工林、6000多亩人工草自西向东将狮泉河镇密密围住,像母亲的拥抱一样保护着这儿的人民免受沙害。
作为人工林的主要品种之一,狮泉河人民熟悉的红柳又回来了。
一起回来的,是红柳葱葱、河水清清的旧时风景,长风尚在沙已稀的生态屏障在藏西高原悄然崛起。(完)
举报/反馈

新华社

1.7亿获赞 1084.6万粉丝
新华通讯社各线路稿件
新华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