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中学时代,每次考完老师评讲试卷,都会说这道题有多少种解法,然后在黑板上板书第一种、第二种解法。其实这个情况就类似于今天的情况,也就是策略模式。他表示的是在遇到一种问题有多种解法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环境或者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算法或者策略来完成该功能。OK,正式开始今天的文章。
一、理解策略模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模式,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可能有很多种出行方式,比如说我们可以坐火车、坐高铁、坐飞机等等。不管我们使用哪一种出行方式,最终的目的地都是一样的。也就是选择不同的方式产生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有了这个例子,我相信你应该对其思想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下面看一下其正式的概念介绍:
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 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
二、实现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把对象本身和运算规则区分开来,因此我们整个模式也分为三个部分。
环境类(Context):用来操作策略的上下文环境,也就是我们游客。抽象策略类(Strategy):策略的抽象,出行方式的抽象具体策略类(ConcreteStrategy):具体的策略实现,每一种出行方式的具体实现。下面我们代码去实现一遍就能很清楚的理解了,
第一步:定义抽象策略接口
第二步:具体策略类
第三步:环境类实现
三、分析策略模式
1、为什么要使用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的优点:
我们之前在选择出行方式的时候,往往会使用if-else语句,也就是用户不选择A那么就选择B这样的一种情况。这种情况耦合性太高了,而且代码臃肿,有了策略模式我们就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策略模式遵循开闭原则,实现代码的解耦合。扩展新的方法时也比较方便,只需要继承策略接口就好了上面列出的这两点算是策略模式的优点了,但是不是说他就是完美的,有很多缺点仍然需要我们去掌握和理解,
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类,并自行决定使用哪一个策略类。策略模式会出现很多的策略类。context在使用这些策略类的时候,这些策略类由于继承了策略接口,所以有些数据可能用不到,但是依然初始化了。2、与其他模式的区别?
(1)与状态模式的区别
策略模式只是条件选择方法,只执行一次方法,而状态模式是随着状态的改变不停地更改执行方法。举个例子,就好比我们旅游,对于策略模式我们只需要选择其中一种出行方法就好了,但是状态模式不一样,可能我们到了A地点选择的是火车,到了B地点又选择飞机,根据不同的状态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
(2)与工厂模式的区别
工厂模式是创建型模式 ,它关注对象创建,提供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对象的创建与具体的使用客户无关。 策略模式是对象行为型模式 ,它关注行为和算法的封装 。再举个例子,还是我们出去旅游,对于策略模式我们只需要选择其中一种出行方法就好,但是工厂模式不同,工厂模式是你决定哪种旅行方案后,由工厂代替你去构建具体方案(工厂代替你去买火车票)。
3、使用场景是什么?
说实话,对于设计模式来说,使用场景仅仅只是举一两个例子。如果你能够理解我们出去旅游的这个案例,基本上你也就能在自己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自动的去选择它。这里就不说了。
OK,策略模式还是比较简单的。一句话说明白就是一个问题有好几种解法,我们选择其中一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