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今日禅城”关注我们哦~
古语云
民以食为天
作为佛山人
在吃上面又怎么能亏待自己
哪怕是小点
也要吃得精致
在吃得精致这一点
也可能是遗传的
这可是有史料可循的!
今天就带大家看看
我们本土的吃货们
诗人们
曾为佛山的这些美点名吃
留下了哪些叹咏
毕竟我们肚子里不只有食物
还有墨水
猜谜时间
下面我们来猜猜
这些诗歌描写的是什么
佛山美食
01
鲜酪炒来味倍香,大良巧手早名扬。
尝来一簋鲜留颊,软滑清甜见所长。
——羊城竹枝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大良炒牛奶
“大良炒牛奶”又称“四宝炒牛奶”,因其色白油亮,状若小丘,香滑软嫩,入口即化,很受食家追捧。
被奉为中国烹任技术中软炒法的典型菜例,是顺德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
上世纪40年代初,凤城名厨龙华对炒牛奶制法作了革命性的改良,在水牛奶中加入凝固剂鹰粟粉和鸡蛋清,配料增添爽口弹牙的虾仁,甘香的鸡肝粒,油香的炸榄仁,冶香嫣红的火腿蓉,成菜既奶香醇厚,洁白嫩滑,又色彩鲜艳,口感多样。
炒时热油温锅,用镬铲背顺放相慢慢推动,做到成品不泄油,不泄水,不起蜂窝眼,能堆成山形。
形状美观,犹如小山,色泽白嫩,香滑可口,营养丰富。
——《中国名食百科》
入口嫩滑、配料艳丽、味道鲜美、奶味浓郁,不愧为岭南一绝!
02
甘香酥滑奶双皮,玉液凝脂润雪肌。
何必整容求绝色,醍醐助尔赛西施。
——顺德美食竹枝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仁信双皮奶
佛山另一奶制名品——仁信双皮奶于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不但有冷热两种吃法,还可与红(绿)豆、莲子、鸡蛋甚至水果等各种辅料搭配,换着口味吃。
双皮奶色泽洁白,奶香浓郁,超级嫩滑,入口即化!而且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夏天冷藏后口感还会更好!
夏天来份冰镇的双皮奶,感受奶香在口腔中萦绕着的美妙感受吧!
03
玉洁冰清品自高,甜酸爽韧领风骚。
仙泉淘得琼浆白,蒸出岭南第一糕。
——顺德竹枝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伦教糕
伦教糕,也是广东著名小吃,因首创于顺德伦教而得名。
伦教糕是由籼米粉用酵母发醇,使淀粉质转变为淀粉和糊精的混合体,再蒸制成型,其透明程度较高。
软韧性则近似用糯米的制品,味甜冽而清香。放进嘴里就能感受到一些软绵的气孔带来的神奇口感,还有纯正清甜的白糖味道,好吃程度五颗星!
糕体晶莹雪白,表层油润光洁;内层横竖小眼相连,均匀有序;质爽软而润滑,味甜冽而清香。
——《中国烹任百科全书》
伦教糕,前明士大夫不远百里,泊舟就之。其实驰名者止一家,在华丰墟桥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设石山,取以洗糖,澄清去浊,非他人所用。
——《顺德县志》
晶莹剔透的外在,加上润滑清香的口感,谁人受得了,先吃为敬!
04
剖心磊落何辞碎,入口槎牙不肯柔。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煎 堆
煎堆有九江煎堆与龙江煎堆之分。
龙江煎堆,是广东地区传统年宵食品,始制于明代广东顺德龙江镇。
煎堆是以糯米粉糅合粘米粉碾作皮,以爆谷花与炸花生加糖浆拌均作馅,捏成球状,大若拳头,表皮辘满芝麻,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即成,味道松脆甘香。
龙江煎堆
九江煎堆是广东南海著名传统特色风味小吃,是由糯米粉,冰片糖,花生仁,炮谷 ,白芝麻,桔饼等原料制作的食品。
首创于南海九江镇而得名。具有色泽金黄,甘香松脆的特色。
九江煎堆
龙江煎堆比扁圆的九江煎堆更能“碌得起",更能寄托"金银满屋”、“青云真上”的致富高升憧憬,被评为了“中华名小吃”。
珠盒描金红络索,
馈年呼婢送煎堆。
——清末民初羊城的《竹枝词》
可见当时已有把煎堆作为礼品的风俗。
如何旧样久能传,
只为浑沦入世圆。
圆相都从火炼来,
圆转无疵誉则隆。
说龙江点堆圆转而不圆滑。
“实心哪怕油熬变”
“有美在中人共信”
赞龙江煎堆馅丰味美,如同乡人有实学、讲诚信。
“犹胜糖糕美软夸”
则是夸赞龙江的煎堆皮厚坚实,嚼声脆朗。
这吃个煎堆,简直吃出了人生新高度啊!
05
甘香酥脆似鸡雏,佐酒珍馐出炕炉。
顺德娥眉施妙手,创新凤饼献成珠。
——《竹枝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鸡仔饼
鸡仔饼,原名小凤饼,历经200年不衰,名列广东四大名饼榜首,是佛山民间小吃妙制。
主要原料为面粉、花生、芝麻、核桃等。以甘香松化,甜中带咸,异香惹味著称。
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维生素,对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极好的功效。
20世纪,小凤饼在广州食品展览会上屡获殊荣,著名书法家麦华先生曾赋诗道:“小凤饼,成珠楼,200年来誉广州。酥脆甘香何所似,品茶细嚼如珍馐。”
光听名字就好可爱,咬下去脆脆的,太美味啦!
06
陈村水粉似银绸,薄彻爽香第一流。
青石悠悠磨百载,但求软滑合君喉。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陈村粉
陈村粉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
大约在清末民初,顺德陈村人黄但创制出一种以薄、软、滑、爽为特色的米粉,声名鹊起,当地人称之“粉旦(但)”。
此后,因这种米粉出自陈村镇,大家以“陈村粉”名之。
陈村粉的烹制方法已由传统的几种,激增至近七十种,而且风味各异。蒸着吃糯、妙着吃爽、滚着吃韧,据食客反映,以凉拌粉、捞粉、蒸粉最佳。
巧妙地将陈村粉比喻为一匹悬在空中的白缎子,可谓形色兼备。麻烦老板,再来一份!
美食入诗,强化了美食的文化品格,也让诗歌充满生活气息,美食与诗的联姻实在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欢迎各位在下方评论处,分享更多你知道的,或者是你所写的,关于佛山美食的诗歌哦~
采写 | 珠江时报编辑梁欣怡、实习生陈婉莹
资料来源 | 《佛山饮食文化》李克和
编辑 | 欣怡、实习生陈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