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福寺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西安市朱雀门外友谊西路西安博物院院内。始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684 年),是唐高宗李治驾崩后百日,皇室族戚为其献福而兴建的寺院,最初取名“献福寺”。武周天授元年(690年)更名为“荐福寺”。
唐代长安城中的荐福寺是一座以水为胜的佛寺园林,庭院优雅,古木森然,其“寺东院有放生池,周二百步”,院内广种名花异草,尤以牡丹为盛。诗人王维将寺中描写成“异弃奇谐,群艳耀日,闻锺高阁,觐佛升堂”的净土。
△安仁坊古今对照:唐代荐福寺南北跨安仁坊、开化坊,后以小雁塔为中心全部迁至安仁坊范围内
唐代荐福寺还是一个民间百姓的娱乐场所,这里有长安城中著名的戏场,据《南部新书》记载,“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荐福”。这些戏场规模都很大,常言“座客千官盛,场开百戏容”。
由于环境优美而又恬静,荐福寺还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去处。唐末文人温庭筠的《华州参军》中就记载了这样一则爱情故事:
书生柳生与崔女相爱,崔女之母为了成全女儿,“乃命轻红(“轻红”为婢女)于荐福寺僧道省院,达意柳生”。也就是让轻红到荐福寺为二人牵线说媒。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初春的长安美景如画。罢官不久的柳生,独自徘徊在曲江池畔。这个季节的曲江正所谓“天下颜色共十种,长安娟容占七分”,前来踏青的青年男女身着美丽的春装熙熙攘攘地走着。
在这美丽的春光里,一辆饰以金碧的车子闯入了柳生的视线。翠帘徐徐揭开,车上一个姿容绝代的女子露出一截欺霜赛雪的胳膊指点着仆人采摘芙蕖。察觉到柳生的视线,这女子并不闪躲,反而眼眸微斜看了柳生许久。
于是柳生策马跟随她,车子转入永崇坊一大户人家。柳生四下打听,闻乡里答道:“这是崔家姑娘,好像仍待字闺中,其家父早逝,仅与母相依。有一舅,乃长安城中执金吾。”。
转日,柳生买得瓜果礼品,贿于婢女轻红。
轻红言道:“我家小姐虽仍未出嫁,但其舅有一子,属意多时了!”。
柳生听罢,不觉失落,轻红又言:“公子何必感伤,我家小姐并未应允这桩婚事,老夫人万事皆依着我家小姐,故聘嫁之事未成。我家小姐上巳节归家之后,也常常念起公子相助之情。”
柳生听罢,遂问计,轻红接着说道:“公子若对我家小姐有意,这倒却也不难,下月初八,是为浴佛节,城南寺院皆可相见。”
柳生答曰:“甚好,甚好,吾今暂居荐福寺省院,烦劳姑娘引领小姐届时相见。”
一月转瞬,四月初八,荐福寺内香客如织,牡丹争艳。柳生一早便于开化坊荐福寺门口等待。时值晌午,轻红陪伴小姐如约而至。柳生与小姐,在荐福寺牡丹园旁,赏花交谈、情意切切。正所谓“耳鬓厮磨翠畔里,扶手相依至深秋”。
轻红见状曰:“我知公子与小姐伉俪情深,然舅父相逼日紧,恐老夫人无奈妥协,好事将误矣。”
两人听罢,竟无语凝噎。轻红又言:“我有一计,可解此围。舅父欲为子聘小姐为妻,然小姐拒不相从。公子何不抢先下聘,娶我家小姐,”
柳生听罢,说道:“此计甚妙,吾即便托媒下聘。”
不日,柳生登门下聘,崔氏面露难色,恐其兄前来寻事。但小姐恸哭相告:“此生非柳公子不与相嫁。”崔氏向来宠溺女儿,便应允了他们。二人当晚便结为连理,另辟他住。
两人结婚数日之后,崔氏兄长便来问罪,崔氏哭而不告。崔氏兄长便差金吾卫全城搜捕,终于在金城坊寻得新婚的二人,便将二人锁拿,送交官府处理。
府衙审理此案,官长言道:“一女岂可聘于两家?现查实,王生先一步向女方下聘,故柳生与小姐媒聘并不成立。”二人听闻,声泪俱下,这正是:“如胶似漆难分离,顿首捶足匣自弃”。
二人分离数月之后,崔氏不久病故。柳生于荐福寺内牡丹园黯然神伤,忽然身后出现一人,定睛一看,原是轻红。
轻红对柳生言讲:“小姐与那王生婚后终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小姐对公子挂念不忘。”
柳生答到:“我亦甚是相思,然乃何用?”
轻红闻之,小声答曰:“我有一计,可帮小姐与公子团聚,相聚后便速离开长安。”柳生俯身听了,暗自欣喜。
不日后,王生与其父去洛阳公干。柳生依计携牛粪一车,行至王生家院墙外,其府院墙一人余高,闻听轻红笛声即将牛粪垫于墙脚下,登高向内而视,小姐已然站立于院内等候,柳生甚是欢喜,便将余下牛粪堆向墙内,小姐便踩着这牛粪,翻出院墙,与柳生携手而去。
王生月旬归家,不见小姐与其婢女轻红。院墙角落,看到牛粪堆积半人之高,便知晓其中原委。
小姐其舅大怒,正要遣人前往捉拿,王生叹道:“瓜熟蒂落方是甜,蒂缠强扭定为酸”,其父听了也便作罢。
柳生与小姐,二人出长安后,乘船向南,行至江陵。
夫妻恩爱,终其一生。
《华州参军》塑造了一个专一执著大胆热烈地追求真挚爱情的崔氏女形象,情节曲折,场景描写颇富文采和意境。被收录于《太平广记》卷342。
了解多一点:
《太平广记》被誉为“小说家之渊薮”,是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太宗亲自下令编纂的小说集合,次年(978年)完成。全书经官方收集、整理、出版,共有500卷,包含92类6970个故事,其中仅目录就有十卷之多。汇聚了数百年来各种传奇、轶闻、神怪志异、稗史的庞大类书,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与《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一起被称为“宋四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