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日:“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
孔子说: 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了五十岁去学《易》,我一生就不会有大错了。
加:通“假”,给予。《易》:亦称《周易》、 《易经》。《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种含义,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分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附有卦辞、爻辞,称为经;上巽、下巽、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翼为传。 《易经》主要是通过象征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形成,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 以阴阳二气的交感作用作为产生万物的本源。
【见解】
在《史记》中作“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朱熹引用他人的说法认为“五十”当为“卒” (古代书籍竖写由一个字误读成两个字),即“假我数年卒”。朱熹认为孔子说此话时年龄已经近七十了,如果这时再去学《易》,可以没有大错了。然而孔子若是年近七十(孔子享年七十三),一生功过已经基本成了定局,再说这番话,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
相传《易》中《文言》、 《系辞》为孔子所作,文风则不类“年已几七十”者所为。孔子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中“五十而知天命”应该说是与“加我数年”以学《易》有关,而且说“加我数年”之语在前,说“五十而知天命”之语在后。
况且,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其言论,并非局限于“年已几七十”时的言论,当然也会包括四十余岁的言论。 孔子认为学《易》能够使人“洁净精微”,也就是能够使人保持自身的清廉无欲,能够洞察事物的精微变化,从而使自己不为心迷,不为物蔽,故能没有“大过”。
作者:天 步 子
校稿:游金地 何良庆
举报/反馈

中国管科院德育中心

63万获赞 9.4万粉丝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官方号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业模式研究所道德教育与养生研究中心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