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华 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李庆
农闲时节,在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冯光卜、毛清全等村民都会自发敲起复兴耍锣鼓,唱起瓦屋山山歌。“清早起来雾沉沉,误把树桩当成人。抱倒树桩亲个嘴,过后想起好笑人……”嘹亮的山歌和清脆的锣鼓声,仿佛能穿透山水,穿越时光,带人回望2200年前。
洪雅复兴耍锣鼓,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殊不知,这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竟然诞生于2200年前,而且和远在长江中下游的古楚国有着很深的渊源。
时光回溯到2200多年前,秦灭楚,一批楚国贵族后裔被流放到瓦屋山下。
据清嘉庆年《洪雅县志》记载:秦始皇灭楚国后,设置严道县(严道故城即今日复兴村的大田坝),徙楚王之族居此。楚人失去了家乡,为了复出,将居住的村落取名为“复兴”;河流命名为“王河”,以明不忘复兴楚国之志。
瓦屋山
由于生活艰辛,他们用铜块打造铜器来敲打、以说唱其亡国离家的悲愤与怀念。这也引起了居住在此的羌人共鸣。特殊的历史境遇和生存状况,使原来远隔千山万水的楚韵与羌风在此融合,孕育出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并世代相传。
在复兴村,和山歌一道被人们称作楚羌文化“活化石”的还有“复兴耍锣鼓”(又称“复兴响器”)。出生于1934年的冯光卜是复兴耍锣鼓代表性传承人,1980年开始参与民间组织的复兴耍锣鼓表演活动。
复兴村
随着风光卜手指头的快速伸缩和鼓锤的轻重缓急声,取材于当地动物之音、山水之韵的《白鱼子上滩》响起。据说,此曲在王河边演奏时,曾出现鱼儿听到“铛车、铛车”的声响,其尾巴随节拍摇摆,最后竟游上了沙滩的奇事。
据冯光卜介绍,复兴耍锣鼓的打法与全国各地的锣鼓打法不同,开始时,以帽子(即过门调子)开头,其帽子贯穿整个打击乐之中,即每打一个牌子结束后又以帽子开始,才能接着打出第二个牌子。而总指挥是鼓师,其余锣、钵、马锣在打击时,都要看鼓师的手势,击锤所表示的点子(即用指头)鼓锤而做出相应的反映。
冯光卜表示,复兴村耍锣鼓技艺复杂,要想学会鼓、锣、钵等多门技艺实在不易。多年来,冯光卜苦练技艺,刻苦钻研创新,除对以前师祖、师父、遗留下来的各种耍锣鼓曲牌之外,冯光卜还在现存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收集和完善锣鼓曲牌50多个,主要代表作有《白鱼子上滩》、《佛坐子》、《红秀全》、《猪搭嘴》、《青板》等。
但即便如如此,目前很多老曲牌仍然濒危失传。现在。冯光卜和其他几位耍锣鼓的好友们一道,还在积极开展耍锣鼓的传承活动,培养传承人,希望能将这项流传千年的古老技艺传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