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出记忆的安徽劳动大学
李居白
引 言
出宣城县,东去18公里有座山——麻姑山。麻姑山坐落在宣城东郊,最高峰海拔300多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麻姑山因传说麻姑仙女曾在此普渡众生而得名,山上至今还有麻姑庙的遗迹可以见证。“麻姑晓日”是古宣城十景之一,而“麻姑有意嫁珩琅,敬亭阻隔”的典故更是将其与珩琅山、敬亭山齐名同赞,只是,说起来真正使麻姑山声名远扬的应该还是那所让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得道成仙”的安徽劳动大学。
一、安徽劳动大学
宣城也曾有个名牌大学。
“劳大的政治、师大的中文、安大的外语”,曾经安徽省大学中最响当当的三大王牌专业,有一个就出在我们宣城。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试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在全国推行所谓“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模式,实行半农(工)半读,培养又红又专、能文能武的革命事业接班人。为此,中共安徽省委报经国务院批准创办安徽劳动大学。
野史传:安徽劳动大学选址麻姑山下的叶家湾,是因为为了执行最高领袖:“大学要办在山头或平原,农学院办在城市里不是见鬼么”的号召,省里头头们不敢怠慢,责成省委宣传部部长李凡夫主抓其事,派出一班大员四处勘察选址。据说为落实最高指示,省领导们起早贪黑的奔波在江淮大地,跋涉于皖山皖水间,煞是辛苦。话说一日,这些领导驱车沿318国道考察,途径叶家湾,一时内急,众人下车方便,酣畅淋漓之余环顾四周,见此处山岗起伏,山青水绿,有房舍炊烟,颇有风水宝地之气,正好符合上峰旨意,心里豁然开朗,立马搞掂,便将校址定在了此,于是谈笑凯歌还。野史不能为信,只能做茶余饭后一谈资,供一乐,不过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亦庄亦谐的市井之说演绎起来更显得意趣横生,经过口口相传,时间久远后也就成了掌故,也是百姓乐意听的事。
相信彼时安徽劳动大学的选址,肯定是经过慎重考虑多方考察,和当时政治经济条件有关,和时代要求紧密相联,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的。
在一些散存的无人问津的故纸堆中,我们隐约还能找到这部校史的大概踪影。
为了留住记忆,为了宣城人的那些劳大情结,为了那些曾经的“劳大学子”们挥之不去的眷恋情怀,我们将这部校史简明整理如下,它或许可以为我国在解放后发展高等教育方面的经验得失提供一个客观的范例性的总结,进而再引导人们去剖析、去探索、去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那将会是一大幸事。
1、选址
时任安徽省政府副省长的陆学斌与省教育厅副厅长兼高教局局长的明克诚等人,多方实地考察,在取得省农垦厅的支持后,确定在宣郎广农场洪林桥作业区的基础上筹建。
洪林桥作业区当地有职工生活用房1500平米,猪圈牛棚1500平米,茶园1600亩,水田1000余亩,旱地400余亩。有年产干茶20万斤的茶厂一座,农工136人,分居在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的臧村、林家岗、叶家湾等几个自然村。
学校就建在这个作业区的麻姑山中段南麓山坡上,没有院墙,校舍和乡村无缝对接, 318国道从校门口穿过,学校大门紧邻叶家湾自然村(中文系后搬往林家岗),真正的校村一体,乡野合璧,亲密无间。
2、学校初始设置
学校原属高等师范院校性质,半工半读。初设政治、中文、数理、农学4 个系、4 个专业,学制四年。1966年安徽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政治经济学专业)并入劳大,壮大了劳大原政治系的力量。
3、首届领导班子配备
安徽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安徽劳动大学的建设,校长由副省长、省委宣传部长李凡夫兼任。
省委省政府同时规定安徽劳动大学领导班子的用人标准:在现任省属高校中担任校长、党委书记中选调50岁以下、身体健康、有高校管理经验的同志担任安徽劳动大学校级党政领导。
在执行过程中,安徽省委省政府从宁国县、宣城县、凤台县、毫县、贵池县抽调45岁以下、身体健康、有文化、工作能力强的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安徽劳动大学校级领导并兼任校政治部主任、教务处长、以及政治、中文、数理、农学四个系的党总支书记。
在中层干部的组建上,安徽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从安徽大学、安徽农学院、安徽体育学院、芜湖师范专科学校、凤阳农业专科学校、安徽省公社干部学校等单位抽调李一飞、姜德润、焦凤来、郭天喜、任守本、闫明、程奕、施经成等处级干部来到安徽劳动大学担任中层领导职务。
