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月结束了北京第二轮演出后,话剧《飞越疯人院》中文版于7月18日-7月21日在人民大舞台迎来上海站首轮五场演出。《飞越疯人院》男主人公麦克墨菲本是一名监狱犯,为了逃避监狱的强制劳动,他佯装精神异常而把自己送进了美国俄勒冈州的一家精神病院。围墙内的死寂和刻板终于让他无法置身事外,认识到一己之力无法撼动铁面护士长拉齐德的权威之后,他鼓动其他病友加入反抗的队列。反抗先是从表达自己的诉求开始,继而是翻过高墙去出海捕鱼,甚至是把女人带进了戒备森严的医院,最终麦克墨菲准备了一次大叛逃——飞越疯人院。美国作家肯·克西Ken Kesey创作这一作品的机缘,源自1959年一次自愿参加政府在医院组织的药品实验项目的经历。当时他还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写作学位,药物试验期间的感受和体验启发了他,他用三年的时间将名为《飞越布谷鸟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的长篇小说写完。
《飞越疯人院》的舞台剧版由剧作家Dale Wasserman(音乐剧《我,堂吉诃德》的词曲作者)改编为剧本,并在1963年率先登上百老汇的舞台,首轮演出82场。八年后,舞台剧版又转战外百老汇演出,在舞台上活跃了三年半的时间,演出场次超过1000场。2001年,再次回到百老汇复排,获得托尼奖最佳复排话剧奖。2015年,80后戏剧导演佟欣雨翻译导演的澳大利亚喜剧《燃烧的疯人院》,获得当年的小剧场票房冠军,制作人建议他以“疯人院”为主题制作系列剧目。这一建议促成了他制作《飞越疯人院》的契机。他先是在剧本作者Dale Wasserman的版权代理团队要求下,做出一版基于原著的翻译和改编,他构想的中文版剧本得到版权方的认可,最终《飞越疯人院》中文版在国内落地,由光纬戏剧出品,在去年进行首轮演出。导演佟欣雨说,“大家都看过电影版,因为太有名了嘛,后来这个网上一查,发现还真有话剧版,而且比电影版还早12年。”1976年,第4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现场,《飞越疯人院》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横扫五项大奖,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收入囊中。回顾历届金像奖的获奖作品,实现这样的大满贯还是1934年的《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而42年后,将这一壮观记录打破的,就是这部《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借由电影这一载体,这一“疯癫与文明”的故事抵达大众传播的巅峰。电影版珠玉在前,对剧情熟稔于心的观众,再看舞台剧版,自然期待值会更高。导演佟欣雨透露,故事行进的视角,也就是导演讲故事的视角,在这部舞台剧中是一个有趣的切入点。在这所管制严格的精神病院,有一个体型高大壮硕的角色,酋长。这个既是“病人”又是“异形”的印第安人,视听无障碍,但始终故意保持沉默,与嘈杂的人群绝缘。他或许象征着一种原始而未受开化的状态,其余看起来已经成功进化的人早已接受了社会的调教和管束,走不走出这堵墙,其实区别不大。
在导演佟欣雨看来,酋长就是布满监控的病院里头的一双“眼睛”,酋长的视角顺理成章地成为中文版的一根叙事线,他的独白串联起整个故事。影片中原本是被边缘化的酋长,在中文版舞台上,可以被“看见”,还可以被“听见”,他究竟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将是舞台剧的一大亮点。今年中文版二轮巡演,比利的死亡也是着重改编的地方。比利一直都活在母亲那无形而巨大的控制之中,像是个未长大的小男孩,如他的那双眼睛,澄澈,但也生怯。等他终于实现One-night Stand,心理上真正步入成人之门时,又因为恐惧母亲的责备而选择自杀,倒在血泊里。麦克墨菲一次偷偷带着他们出海,把他们的病人身份说成是医生,那时,他们每个人的脸上掠过一丝体面的光辉,他们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而那个把精神病院搅个鸡犬不宁的麦克墨菲,最后还是死在了重重门禁之内。
《飞越疯人院》小说诞生之时,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正值冷战,社会普遍飘荡着虚无、迷茫和反叛的意绪,任何疯狂的行径都有可能发生,政府进行药物试验项目正是一例。这个故事放在今天再看,是关乎与自己对抗的勇气。当麦克墨菲得知病友们基本是自愿进精神病院时,他又是震惊又是气愤地骂道:“你们一直抱怨这个地方,但是你们没有勇气走出这里,你们以为你们是疯子吗?你们不是!你们跟街上的混蛋没有什么两样。”导演佟欣雨说。“这就是温柔捆绑与认清现实的对抗。”(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编辑: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