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至28日,在成都市新都一中举行的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田径选拔赛暨2019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捷报频传,该校年仅15岁的王新萌在女子100米和200米比赛中,分别以12秒41和25秒32、24秒98的优异成绩三次刷新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初中组纪录,成为田径场上最闪亮的星星。
事实上,王新萌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绝非偶然,一方面,是她自身努力、刻苦训练的结果,而更多的是新都一中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学生群体活动的开展,通过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充分保障每个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与此同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不断创新思路,积极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以适应学生对体育的需求而结下的硕果。
新理念进课堂尽显活力
“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这是学生中出现的普遍现象,这样的情况在新都一中也不例外。校长刘旭东说,出现这种现象,首先是学生爱好某些偏项体育活动;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缺乏情感沟通;第三是教材缺少生活化,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如何化解这一难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行新课改模式,采用分项走班教学,学生可以按照他的兴趣爱好选项去上自己喜欢的体育课。
为此,新都一中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从2013年开始实行分项走班课,在每周三节体育课中,抽出一节开设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操、武术等7个项目中选择一个作为选修课。选修课的考核与体育课的考核相结合,其成绩计入学生体育课成绩。比如,学生喜欢篮球或者羽毛球,就可以选择这个专项上体育课,而不是传统的行政班教学,所有的学生都上一个项目。这样教学最大的好处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更高了。
2018年,随着恒温游泳馆的建成,学校响亮地提出了“人人学会游泳”的目标。从高一年级开始都要开设免费游泳课,每个同学必须完成学分,参照清华大学的游泳测试标准对每位同学进行达标考核。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游泳课还被安排为两节连堂,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据了解,通过一年的教学,现在学生游泳合格率达90%以上。
阳光一小时惠及每个学生
每天上午9点15分到50分,这个时段是新都一中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迅速有序地来到操场。伴随着校歌《铭章情》的旋律,同学们开始跳起学校自编的排舞,随后是做两套健身操,最后在统一的指挥下,同学们完成800米跑。
作为确保每天一小时锻炼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新都一中十分注重大课间体育活动。大课间共计35分钟,除去学生进出场实际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只有22分钟,如何让学生在这22分钟的时间里得到有效锻炼,通过这几年的不断探索,结合教学和学生健身锻炼的实际需求,制定了这套大课间锻炼内容。“这样的大课间操难度适中,又充满活力,不仅学生们喜欢,各个班级的班主任也积极参与其中。即使是大型考试期间,学校也一直坚持大课间活动。”学校体卫处主任周雪冰介绍,通过课间操进行跑操,学生们得到了锻炼,积蓄了体能,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
为了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除了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学校还规定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每天下午第四节课必须是体育锻炼课,以此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据了解,体育锻炼课的内容一般以小型的班级联赛为主,针对不同性别和兴趣特点,学校把男子篮球、女子排球、男女混合乒乓球、羽毛球等作为班级联赛的重点项目在全校推行,班级联赛贯穿全学期的始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日臻完善
在做好阳光体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新都一中还特别重视青少年竞技人才的培养。作为一所有78年历史的省级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作为优势项目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基础,先后培养出短跑名将李雪梅、刘小梅等优秀运动员。
为了将田径项目做大做强,近年来,学校通过与成都市田径学校合作,将全市青少年田径集训放到学校进行,通过合作相互学习,提高训练水平。与此同时,学校连续4年承办成都“小飞人”田径锦标赛,成都市田径传统校比赛、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等也放到学校进行,通过举办比赛让学校教练和学生得到更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2018年,学校还与海军游泳队合作,在学校成立了海军游泳队西南游泳基地。西南游泳基地的建立,让学生有了近距离接近高水平运动队的机会,能有效拓展视野,学习强身健体的真本领。通过高水平运动队的合作,使新都最终形成了“以高校、高水平教练为龙头,以中小学为基础,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竞技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不断的努力,现在新都一中田径队在训规模近560人,男女篮球队在训规模有40人。为了尽早发现好的苗子,学校还从2017年开始面向全市小学选拔了70至80人规模的苗子,每到周末、寒暑假全部集中,在学校专门安排3名老师免费负责训练。
对此,校长刘旭东表示:“新都一中是阳光体育示范学校,田径、篮球、足球特色学校。我们就是搭建一个让每个人都有成功可能的平台,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都能找到成功的可能性。”(邓红杰 谭红军/文 肖兴伟/图)
举报/反馈

中国体育报

7.8万获赞 4.3万粉丝
关注全国唯一体育日报,即时收取鲜活的报道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