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宁波6月11日消息(记者曹美丽 杜金明 宁波台记者周凌辉)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6月8日到12日,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行。本次博览会,不仅有中东欧17国的政府官员参会,更有6700多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尤其是境外企业,参展热情高涨,达到525家。面对中国敞开的大门,参与的官员和企业纷纷表示:开放的中国让世界受益,他们看好中国市场,更期待能跟中国开展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
这是斯洛伐克商人尤里第一次来到中国。两个月前,斯洛伐克确定参加升级后的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当他看到中国的客户对他的休闲蛋白零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时,他兴奋地告诉记者:“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发现了中国市场,现在也有了计划,要开始打开中国市场。”
尤里把这次机会归功于中国的开放,作为一个商人,他清醒地知道,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只有合作才能共赢。他说:“这种情况(中美贸易摩擦)对美国和中国来说都不是好事情。但对我们欧洲来说是个机会,因为现在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是打开的。”
捷克嘉酒业销售和市场经理蒂亚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她代理的捷克啤酒下个月就将正式在中国开卖。中国巨大的市场和消费潜力,让她倍感振奋。她不由地感慨道:一边是中国在全力打开大门,另一边是美国高举关税大棒,企图孤立于国际市场,这样其实对谁都不好。“我觉得他们(美国)害怕中国的发展,所以他们找到一个办法要排挤中国、打压中国。这个没有好处,对美国没有好处,对别的国家也没有好处,所以我觉得这个办法真的不好。”
今年4月12日,随着希腊作为正式成员加入到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原先的“16+1”变成了“17+1”,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希腊参展商带来了他们视为国宝级的特产——橄榄油和葡萄酒。希腊商人里昂克斯·康斯坦丁还为此在深圳注册成立了希品城贸易有限公司。他认为,他们的产品正好符合中国消费升级带来的巨大消费潜力。“中国的市场在不断成长,我们看到消费者在越来越成熟化。市场趋向于成熟化,消费者就倾向于寻找新鲜的东西,他们没有见到过的。希腊刚好也为这一点提供了新的想法。”
里昂克斯·康斯坦丁说,希腊成为“17+1”里的“17”其实只是个起点,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进来。“希腊不是最后一个,这个项目会持续进行,会有更多的国家参与进来。”
当然,中国的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不但让里昂克斯·康斯坦丁有机会开拓中国市场,更让他感同身受的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地持续深入,中国企业让希腊在交通设施、港口运输等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说:“我感受到最明显的是希腊城市内的变化,就是中国的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来到了希腊,在当地投资、建设,港口贸易尤其明显,进出口贸易明显增加。”
2018年,中国与中东欧17国贸易额已达9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相互投资保持稳步增长。商务部副部长、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俞建华对“17+1”合作充满期待。俞建华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都坚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17+1’合作必将成为跨区域开放合作的成功典范。”
中东欧17国也纷纷向中国敞开怀抱,抛出合作橄榄枝。比如立陶宛表示,该国正在进行交通设施升级,他们希望中国企业能参与进来;印度尼西亚正在推出全球海上支点战略,他们希望通过加大和中国的合作,更好地促进印度尼西亚的地区均衡发展。
走出去天地宽。青山控股集团在印尼投资超过80亿美元,解决了当地就业岗位3.5万个,他们对印尼经济社会作出的贡献,让企业赢得了尊重。董事局主席项光达认为,中国企业可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现更大机遇。“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机遇,未来的40年,伟大的机遇在哪里?我认为就在‘一带一路’。企业应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既能促进先进生产力和技术的交流,又能传播中国企业优秀的文化和企业家精神。”
开放的中国让世界受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企业在加快走出去、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时,已经多了一份从容。埃塞尔比亚东方工业园副总裁刘正华说出了中国企业的心声。他说:“你闹你的,我们走我们的。但是将来,美国还是需要走中国这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