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处罚月报
7月份保险罚单共32张,下降了17张。32张罚单合计罚金940.3万元,人保财产、华海财险罚金最多,分别达到196万元、187万元。
7月份银保监会及银保监局共开出罚单32张,相比上月下降了17张。据胜泰智慧统计,在7月份的保险罚单中,共涉及保险机构17家,处罚人数54人,包括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新华人寿、华海财产等保险公司;17家机构罚单合计达到940.3万元,其中人保财产、华海财险罚金最多,分别达到196万元、187万元,处罚重点分别落在编制虚假资料和虚构业务骗取费用、违规销售投资保险产品等。
梳理发现,7月份32张罚单中共涉及违规项合计达到39项,其中因编制虚假资料的罚单数最多,有11张,人保财险吉林分公司罚单最多,有6张,其次是虚构业务骗取费用问题,罚单数有8张,其中中航安盟财产保险、安华农险均因“套取养殖险防预费用向农户支付现金”而分别收到吉林监管局的3张罚单。从公司来看,华海财险违规内容涉及3项,包括车险业务虚列费用、聘任不具有任职资格人员担任公司高管、违规销售投资型保险产品华海康盈三项违规,成为本月违规数最多的单张罚单。
点击
吉林地区本月罚单多达13张
7月份,监管部门共开出罚单32张,其中吉林成为本月罚单数最多的地区,罚单数有13张,合计罚金221万元。胜泰智慧归纳发现,在吉林监管部门罚单中,违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套取养殖险防预费用向农户支付现金”,分别涉及中航安盟财险、安华农险两家机构。二是“人为调整手续费支出造成业务、财务数据不真实”,被处罚对象为人保财险。
现金发放预防费用
财险公司在向农户投保过程中,可以列支防预费用用于农户防灾防损,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保险事故发生的概率,这其实是属于保险公司农险管风险管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正常手段操作的话,保险公司可向农户直接发放防灾设备和物品,这样可以保障保险投资标的得到风险防范,减少保险事故发生;但有的公司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保户已经具备了防灾设备,便将防灾设备和物品以现金的形式发放给用户,而这种形式增加了资金用途的不确定性,不能保障投资标的的风险防范目的,从而不能有效避免保险事故的发生。
人保财险违规遭顶格处罚
处罚决定书显示,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中国人保财险吉林省分公司通过长春市分公司在佣金管理系统对150236笔车险业务的手续费支出进行了人为调整,造成车险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严重不真实。
根据《保险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保险机构违反“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限制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人保财险吉林分公司也因这项违规,遭到监管部门的顶格处罚,人保财险吉林分公司被罚50万元,同时停止接受商业车险新业务2个月。
华海财险严重违规遭顶格处罚
华海财险顶格处罚行业影响大
本月银保监会仅开出罚单一张,处罚对象为华海财险,罚金达到187万元,其中公司罚金110万元,8名高管合计罚金77万元,同时取消姜南的总经理任职资格。从违规内容来看,虚构业务费用用于其他途径、违规销售投资保险产品处罚较为严重,罚款金额均达到《保险法》规定最高上限50万元,同时监管机构也责令公司停止接受商业车险新业务、撤销姜南总经理任职资格。此外,华海财险违规聘任不具备资格的高管也受到监管顶格处罚,罚款10万元。
华海财险遭处罚引发媒体广泛关注,该内容在7月17日-7月19日得到广泛传播,据胜泰智慧舆情分析,该起事件在当周的影响力达到82,高于众安保险陈劲离职影响力水平,后者当周影响力值仅为70。
华海财险声誉风险得分低
关于人员聘任问题方面,华海财险已不是第一次接受处罚。在今年4月份,银保监会也针对华海财险的任职问题给予相应处罚。据决定书显示,华海财险拟任董事张秀娜并未取得任职资格,但仍然参与董事会会议并参与投票表决,银保监会对此违规行为开出了7万元的处罚。
华海财险受到银保监会处罚,反映了公司在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也对公司的声誉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今年1季度,华海财险风险综合评级为B级,在2017年SARMRA评估中,华海财险声誉风险得分为6.64分,而在同规模财险企业中,北部湾财险7.72分、锦泰财险7.17分、利宝保险6.65、泰山财险8.04分,均高于华海财险得分值。
举报/反馈

胜泰智慧

380获赞 266粉丝
胜泰智慧您专属的品牌声誉管理专家。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