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师姐:北大新传院研究生/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
导语
人与人之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坐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外在距离虽然越来越近,但心理距离却越来越远,所以才出现这种自我调侃的段子。其实这句话里还包含了一个重要的新传理论——社会距离。
社会学大师齐美尔对"社会距离"解释不光可以阐释人与人之间距离为何越来越远,他对社会距离的理解还深刻地影响了芝加哥学派。我国学者也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这两类异质性社群关系的研究当中。此理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有关社会距离的知识,你get了吗?
前言
作为衡量族群关系亲近或疏远程度的重要指标,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的演进经历了一个从客观到主观的过程。国际上对社会距离的理解往往聚焦于族群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研究的深入,社会距离理论开始逐步向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这两类异质性社群关系的研究过渡,越来越多地为学者所重视和运用。
一、社会距离概念的变迁
1、塔尔德的“阶级差异说”
塔尔德在《模仿的规律》中首创“社会距离”的概念,并将其用于表征阶级差异。他认为社会距离存在于阶级之间,是阶级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的反映,其程度是可以度量的,并指出阶级差别就是阶级距离。阶级之间通过相互模仿弥补彼此的差异,拉近彼此距离。
劳曼肯定了塔尔德的“阶级差异说”,认为社会距离探讨的是不同阶级和阶层位置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拉美尔也认同社会距离的客观属性,认为“社会距离是最形式化、最普遍化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则是社会交往过程的结果;社会距离可以被界定为一种社会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发生关联时所产生的情境”。“社会距离”最开始是作为客观性概念出现的,强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客观差异。
2、齐美尔的“主观心理说”
齐美尔赋予了社会距离以主观性色彩。他援引美学研究范畴中的“距离”概念,探讨了个体自我与事物、他人、观念、兴趣等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关联模式。齐美尔认为,距离既是一种描述自我与外在客体内容间的特定关系,也是一种具有内在倾向性的精神联系,这两种距离之间往往是负相关的。
“相对来说外在的方面被征服的距离越多,内在方面增加的距离就越大。”现代人在借助显微镜、望远镜等现代科学工具征服外部世界的同时,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距离也在同步增大,变得日益“支离破碎”。“现代人与周遭环境的关联通常以这样一种方式发展,他越来越远离同他最亲近的圈子,目的是凑近那些曾经离他比较远的圈子”;“最遥远的东西离人近了,付出的代价是原初和人亲近的东西越来越遥不可及。”
齐美尔认为,社会距离是人与人之间“内在的屏障”,从现代性的角度来看,都市生活方式形成了都市人特有的待人接物方式——生活在大都市中,需要和很多城市人持续不断地接触,为了保持心理平衡,都市人采取了不付出过量热情的态度。这种生活方式就是个体与外界保持距离:怀疑外人,甚至经常出现多年邻居互不相识的现象。因此,大都市人在小城镇人的眼里总是冷漠无情的。
都市生活要求个体与生活环境之间保持一种距离,即人与人之间保持一道“内在的屏障”;因为都市中人群拥挤,交往混杂,若没有这种心理距离,就“简直无法忍受”。齐美尔的距离不仅有关系冷淡、交往稀少、情感淡漠的特征外,还有与生活环境之间接触的空间距离的含义。他通过对“社会距离”的批判,展现了都市现代生活方式影响下的现代都市人理性、孤独、傲慢和矜持的精神状态。
齐美尔将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比作圆圈:个体的自我处于一系列同心圆的核心,环境中的要素则根据与自我的距离的不同而依次处于不同的圆中。处于接近核心的内层的,则属于亲密领域;凡是外围的,则属于个体的生活领域。个体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个体可以采用保持距离的生活策略使文化客体和自己处于不同的距离上。
在这里,齐美尔提出一个信任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倾向于与值得信任的人分享秘密。任何秘密组织也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选择机制,让值得信任的人加入组织或进入核心。能够分享秘密的人,就是值得信任的人。信任成为衡量社会距离的一个指标。
齐美尔关于社会距离内涵的深刻阐述,对芝加哥学派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齐美尔并没有从族群关系的角度去理解社会距离,他的“社会距离”概念,更接近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
3、帕克的“族群关系说”
芝加哥学派的帕克等人继承并发扬了齐美尔有关社会距离的思想,并运用到对当时美国种族和族群关系的理解上,使社会距离成为一个极具丰富内涵的概念。
帕克认为社会距离描述的是一种思想状态,是人们准备与他人在他们的关系中建立亲密关系的程度,是存在于个人与集团之间的亲近程度。“亲近程度衡量了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个体之间与集团之间的社会距离越大,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就越小。帕克认为社会距离是理解美国种族和族群关系的重要概念,能够“使得我们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自身与我们所不能完全理解的种族和阶级之间的区别和隔离”,种族意识和阶级意识事实上就体现了一种固定的和习俗的社会距离。
帕克既强调社会距离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正功能,也意识到社会距离在阻碍社会进步中的消极作用。他认为只有突破社会距离的维系,削弱传统社会秩序,才能实现种族融合和社会进步。社会正是在这种由顺应到冲突再到新的顺应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中实现变迁和发展。
二、社会距离产生的原因
1、社会地位(决定因素)
帕克认为,社会地位决定社会距离。社会地位决定社会交往,决定社会距离的大小和关系的亲密、疏远程度。
