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专注于不专业的电影解说小麦~
提起蝴蝶效应,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连锁反应。
简言之就是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够影响事物的发展。
它的提出者是美国数学与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罗伦兹
他曾说过一句非常出名的话: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个理论受到了不少悬疑和科幻题材的影视作品的青睐,很多人最开始想必也是在一些相关的影视作品中得知的这个理论。
那么今天小麦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部电影,正是有关蝴蝶效应的代表作品,那就是美国同名电影《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上映于2004年,对于编剧出身的埃里克·布雷斯J·麦凯伊·格鲁伯来说,《蝴蝶效应》是他们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影。
据悉,这部电影的构思时间长达7年,终于在2002年开始在温哥华的大街小巷拍摄而成。
事实证明,两人也没有辜负影迷的期望和自己的努力。
该片上映之后虽然没有荣获什么太高的奖项,但却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和评价,最终以5793万美元的票房收官。
《蝴蝶效应》
国内豆瓣至今还保持着8.8分的评分,位列Top250排行榜第79名
这对于悬疑题材电影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要知道被影迷奉为“神作”的《恐怖游轮》也只有8.4分而已。
随着《蝴蝶效应》的成功,新线电影公司还在2006年和2009年分别出品了该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只可惜换掉了导演和编剧,口碑和评价也一落千丈。
那么这部《蝴蝶效应》究竟何德何能取得如此之高的成绩呢?
《蝴蝶效应》
在此之前小麦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拥有回到过去的能力,会试图改变一些事情吗?
我想这样的能力是许多人都梦寐以求的,因为人生在世,谁人无憾?
我们总会为了过去的一些失误导致生活出现了差错,甚至偏离轨迹而悔恨不已。
小麦也经常会想:如果当初我选择了另外一条人生道路,现在又会是怎样的呢?
片中的主角伊万就拥有这样人人梦寐以求的能力。
《蝴蝶效应》
伊万在小的时候经历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损坏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
可怕的是,这些记忆就像消失了一般,依稀有些印象,却怎么也回想不起来。
在那些可怕记忆的折磨下,伊万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医生建议他将发生的事情以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下来。
偶然间,伊万发现自己可以通过阅读日记回到事情发生的那一天,于是他开始穿梭于过去和现在之间,不断修改自己的人生、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
可是,随着过去被不断修改,伊万现在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且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人生,他身边的朋友们也被波及,当伊万后悔不已之时,为时已晚。
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副已经摆好的多米诺骨牌,牵一发而动全身。
《蝴蝶效应》
从影片碎片化的交代中我们得知,伊万的父亲与他有着相同的能力,最后却被当成疯子关了起来。
当伊万前去探望父亲,询问该如何正确改变过去的时候,父亲却告诫他不要这样做。
临近结尾,伊万改变过去的行为也影响到了他的日记本,当他找到医生索要自己的日记的时候,医生告诉他根本就没有日记。
与当年他的父亲向医生索要影集,医生说根本就没有影集如出一辙。
父子俩拥有相同的能力,却也拥有了相同的命运。
《蝴蝶效应》
看到这儿,你还想拥有这样的能力,然后去肆意修改自己的人生吗?
我们常常会后悔自己做过的选择和犯下的错误,于是就会习惯性的说“如果我当初如何如何,现在就会如何如何”,诸如此类的话。
可结果真的会是想象中那样吗?知道了结局,就能够改变起因、修改结果吗?
伊万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见得,而且万万不可。
《蝴蝶效应》
这样一副用之不尽的后悔药,我想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
用它可以弥补一个过失、追回一个爱人、改变一个人生。
但已成定局的事情容不得反悔,自己的人生尚且这样,更不要提别人的人生了。
当你像个救世主一般去插手别人的人生之时才会发现,自己谁也拯救不了。
就像很多影视作品中,甚至很多学者都在强调的一样:如果你玩弄时间,时间也会玩弄你。
《蝴蝶效应》
在小麦看来,与其想着怎么去改变过去,倒不如安于现在。
路要往前走,人要向前看,如果一个人一直纠结着过去,只会让未来的人生更加一塌糊涂。
世间没有后悔药,深思熟虑做好每一个选择,不要让以后的自己更加后悔,才是王道。
《蝴蝶效应》
其实关于《蝴蝶效应》的结尾,两位导演安排了四个版本,真正用到的只有两个。
其一是正片最后伊万意识到一切变故的源头都是自己,于是他找到曾经的家庭电影,回到母亲即将生产下自己的那一刻,双手抓住脐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也是为什么影片前半段伊万的母亲说在生下伊万之前她经历了两次流产,而影片最后的独白中却变成了三次。
可想而知,伊万在这样的生死轮回中已经走过不止一次。
这样无止境的轮回,使得伊万始终是个没有生命线的人,或者说他始终不属于这个世界。
《蝴蝶效应》
其二则是剧场版的结局,伊万最后看到的家庭电影是第一次遇见凯勒的聚会,回到过去的伊万谩骂了凯勒,使得两人没有成为朋友,凯勒和汤米的监护权也被他们的母亲得到。
直到工作后的伊万在大街上偶遇凯勒,两人却没有相认。
这两版结局各有千秋,不过就个人而言,小麦还是比较喜欢正片的结局,因为剧场版的结局太具好莱坞风格。
《蝴蝶效应》
但不论是哪个结局,都是以悲剧收场。
也告诉了我们:不要试图去改变已成定局之事。
(本文由小麦撩电影原创,如需借鉴,请务必标识!)
举报/反馈

三月电影

20.2万获赞 1.7万粉丝
我不是电影解说我只是不专业的电影爱好者每个角色都可以是主角带你从配角视角重新领略每一部好电影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