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照片为荣耀V8手机拍摄,并使用超级夜景模式。摄影:付强
《历下亭》
济南名亭之一,因其南临历山(千佛山),故名历下亭,亦称古历亭。历下亭历史悠久,历经沧桑,位置也几经变迁。北魏至唐代历下亭在五龙潭处,郦道元《水经注》称“客亭”,是官府为接迎宾客而建造的。唐初始称“历下亭”。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诗人杜甫到临邑看望其弟杜颖,路经济南,适逢在开元年间就与杜甫在长安结为忘年交的北海太守李邕至济,在此亭宴请杜甫及济南名士,杜甫当即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一首:“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署,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诗中第一句叙述李邕驻临济南,设宴历下亭,第二句说明了历下亭古老历史。当时方位以西为右,以东为左,济南在大海之西,故曰海右。因济南有过鲍叔牙、邹衍、伏生、房玄龄等大批历史名人,又因当时在场的有济南士绅蹇处士等人,因此称赞名士多。而接下来诗句描述的是亭内外景物和宴饮的情趣,以及对日落将席散,盛情难在的感慨。李杜宴饮赋诗历下亭使这海右古亭从此声名远扬,而“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联,千百年来更成了济南的骄傲。
《司家码头》
以前,自大明湖正南门东行数百米有一条“文革”前叫作“司家码头街”的小街,街的尽头就是司家码头。当年乾隆南巡时曾两次从码头乘船游览大明湖。不过岁月沧桑斗转星移,昔日的司家码头早已不见踪迹,现在的司家码头是2008年重建的。
说起司家码头,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司建义。康熙六年,他被封为龙虎将军。因为当时朝廷中小皇帝年幼,鳌拜专权跋扈,他又不愿同流合污,只好辞官还乡,定居在这大明湖一带。司建义定居的地方是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由于交通的不便,很少与别的地方联系,在大明湖内打鱼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这微薄的收入很难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甚至在湖边都没有一个码头,村民们只能把船只拴在岸边的树上,非常不方便的同时,也有很大的危险。司建义决定把大家都组织起来,由他出资在大明湖畔修建一个码头,用来停靠在湖内打鱼的船只,再修建一条通往村外的青石板路,方便与外界互通有无,这样就会给村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后来,司建义的住所传到了司绍堂的手中,因此被周围的人们称作“司家码头”。
《司家码头远望历下亭》
《超然楼》
超然楼始建于元代。据《历城县志》记载,元代学士李泂在泉城济南的大明湖水面亭后建超然楼。此后,明清两代许多名家在此留下诗作。但原楼久已不存。2007年,大明湖扩建工程开工后,寻其旧址,得以重建。2008年8月,重建的超然楼正式开工建设,楼高51.7米,面积达5673平方米,共有7层,站到这里观光,可俯视整个大明湖的风景。
《超然楼》
《超然楼》
《悠然亭远眺超然楼》
『悠然亭』位于大明湖『灰山亭』西侧,早在清代大明湖畔就曾有过一座叫『悠然亭』的亭子,只是不知道这亭子创筑于何时、位于何处、存在了多久、又毁于何时。现在的『悠然亭』是2008年后新建的。『悠然亭』为名的亭子全国各地也有很多,比如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就作有一篇十分出名的《悠然亭记》,济南趵突泉公园内也有一座亭子同叫“悠然亭”。因此,这名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是滥俗的!
倒是与它相邻的『灰山亭』颇有些来历。『灰山』,原位于济南汇泉寺街46号院内东屋的西南墙角下。灰山其实是一块平地突起、表面凹凸不平的灰黑色“怪石”,其质地为石灰石(露出地面,高约0.3米,长约0.7米)。
『灰山』的得名相传是在夜深人静鸡眠狗宿之时,宿在灰山上的“灰仙人”便将灰撒到灰山上。当人们醒来的时候,总能从灰山上扫落一簸箕的灰。后来,一邓姓产妇夜出惊着“灰仙人”,此后灰山不再有落灰可扫。
过去,人们形容济南的人杰地灵,总免不了要念叨 “三山不显出皇位,四门不对出高官”。三山不显的意思是说:济南市区内有三个山头从远处是看不见的,只有到了近前才能看到平地突起的一块大石头。又有传说:“济南的中心是渤海的海眼,几千年前常有海水喷涌而出,霎时就能将济南淹成一片汪洋泽国,人们深受其害。后来,大舜看出济南地势南高而北低,反了风水。遂派人推演,并以三山镇之,方才化祸水为甘泉。这三山便是历山、铁牛山和灰山。
2008年济南大明湖扩建,在灰山之侧建『灰山亭』。『灰山』就位于此亭东北侧的水中。
《藕香榭》
藕香榭,位于大明湖西南隅。由大明湖西南门进入公园后,在东面有一悬挂“函清”匾额的花架廊,将舫式水榭引入湖面,此水榭即为『藕香榭』,端正大气、优雅怡人。
《天心水面亭》
大明湖南岸,秋柳诗社后面,有突入湖中的六角亭一座,名为『天心水面亭』。此亭的柱子和亭楣上,有古贤墨宝和当今书家的笔迹。面对湖心是范正云的对子行草书“柳眏天心月,莲摇水面风”,横批是于太昌先生写的“天心水面亭”。西南面柱上是淡墨探花王文治的对子行书“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横批是书家关天聪先生的“天心水面亭”。亭内还有翁方纲题字楷书“湖山佳境”。
《得月亭》
大明湖北岸,静花堂南邻,小沧浪亭东邻,矗立着一座红柱重檐八角亭,名“得月亭”,与湖山一览楼同建于1929年。近水楼台先得月,此亭近湖、近池,不唯得月,亦更得花,春天玉兰、海棠花开时节,景色绚丽。(原片为使用手机超级夜景模式拍摄,月亮是用手机外接长焦镜头单独拍摄后,使用手机修图APP:Snapseed模拟二次曝光合成在原照片上。)
《明湖居冬景》
『明湖居』是清朝末年济南的一处曲艺场,原址位于大明湖的南岸、鹊华桥以西一带。相传为梨花大鼓艺人郭大妮所建。清末小说家刘鹗所著的《老残游记》让明湖居闻名遐迩,也让人们对在此唱山东大鼓的黑妞白妞充满了遐想。多年来,明湖居经历了多次翻建,2009年大明湖景区扩建,重修了明湖居,使她在经历了百年历史风霜的洗礼之后,重新屹立在这风光秀美的大明湖畔。
《百花桥》
沿曾堤南行,穿过凝雪桥,最南端有一座三孔石拱桥,叫百花桥,它因百花洲而得名。桥体大方,三个桥孔均为长方形,桥洞间雕刻荷花荷叶作为装饰。桥下最南端有石质栏杆通道供游人步行穿过,中间高大的桥孔常有古香古色的游船通过,桥旁两侧杨柳依依,百花盛开,与水面倒影相映成趣,桥上观景,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听荷》
《明湖夜色》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