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大宋少年志》的上线方式刷新人们的认知,剧情的反转再反转,也在不断挑战观众的智商,甚至有观众表示,脑筋转的慢些,可能就追不上了。 大结局播出那天,王倦在微博上收到好多私信,多数“都是意难平”,要么就是“要给编剧寄刀片”。 于是,五年不发微博的王倦,续写了一场戏送给观众:“七斋六子”全员到齐,六人马蹄奔扬,向地平线而去,最后一个镜头里六人直取远方,无人回头,少年为国而战的故事,依然未完待续。 “这样是不是好点了,现在也该放下,暂时和七斋说再见了。”其实关于这场戏他早有构思,原本是想作为第二季的开场,只是现在提前拿出来和观众见面了。 这是终结,亦是最初。正如王倦所言:“岁月那么长,总会再遇见。”
人物多了最怕重复或者没有个性
《大宋少年志》是王倦笔下一个热血少年为国而战的故事。
宋辽西夏对峙时期,三方力量错综复杂,三方各自派出自己的谍战力量,在北宋开封城展开角逐。六位大宋少年为家国大义守望相助,在隐蔽战线上为守护江山社稷和百姓平安而奋战。
从2013年拥有故事梗概,到去年真正完成,《大宋少年志》的剧本有过停滞,历时五年才真正完成。这其中的困难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故事要和当时政治背景挂钩,这个其实是给自己挖的坑,另一个是七斋六子群像戏的处理”。
“人物多就怕重复或者没有个性。”王倦说,他想要讲一个少年们在大环境下各自成长的故事,希望让观众感受到少年气,而这“要潜藏在每句台词每个场景里一点点展现。”
果不其然,在王倦的笔下,六位大宋少年,七斋六子,六子六色,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可爱。
▲“七斋六子”
麻辣鱼:你笔下的《大宋少年志》是想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希望传递给观众什么?
王倦:热血少年,为国而战,然后在大环境下各自成长的故事,就这么简单。我觉得吧,故事最好能有一句话概括,细节才要往复杂里走。
至于传达给观众的,其实应该由观众自己决定,我觉得大致是热血、友情、青春、纯爱、爱国、牺牲之类积极向上的主题。
麻辣鱼:“七斋六子”的人物形象是如何构思的?
王倦: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立大致框架,给人物树立背景和往事,也就是人物小传。然后从他的过往给他设立性格和特征,同时要考虑观众接受程度,在做人设的时候,还要想到什么时候让人物跳出人设,作出反差,这没法细说,只能说人物最终目的就是正面和可爱,特别重要的就是要让观众感受到少年气,这特别重要,要潜藏在每句台词每个场景里一点点展现。
人物多就怕重复或者没有个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仔细做人物,争取要让自己都觉得六个人都很可爱,还各自有各自不同的可爱,才能算立住人物,然后再分出戏份轻重,保证大家不论多少,争取都有戏份,就算戏份不多,也要在场次和台词里展现人物性格和特色。
麻辣鱼:许多网友都夸赞赵简这个角色的设定,称她是真正的“大女主”,你怎么看?
王倦: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算大女主,做人物的时候也没考虑这个问题。有些剧对女性的独立好像有点误解,老觉着女性的成功必须依附在征服和借助男性上,我自己的三观没法接受,所以我希望赵简和元仲辛是互相扶持,协力同行。
赵简不一定要样样比其他人强,她不会因为要展现独立就放弃别人帮助,也不会觉得女性强势就应该全面胜过男性。她并没有站在男性的对立面而活,只是努力地做好自己,希望给自己换来一点点公平的机会。
赵简自信而不自大、真诚,懂得理解他人、坚韧,却不会把自己裹成刺猬,会害羞却又不退缩,当然也有自己的小暴躁,有缺陷,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秘阁第八斋成员第二季全体出场
从最初作为“替补成员”临时上场,到后来口碑、人气逐渐攀升,尤其是随着剧情不断反转,《大宋少年志》的豆瓣评分在几乎零宣传的情况下一路上升至8.1分。
但大结局播出那天,原本考虑设立的开放式结尾,引发许多观众意难平。于是,他又送了观众一场戏。其实这场戏,他早有构思,只是与观众见面的时间提前了。
麻辣鱼:《大宋少年志》突然定档、临时播出、零宣发拿到豆瓣8.2分,作为编剧你给自己的创作打几分?热播之后许多自来水观众自发支持,也有网友说“编剧是王倦大大我追了!” 面对观众的信任和热情支持感受如何?
王倦:我给自己打个六七分吧,有些节奏来不及调整了,有一些后续剧情没能放进去,有些台词可以再斟酌,总之遗憾肯定会有。
对观众的支持特别感激,没有观众认可和宽宏,也不会有这分数,对大家的信任,就更觉得忐忑紧张,生怕以后让大家失望,说实话,信任这东西,失去一次就很难再拿回来了。本来播的时候不慌,现在压力大了。
麻辣鱼:剧收官之后你收到的观众“意难平”私信集中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想要续写一场戏在微博上送给观众?
王倦:意难平大部分是对结局的遗憾,觉得都到最后了,还是没有给人物一个有希望的结束。这肯定是编剧问题,之前考虑结尾留悬念,现在想想缺憾美有时候确实太残忍了,所以写了最后一场戏。
最后一场戏不算临时瞎编,之前就准备做第二季开场,只不过提前拿出来而已。大概几十分钟写完的吧,时间说短也不短,就这么点字写这么久,说长也不长,因为有腹稿,所以考虑一下台词细节就好。
麻辣鱼:《大宋少年志》第二季目前进行到哪个阶段了?你之前说王宽在第一季其实没有遇到真正的考验和挫折,接下来的第二季会有哪些新的反转?