4、第一批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的组建上,省教育厅本着组织选派和个人自愿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年龄在40岁以下、身体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有一定高校教学经验的教师来安徽劳动大学任教,首先从安徽大学、安徽农学院、皖南大学、芜湖师范专科学校、凤阳农业专科学校选调30余人担任安徽省劳动大学教师。
1965年,安徽省政府又从当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中选用一部分青年学生担任教师工作,到1966年2月,安徽劳动大学已有专职教师80余人。
5、招录首届学生
1964年11月安徽劳动大学在《安徽日报》上刊登招生广告,欢迎历届城乡具有高中毕业学历的有志青年报考。在广泛报名的基础上,经过地方政府推荐、学校组织文化考核,共录取新生300余人。
1965年2月26日,安徽劳动大学举行了第一次开学典礼。《安徽日报》为此专门发表了社论和长篇专题报道:祝贺安徽省第一所半工半读的安徽劳动大学的诞生。
1965年秋季,安徽劳动大学又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中,选录了350余人。
1965年10月开始启动,到1966年元月为止,完成安徽大学政治系并入安徽劳动大学的工作。安徽大学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两个专业的200余名学生并入劳大,至1966年2月,安徽劳动大学在校学生近900人。
6、初始生活条件
安徽劳动大学的教职工除了教书外还要劳动,包括自家开荒种地种庄稼,颇有南泥湾风采,自产自用也自得其乐。
大学创建初期,学校从洪林桥作业区接手的只有少量的职工住房和部分猪圈、牛棚,其它生活、教学、体育、通讯设施一无所有。晚上一片漆黑,雨天道路泥泞难行。
由于没有水喝,单身职工动手利用地形筑坝拦截从麻姑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雨水蓄积成塘。所有职工要需要步行到4公里外的洪林桥乡购买粮油米面及生活用品,学生和教职工食堂的所需食物则必须要县城里购买。
1965年,安徽省教委拨款60万元用于基本建设,购置课桌椅、双人床以及建设部分校舍。
广大师生员工发扬“抗大”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边建校,边教学。经过一年努力学校已初具规模,至1966年2月,安徽劳动大学已建成草瓦房6000平米,共拥有生产用地7591 亩,已耕面积3591 亩,校园面积945 亩,新建草瓦房6000 平方米,加上原有各类用房,校舍建筑面积共达15000 平方米。积累图书资料6 万余册,置办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0 多万元。
不过,此时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片面强调和理解艰苦奋斗,校园建设只能盖草棚陋舍,不准盖楼房砖房,可以想象,当年,安徽劳动大学是一幅怎样艰苦的景象。
7、历史变迁大事年表
“文化大革命”开始,两种教育制度的理论受到批判,1967年,安徽劳动大学更名为“安徽革命大学”,郭沫若题写的“安徽劳动大学”的校牌被砸,并停招新生。1967年1月至1968年8月,一度改名为“安徽革命大学”。
1968年,时任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的李德生在接见安徽革命大学两派群众协商成立的校革委会成员时,指出:“劳动好啊!劳动创造世界!解放初期,我们党就是通过创办劳动大学,改造了一大批国民党军政人员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此之后,安徽革命大学又复名为安徽劳动大学。
劳大从成立至1969年,共培养半农半读本科毕业生665人(不含安大政治系并入的学生200人)。
1969年,在全省高校拆、并、迁中,原合肥师范学院政教系和安徽教育学院并入劳大,学校的半农半读性质在批判中消亡。
1971年改为综合性大学,仍设4个系,扩大为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教、汉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农学7 个专业。学制,政教专业学制二年,其余各专业学制三年。
1975年增设茶叶系茶叶专业,学制二年。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学校迅速发展。数理系分为数学系、物理系,各专业学制改为四年。1978年始招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2 个研究生班,学制三年。
