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常用来批评男性“不忠诚”的一个生物学依据就是男性有“柯立芝效应”。确实,在哺乳动物中,雄性动物表现出来的“不忠诚”现象一度是让男性无法反驳的事实。但是,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不忠诚现象不仅仅存在于雄性中,雌性动物也有“柯立芝效应”。
什么是“柯立芝效应”?我们知道,雄性哺乳动物在交配后会有一段时间的疲劳期(当然男人也如此,这个疲劳期叫做“性不应期”),在这段时间内,雄性哺乳动物会短暂地失去交配的兴趣。有人把这戏称为“撸后圣如佛”。
但是,这种性不应期只是对同一交配对象而言的。科学家发现,如果让雄性哺乳动物交换交配对象,那么它们的性不应期时间将大大缩短,会很快再次产生新的交配愿望。雄性哺乳动物这种“喜新厌旧”的行为仿佛是刻画在基因里的。
至于“柯立芝效应”名称的由来,则是与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有关。一次,柯立芝总统夫妇去一家家禽饲养场参观。柯立芝夫人问农场主为什么农场的公鸡远远少于母鸡,农场主自豪地解释,他的公鸡每天履行职责数十次。柯立芝夫人立刻大声地回应:“或许你可以把这告诉柯立芝先生。”
图示:柯立芝总统夫妇。
总统听到后问农场主:“每只公鸡每次都是跟同一只母鸡交配吗?”农场主表示每只公鸡都有很多母鸡。总统于是大声地说:“或许你可以把这告诉柯立芝夫人。”
当然,这个逸事可以作为我们饭后的笑谈,但“柯立芝效应”却实实在在是存在于哺乳动物身上。很多年来,对雄性哺乳动物的研究都支持了这个理论,以至于这也成为了女性认为男性“不忠”的依据和男性为自己“不忠”行为辩解的依据。
科学家们当然不会轻易认为“柯立芝效应”只发生在雄性动物身上,但一直没有在雌性动物身上得到验证。原因是,大部分雄性哺乳动物比雌性更容易出现性疲劳,因此试图在实验中证明雌性动物具有“柯立芝效应”常常会被雄性动物的疲软混淆。
分析一下,为交配中的雌性动物提供一个新的雄性伴侣时,如果雌性对性的接受程度增加,那么,这既可以是由于雌性具有“柯立芝效应”,也可以是因为新的雄性拥有更多活力。如何严格地证明因果关系成为了实验的难题。
心理学家勒斯特和戈扎尔卡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控制混淆变量。他们用仓鼠来完成了这个实验。
让被试的雌鼠(A)与一个它熟悉的雄鼠(a)交配,与此同时,让一只被试雌鼠不熟悉的雄鼠(b)与另一只雌鼠(B)交配。然后,让被试雌鼠(A)与第三只雄鼠(c)交配,先前已交配过的雄鼠(a和b)休息。最后,让被试雌鼠(A)与熟悉的雄鼠(a)或不熟悉的雄鼠(b)交配。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把混淆变量——新雄性拥有更多活力——消除,毕竟雄鼠(a)和雄鼠(b)同时经历了交配和休息,应该不存在谁活力更强的问题。
实验结果证明了雌鼠具有“柯立芝效应”:当不熟悉和熟悉的雄性二者同样疲乏且以同等活力趴在雌鼠身上时,雌鼠对不熟悉的雄性表现出更多的活力。
图示:仓鼠实验结果。第三次测试时,相比于第一次测试已交配过的雄鼠,雌鼠对不熟悉的雄鼠接受度更高。
事实证明了,雌性哺乳动物也具有“柯立芝效应”。那么,为什么哺乳动物都表现出这种现象呢?用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的话,这种行为提高了种群繁衍更多后代的可能,有利于种群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举报/反馈

一到无穷大

1436获赞 140粉丝
有趣的知识分享,有用的学习体验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