王倦:第二季(目前)只有大概故事,也有一些准备好的人物,比如说秘阁第八斋的全体成员都要出场,都没开始创作分集,毕竟手头还有工作没完成。
第一季中王宽确实一直没遇到考验,他是个世界观自洽而完善的人,所以不会被世道黑暗击溃。要打倒他很难,但有时候总有些选择让人两难,举个例子,一边是元仲辛,一边是赵简,两个人都面临必死之局,王宽只能选择救一个放弃一个,没得两全,这才是对他最终极的考验。当然就是举个例子,未必这么写,具体故事情节就不透露了。
让灵感自己跳进脑海,别硬想
写作让王倦感到快乐。回看王倦在职业生涯交出的成绩,《糊涂小天使》豆瓣评分9.2、《舞乐传奇》豆瓣8.8,可以说是部部精品。
谈及职业目标和野心,王倦说自己“没什么愿景”,就是希望争取做到作品人物立得住,故事吸引人,“哪怕不是一个庞大而繁琐的故事也没关系,有时候写写小人物,简单故事都可以啊,只要有趣就好”,“最多就是想试着写写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故事,算是一点挑战吧”。
麻辣鱼:文字、写东西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目前创作、编故事对你来说,最快乐的时刻是哪些时候?
王倦:文字是工作,不过也是一种快乐。写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写到期盼的场次时,作为编剧是会喜悦而兴奋的,一个世界在笔下出现,这种趣味和快乐,很难取代。
作为一个编剧,如果有一天失去了这种对笔下人物和故事的期待和兴趣,那可能就不适合这一行了。你得自己喜欢自己的故事和人物,而不是纯粹当做交差,你面对文字觉得枯燥,它回给你的也是枯燥。所以编剧是少有的,把兴趣和职业混合在一起的工作,而这种兴趣就是支持你前行的力量。
麻辣鱼:持续创作的动力是什么,如何持续产生创作灵感?下笔之前的案头准备会准备哪些?
王倦:除了赚钱之外,写作让人快乐,这就是最直接的动力,灵感也是由此而生。灵感不是硬生生想的,而是它自己跳进你脑海里,让你觉得自己想写这故事。有时候莫名其妙一个想法,或许就是一个故事的原型。如果说怎么给灵感以土壤,大概就是多看书,多看些书,才有基础从中寻到灵感。
至于下笔前的案头工作,其实我做的不多,大致是准备些相关资料,把脑子里把故事和人物理清楚,然后直接下笔,等故事开始之后,再慢慢去跟自己磨,跟故事里的人物走近。
转行做编剧,只是听说能赚钱
非科班出身的王倦称,自己做编剧走的是“野路子”。但误打误撞的入行,又经过多年的磨砺,他也有很多“一家之言”想与年轻编剧分享,比如剧本要有画面感,台词要尽量口语化,不要不敢下笔要多写……
越来越靠谱的王倦,却一直想写一个“特别不靠谱的故事”,畅想过后反转来了,“我估计是不太可能写出来了”。
麻辣鱼:之前做过设计,你是怎么走上职业编剧这一行的?第一次想清人物小传、写出故事的感受是怎样的?
王倦:设计做不下去了转行了呗。主要那时候正好换工作,没事儿做,认识的朋友说有个组需要编剧,我哪儿知道那么多啊,听说能赚钱直眉瞪眼就去了。其实那时候完全没有画面感,写的台词特别拗口,就看着还行,演员都没法读。
幸运的是当时剧组也缺剧本,就给了机会,然后去现场看演员演自己的剧本,这才一点点摸索文字作品和剧本的差别,这是个逐渐学习的过程,所以第一次写故事和人物小传的感觉全不对,当然还挺自满,觉得写的挺好,后来是现实给我一锤一锤砸回来了,能坚持下来,也得感谢遇到一个个剧组留了情面。
麻辣鱼:有没有一些经验能够分享给想成为编剧的年轻人?
王倦:我自己都不是专业出身,就更难说分享,我自己都是野路子来的。
如果说经验的话,大概就是学会画面感,写剧本时候我有时候还会写写镜头机位。写一场戏,脑子里先试着自己演一遍,还得有画面,最好自己把台词也读出来,在自己脑子里走过一遍,大致会知道哪些台词节奏不好,哪些情节推动不起来。
台词不能光有文字美感,还要尽量口语化,做编剧的自己读着顺口,发音不难受,才有可能让演员去接受。希望想做编剧的年轻人,先试着自己去演绎一遍自己的剧本,或许会有好处。当然尽量独处,不要让人以为你发病。
然后就是多写,一开始写的很差没关系,不要因为各种顾虑而不敢下笔,先写出来,才能判断好坏,才有基础去剖析细节,别想着第一部就写成大师,先多写,别怕批评。一定要写心里特别有感觉特别想写出来的东西,那种东西会让你有倾诉和表达的冲动。先能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
麻辣鱼:如果不考虑任何其他条件,想写一个怎样的故事?
王倦:古装武侠恐怖科幻剧啊,现代的也行,城市怪谈和现实世界融合在一起的故事,人物和故事基本都真实,感觉就在身边发生,但就是有一点点诡异混杂其中。总之就是特别不靠谱的故事,我估计是不太可能写出来了。
举报/反馈

毒药君

32.8万获赞 6.1万粉丝
力捧佳作,踩死烂片。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