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腾冲7月17日消息(记者李健飞)王楚函的工作室是座钢结构的小楼,立在腾冲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一角,给人最深的印象是“LOFT”结构以及汉锣和水晶钵装饰。听过许多人“归隐”这座边境小城的故事,初次见面,姑娘坦诚直说:“我是‘半逃亡’地来到这儿的。”记者发现她与很多“北漂”的不同——貌似与这座边城较了真,真打算在此安家。
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当过主持人、舞蹈老师,后来又成了专业瑜伽教练。用王楚函的话说,这些年她一直在寻找真正想要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我们不能一直为了钱而活着”。直到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遇见了腾冲,遇见了这所云南省第一所开设休闲体育本科专业的大学。
“本来想待在大理做瑜伽教学,但一到腾冲,就决定把自己想做的事情留在这里。”王楚函说,一到腾冲就喜欢上了这里,了解到学校专门对接了脱贫项目,80%的学生都来自贫困户时,就决定留下来。
“现在的大学生都挺累的,更何况贫困大学生,他们往往要背负很多东西。他们课后基本都要出去打工,每每看到这些,我就觉得很心疼。我想,我一定能做些什么帮他们舒缓压力,帮他们掌握一种使自己更加愉悦放松的技能。”
迷上腾冲的王楚函(央广网发 路岩 摄)
后来,校方负责人和她面谈,希望她能够为不同专业的学生上瑜伽课,王楚函就成了学校的公选课老师。“这里的人都很包容,一旦明白你的好意和想法,就能毫无保留的接纳你。”然而瑜伽教学需要场地,为这事儿,她在腾冲第一次哭了。
“工作室场地是学校免费提供的。我自己装修,原本预算是10万,但施工过程中费用不断增加,工期也不断延后,最终花了40万才装好,这简直把我的积蓄‘掏空’。那段时间,包工头不停地催款,当时只有我和一直跟我的两个学生硬撑着。我当时真哭了。”
到2019年2月,眼看工作室就要装修好的时候。王楚函又哭了——这次是因为别离。“此前有四个学生跟我一起做瑜伽培训,后来陆续离开。跟我最久的学生在今年春节前也选择离开。我们一起挺过重重困难,终于把工作室建好,她却要走了。我当时就哭了。伤别离啊。”
王楚函说,她真心理解那个学生。“腾冲太静了,工作室的事情也太单一。她喜欢有酒吧的、热闹的、更有人气的地方。每个人心中的最美都不一样。我喜欢腾冲的和顺,她可能更向往大理。”
静谧的腾冲(央广网发 路岩 摄)
到了今年三月,她公选课正式开始后,这里的学生却令她惊喜。“他们上课时都特别开心,他们的笑声我很喜欢。他们不止有歌唱天分,身体柔软性也很好。最重要的是,大家都不扭捏,每个人都很自信、很大胆。这真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学生。”而课后就有三个女孩子来找她“拜师”。她说,这几个学生都是好苗子,希望她们能好好学,将来不仅对就业创业有帮助,还能掌握一个快乐的方法。
虽然在腾冲待得时间不够长,王楚函还是交到了一些当地的朋友。“有个朋友,是玩儿音乐和艺术的。起初并不理解我为何要留在腾冲,时常劝我回去。他说,‘你回去,回北京结婚生孩子,在北京做事业多好,你在这里有什么前途?’而现在,他和我是‘铁磁’,工作上还有一些合作,时不时帮到我。”
工作室、公选课进入正轨后,王楚函大致算了笔账——单靠网络直播课收费大致可以支撑所有的运行。她说,最向往的生活状态还是在腾冲有三两好友,每天闲下来能喝喝茶、聊聊人生与哲学,全身心地融入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