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清白白”到“六清一白”, 这个小县教育为什么这么牛?
——漫谈锦屏教育,试荐“锦屏精神”
文 萧承健
在西南官话中,“北”的发音同“白”,于是在贵州的一个小小县份的人民口中,就有了这些年来该县高考成绩的骄傲:“清清白白”、“一清二白”,“六清一白”——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人口不足24万的小县,每年都会走出几个清华北大生,今年,考取清华北大的,居然达到了七个。
这个人口小县就是地处沅水上游、湘黔之缘的贵州锦屏。
前日回乡,听闻老家一村就出了“一清一白(北)”龙凤两个大学生,开本村历史之先河,欣喜不已。再一了解,才知今年高考家乡锦屏居然又创新高,出了“六清一白(北)”,回凯后澎湃心潮久不能平。
我对家乡锦屏教育崛起的关注,始于2012年左右,当时母校锦屏中学校长龙安焕老师(我高中时的生物老师)带队赴京接受教育部表彰,是晚,我和王飞鸿在京东燕郊一东北哥们开的餐馆接待。第二日,又在北三环一带的贵州老乡餐馆约出锦屏在京几位大哥与龙校长一行相聚畅谈,始知母校教育已然在黔兴起,此次受部表彰者,贵州仅有两家,一为贵州老牌名校贵阳一中,另一家则为我们的母校锦屏中学。
此后多年,母校成绩一直坚挺,每年都有硬货呈现,不是“清清白(北)白(北)”就是“一清二白(北)”,一本上线率也极高,这在一个人口不足24万的小县来讲,堪称奇迹。两年前,龙安焕老师调任黔东南州民高校长,由罗承香校长(也是我的生物老师,当年一同赴京接受表彰)接任,当时锦屏人普遍有些担心锦中教育下滑,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显得多余了,因为,今年锦屏中学成绩更加牛气,达到了“六清一白(北)”,还时隔几十年又出了一个省状元。
显然,锦屏中学形成了一定的优秀管理机制,不是严重的人事错误的话,锦屏高考教育的发展将长期兴盛,这得力于锦屏中学如龙安焕老师等一拨中坚力量的精干奋争,也得力于这十多年来历任锦屏领导的重视——在这样一个财政薄弱、资源欠缺、交通不显的小县,发展教育似乎成为不多可彰显成绩的选择,也是锦屏子弟走向世界的大道之选。
锦屏人的尚学之风由来有自,这是锦屏的地理条件和民族构成决定的。
锦屏地处沅江上游,黔之东南,与湖南怀化地区接壤,共有十五个乡镇,其中十一个基本座落在以清水江、亮江和小江为线分割的高坡和江畔,另四个乡镇则地处平坝盆地。前者均为苗、侗聚居,山陡田少,在交通闭塞的农耕时代,只有读书考试一途才是出路,所以有句老话形容:高山出状元,常常一个村里差不多就每家有个读书仔,三户有个“官老爷”(吃政府饭的)。而地处平坝盆地的后者,则田多地广,虽然民族属性也是苗、侗,但实乃明朝屯军之后,耕战之余,极重诗书,尚学之风也是历史悠久,至今隆里古城尚有不少彰显门楣家风的“状元弟”影响着世人,建国以来,在民族融合政策影响下,尤其是恢复高考以来,这种身处高坡、河边和平坝盆地的人家就在后辈学子的教育上暗自较劲,以“鱼跃农门”为荣。
而深刻分析,则要从锦屏的主要河流清水江入手,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苗疆地区与中原的交流途径主要靠水道,锦屏河流主要有清水江、亮江和小江三条,最后在锦屏县城三江镇汇聚一道注入湖南沅江,由沅江而入洞庭,洞庭而入长江,由长江可达上海、北京。锦屏人民就是通过这条水道千百年来得中原文明和海洋文明之先。
但却因锦屏区位不比镇远,非中原王朝进军大西南的要道重镇,没有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厚沉淀,因此,锦屏人走出山乡,奔向世界就维余读书,求取功名一途。
当然,由于水道便利,锦屏人经商人才也不少,故在“高山出状元”之后还有句“临水有巨富”,只是此“巨富”非当今时代之“巨富”。这在近些年来全国乃至世界各省市盛行成立的商会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的锦屏人不少可以看出。
另外,也要特别提到毛主席时代的“扫盲运动”、“知青下乡”和“三线建设”,这些建国后的举国结构性运动,客观上给锦屏教育带来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当时一些来自政治、经济或文化中心的优秀人才给锦屏教育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经验和令人感动的教育精神。她们的奉献精神至今传承在锦屏学子信念里边。
锦屏,锦屏,县如其名,锦屏虽地狭人少,但真正风光如锦似屏,虽无险要形胜,却气质浑然天成,汇三江而达湖海之地,全国少见,自然人杰地灵。
只是,纵观锦屏人才,格局至今仍处于“走出去”阶段,还没有达到“立起来”的境界,离形成“锦屏精神”还距离较远,但目标决定方向,态度决定命运,要在24万锦屏人民举手投足中形成一种尙学风习,在世人眼中形成一道“锦屏尙学精神”的丰碑,成为锦屏教育一个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写到这里,我想到我的一位高中语文老师——锦屏中学“大师”中的大师宋家驹先生,今天锦屏中学很多老师都是他的徒子徒孙,他教而优则仕,从一位语文老师到锦屏正县级干部退休,然而这还不是我敬佩他的原因,敬佩他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他的儒雅和入世精神,在于他从来对学生立志报国和修身养性的鼓励,他不光自己功成身退,两个儿女更是一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一个十六岁就北大数学系硕博连读,如今两个都立足北京,全家达到锦屏人景仰的一个高度。
我清晰记得当年在北大状元楼宴请宋老师一家,宋老师特有的爽朗声问我:“萧承健,今天我太开心了,你猜为什么?”我答“儿女两个同时入读首都名校,当然高兴了”,他说:“不是,告诉你,我今天在天安门城楼上居然有两个学生喊我宋老师,而我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在中国的心脏的心尖尖上啊,居然有我的学生喊我宋老师,我是真的高兴啊……”15年前的话语,他是为他的学生能走出大山来到祖国的首都这个地方有一席之地而骄傲,大师风范,令人心折!
北京锦屏同乡会筹备会 之所以提到这段故事,是想引证上述问题,我们的教育宗旨,一定要立足为国“育才”,为人类进步输送精英的高度,向我们的老乡任正非先生学习,把他为他的母校都匀一中赋予的校训“立志、崇实、担当”的精神拿过来,在这个当今中国社会机制和全球格局巨变的情况下,打造一种锦屏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上升到一种锦屏全民自信的高度,使锦屏人民尚学报国、无愧青春之风深入骨髓,成为黔省一座教育的丰碑,而非一种简单的应试机制。
而作为锦屏的一份子,锦中母校走出的学子,我亦建言家乡父老和后辈校友,人生命运,非一时一地能决定,须有淡看云卷云舒之胸怀和咬定青山之精神,立大志、崇实务、有担当,方有功成身退之可期。
北京锦屏同乡会成立大会合影 北京锦屏同乡会成立幕后功臣们 祝福家乡越来越好,祝福母校越来越强!
2019年8月3日于苗岭凯里
作者简介:
萧承健,男,贵州锦屏人,苗族;高中就读于锦屏中学,毕业于贵州民大行管系(大专),北京锦屏同乡会发起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锦屏县政协第八届特邀委员,凯里市第九届政协委员,黔东南州科学决策学会副会长,飞鸿影视艺术(培训)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