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为了帮助人类,科学家们总是不断的进行着各种实验,这也渐渐出现了那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的事物。但除了我们能够想象到的常规的科学实验。事实上,心理学家们也在不断进行着实验。而今天,安迪就将为你带来6个出乎很多人意料的科学实验的结果。
1、谁是真正的精神病患者?
在一项拥有95名心理学专家参与的实验中,这些心理学家被分成了组,并听取了两名女性的录音,其中一名女性是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而另一个则是一名在模仿精神病患者的演员(右图中的演员诺玛·塔尔梅奇)。而最终,对于真实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学专家并没能直接给出最终结果。然而,模仿精神病患者的演员却被给诊断为精神病患者。这表明,精神病患者并无法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快速的给出诊断,因为精神病患者往往在外表上看起来与常人无异。比如,塞尔达菲茨杰拉德(左图)就患有精神疾病。但是她在外表方面与那个时代精神稳定的女性没有任何区别。
2、情绪反应研究
1924年,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生卡尼·兰迪斯进行了一次实验,该实验想要记录各种表情所带来的面部肌肉的变化。为此,他们在志愿者的脸上画满了线条以进行测试和记录。在此期间,志愿者不得不做一些对大多数人来说很可怕的事情,比如,观看一些恐怖的图片,触摸青蛙。而最后,他们甚至还被要求砍掉老鼠的脑袋,有三分之二的人,听从了指示这么做了,另外三分之一的人虽然没有操作,但却观看了卡尼·兰迪斯砍掉老鼠的脑袋时的画面。
有趣的是,此项实验并没有达到起初的目的,即了解肌肉的模式,因为大多数人在被要求做一些他们平时可能压根就不愿意做的事情的大多数时候,脸部基本上并没有出现过多的表情。由此得出结论表明,大多数人在被要求做出一些平时都不愿意做出的糟糕行为的时候,他们会失去平时的情感。你可以这么理解:人们在被他人要求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失去平时诸如内疚、害怕等情感。因为这是人家让你干的, 你将大多数情感转移到致使者身上。
3、“北极熊”实验
在一项实验中,志愿者被分成了两组,其中一组被要求思考北极熊,而另一组则被要求不要思考北极熊。如果他们在大脑中想到了北极熊,他们就要按一下铃。结果令很多人感到意外。第二组被要求不要思考北极熊的人们,反而更经常性的想到北极熊。这表明,当我们在压力的情况下防止自己去想某些事情,我们反而会想得更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许多人在失恋之后,一直告诉自己不要想念对方的点滴,结果却带来相反效果的原因。
4、富人与穷人实验
这是一项观测型实验,科学家迪安·斯皮尔斯决定观察富人与穷人在购物行为上的差异。结果他发现,在商店里,穷人们往往会吃更多的零食,并进行更为冲动的购买行为。这似乎会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根据科学家的说法,穷人的生活方式通常更为有限,每天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和麻烦也更多。因此,他们抵御诱惑的意志力也相对较弱。而我们的意志力其实是需要休息的,在不断受到诱惑的冲击下,我们的意志力就会减弱。
5、条件反射定律实验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以其创造了条件反射学说而闻名世界。起初他通过喂狗吃肉,并在每次喂食期间摇铃铛来进行试验,然后,他在后期摇铃铛却不喂食时确认了狗会分泌唾液而确立了条件反射。这个实验已经让其名声大噪。然而,巴甫洛夫决定在人类身上进行这项实验,于是他决定在一些六到十五岁的流浪儿童身上进行实验。尽管这些实验对于无家可归者来说非常痛苦和令人不快,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乐意且同意了这些实验。因为实验之后,他们可以获得蔓越莓和巧克力。通过这些实验,巴甫洛夫人成功地证明了就条件反射而言,人类大脑与其他动物之间没有根本区别。不过这项实验一直饱受争议,毕竟是在人类儿童身上所进行的。
6、旁观者实验
这个实验确定和肯定了旁观者效应这个心理学理论。在实验的过程当中,一名演员在室内假装癫痫症发作,以观察周围人的情况。结果发现,室内的人越多,他获取帮助的可能性就越低。相反的是,在同一地点,当室内人数很少的时候,其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很高。这正是旁观者效应在起作用,当周围人很多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会认为,其他的人会给予帮助,伸出援手。而结果是,没有一人真正的帮上忙。
举报/反馈

集集屋

544万获赞 25.7万粉丝
有趣的科普知识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