2、文化差异
群体之间文化差异的研究揭示了和物理空间、结构一样真实、有效的障碍。
3、空间隔离
空间上的隔离,意味着在文明进程中,人与人之间接触、竞争、参与的缺失,导致社会距离的产生。
4、生物差异
种族之间生物学的差异,身体的或是精神的,在影响社会交往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种族差异中的身体特征已经成为种族团结和种族排斥的标志。
5、职业和教育
职业与社会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中产阶级对某些群体有很大的社会距离感,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对少数群体的社会距离感要小于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6、制度
例如在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社会距离研究中,我国长期的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户籍制度造成“明显的社会距离”。
三、社会距离的测量方式
1、博格达斯社会距离测量
博格达斯认为几乎所有社会问题都与社会距离有关,坚信通过测量社会距离可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误解。他于1925年设计了一套测量各个种族之间关系的技术,称为“博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采用客观的外显行为而非主观的自我报告来测定原始反应。
该量表开创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先河。以往对心理态度的研究比较注重主观解释,博格达斯利用量表将主观态度数量化,实现了社会心理学实证化研究,广泛运用于对不同国家、种族和族群的主观认识的研究中。
2、反转社会距离测量
李(Lee)等人认为,博格达斯量表从大族群的立场和角度来设计回答项目,表达的是大族群对小族群的距离感受,不能用来解释社会距离的本质。因此,他们从小族群的感受角度出发,设计了另一套反转的社会距离量表。反转的社会距离量表要求受访者评价其他群体在这些角色上对他们的接受程度,因而可以评估出小族群对大族群建构的社会距离的感受。
四、研究案例
随着近年来我国农民工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这两大异质性社会群体如何相处共融成为探讨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话题,对社会距离概念的运用由最初仅限于研究种族(race)、族群(ethnic group)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步向研究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这两类异质性社群(social group)之间的关系过渡。
我国学者卢国显率先对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社会距离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否定性的评价和看法、交往双方互相倾诉心里话、双方相互理解的比例和交往行为频率,以及居住密度、职业构成比例,和在经济困难时交往一方对另一方提供物质援助的频率。”研究认为,制度方面存在的歧视和差异,导致了群体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并造成农民工与市民间的社群隔离,增大了两者间的社会距离。
张海辉认为社会距离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既包括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也涵盖呈现个体性的个体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个体行为的指向;有时候也用于指涉群体偏见、文化差异和群体互动。”他的研究弥补了以往研究中过于偏重大族群、主流群体角度的不足,从本地人和外地人感受的角度,双向度地考察了两者间的社会距离,指出两者间的社会距离具有不对称性,并解释了该不对称性产生的原因。
五、研究的反思
社会距离作为一个分析概念和理论模型,在应用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概念的泛化和模糊趋势
不同时代的学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图,对社会距离的理解往往有不同的视角,这造成了社会距离在定义上的不一致和随意性。
这使得社会距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切差异、区别和疏离的近义词,扩大了其内涵和外延;又导致了无法客观区分社会距离在不同主体、客体视角下的差异性,从而造成社会距离如社会资本一般,沦为一个泛化的概念。
2、测量方法上的不统一和不严谨
在测量社会距离时,既有人沿袭、模仿博格达斯量表,又有人运用因子分析归纳,甚至还有人根据主观判断设计问题进行分析。缺乏严肃统一的测量标准的做法,使对社会距离的研究流于易变,破坏了这一科学概念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3、量表研究缺乏弱势族群的视角
李等人批评博格达斯量表从大族群的立场和角度创造回答项目,表达的是大族群对小族群的距离感受。为此,他设计了反转的社会距离量表,要求受访者评价其他群体在这些角色上对他们的接受程度。
但事实上这种评价体现的仍然只是小族群对大族群的社会距离的感受和反应。从小族群、弱势族群视角出发,研究小族群对大族群的“主观认识和行为指向”,需要将小族群的主观意愿、小族群对大族群意愿的感受预期两部分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因此,应当对社会距离的概念、内涵做一个明确合理的科学界定,使之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能满足理论研究对效度和信度的最低要求,并达成系统的操作化和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推动社会距离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严肃的知识和学术领域。
参考资料
史 斌.社会距离: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J].城市问题,2009(9):54-58
王启富.社会距离理论之概念及其它[J].晋阳学刊,2010(1):37-40
杨向荣.文化悲剧与现代性货币——齐美尔距离的生成语境解读[J].湖南大学学报,2010(5):130-133
卢国显.中西方社会距离的研究综述[J].学海,2005(5):117-123
举报/反馈

胡师姐新传考研

5220获赞 2249粉丝
胡师姐新传考研陪伴你走入名校每一步!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