1979年4月起,先后将数学、物理2系调给安徽教育学院,将政治、中文2系分别调给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和安庆师范学院。
1980年始招农学专业四年制自费走读生、农学实验二年制自费走读专科班。
至1981年底,在校学生达1399人;教职工608人,其中专任教师242人。
教师中有副教授14人,讲师94人,教员2人,助教132人。这几年扩大了校舍建设,充实了图书仪器设备。
在科学研究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在共运史、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红楼梦》、鲁迅研究等方面崭露头角,参加编写了一些质量较好的统编教材和学术著作,出版了《西欧近代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在国内哲学界有一定的影响。还出版发行了20期《安徽劳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受到普遍重视和欢迎。自1971年改为综合性大学至1982年,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3720人(不含在劳大上学,后调给安大的政治系、中文系七七级毕业生近600人,硕士研究生11人)。
经过1979年至1981年的系科调整,劳大主要保留了农学、茶叶等系科专业。
1982年9月,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将安徽劳动大学改为皖南农学院。
二、皖南农学院
经过1979 年至1981 年的系科调整,安徽劳动大学主要保留了农学、茶叶等系科专业。1982年9 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将安徽劳动大学改为皖南农学院,主要面向沿江、江南地区办学,适当兼顾全省,培养高级农业科学技术人才。
1985 年发展到在校学生1003 人,教职工880人,其中专任教师168 人,教师中有讲师51 人,教员2 人,助教115 人。共设4 个系、7 个专业,即农学系:农学专业;茶叶系:茶叶、茶叶技术2 个专业;农教系:农业教育、农业经济管理2 个专业;经济植物系:经济植物、经济管理2 个专业,建有基础部及24个教研室、34 个实验室、1 个电化教育室和1 个电视差转台。全院开设必修课50 门、选修课19 门、实验课36 门。学制本科四年,专科二年。还建有农学试验站、茶叶试验站、气象站和经济植物园。
皖南农学院改设后,在办好本、专科的同时,还接受国家农牧渔业部农垦农工商总公司委托,代办二年制的茶叶技术干部专修班,毕业生享受大专待遇,不包分配;受安徽省委组织部委托,主办副乡长以上的农业行政干部培训班,培养懂行的农业基层管理人才。至1984年,已有本专科毕业生269 人。同期,获省科研成果三等奖1 项,即“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特性应用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 多篇,并创办《农业教学与科研》期刊。
学院占地面积945 亩(不含附属单位),校舍建筑面积50800 平方米。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价值225 万元。图书馆藏书40 多万册,其中外文书1 万多册,古籍近5 万册;订阅期刊1000 多种,其中外文期刊300 多种。4 个阅览室供师生阅览用。另有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各1 所,医务室1 个,印刷厂和教学实验场各1 个。农场拥有耕地3000 多亩,包括旱地400 多亩,水田1000 多亩,茶园1600 多亩,种植粮、茶等作物,除供学生教学实习外,年产于茶20 多万斤。
1989年,皖南农学院整体搬迁至合肥市,更名为合肥经济技术学院,现并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后 记
劳大大学,这个曾让人觉得有点不提劲的校名,有时候甚至总让人联系到劳动改造,而不觉得是读书深造的高等学府。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安徽劳动大学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可它的名字却又像一杯陈年老酒,越是久远,越是散发出醉人的窖香,甚或它的消失,还让人有一种悸痛,总会留在人们尤其是我们宣城人茶余饭后的谈兴中。
(作者系《宣州专刊》编辑人员,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