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自自闭症儿童的绘画募捐项目——小朋友画廊,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引发了随手捐的热潮,随后冰桶挑战、平台众筹模式多种多样……今天,不断成熟的微公益模式已经更方便和理性,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指尖公益正在成为潮流;日捐、月捐、零钱捐、一对一捐、企业配捐等形式新颖的捐款种类方兴未艾;行走捐、阅读捐、积分捐、消费捐、虚拟游戏捐等创新方式层出不穷。
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如今正走在行稳致远的路上,这一切更多地发生在互联网公益领域。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表示,互联网公益慈善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实惠,互联网上开展的公益慈善项目80%以上服务于扶贫济困,80%以上服务于基层群众。中国“互联网+公益慈善”正日益深度融合,形成了鲜活的“中国样本”,并不断走向世界。
升级后的互联网公益怎么走?业内人士告诉《工人日报》记者,用理性发展代替情绪的表达,将规则完善起来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打开另一扇窗
5月20日,支付宝在北京以话剧的形式展现了其创办5276天始终在做的一件事——建立信任。话剧利用几个真实的故事来解读支付宝在发展各个阶段推动的进步和解决的问题。
其中一对父女的故事感人至深。因为代沟,内蒙古女孩张培新平时和父亲交流很少,直到他的父亲张喜旺成为支付宝蚂蚁森林48号林种植人,父女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张培新是蚂蚁森林的用户之一,她在线上种成了属于自己的梭梭树,她跟身边的朋友都在玩蚂蚁森林。所以,交流蚂蚁森林种树信息让父女俩有了更多的交流话题和时间,有时候,张培新也会和朋友们讲讲库布其沙漠里,自己父亲怎么种树,这也让她自豪。
就这样,相隔两千里,张喜旺在库布其守护着蚂蚁森林的沙柳,张培新则在手机里的蚂蚁森林积攒能量,也守护着地球。父女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也能够互相理解和信任对方。
“那一刻,我和父亲多年的代沟和误解,全都化解了。”内蒙古女孩张培新泣不成声,她缓缓走向站在幕布后的父亲,隔着幕布,与父亲的手合在一起,最后拥抱在一起,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通过“蚂蚁森林”项目,用户在使用支付宝进行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煤气费,网上缴纳罚单等行为,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就可以在支付宝“蚂蚁森林”上收取“绿色能量”,这些能量所浇灌的虚拟树也会随之长大,积累满17.93kg“绿色能量”,这棵虚拟树就养成了,每养成这样一棵树,支付宝就会和公益组织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种下一棵真正的树。
蚂蚁金服副总裁陈亮表示:“支付宝已在荒漠化地区种下了超亿棵树。截至2018年底,支付宝利用平台和公益的力量,为社会直接创造了440万个就业岗位。”
这一互联网公益项目只是众多创新模式中的一例,利用产品的社交优势,一方面,腾讯将公益场景拓展到人们的朋友圈和熟人社交关系网络,形成独特的社交公益模式,由此诞生了“一起捐”的社交公益潮流。另一方面,腾讯发动内部上百款产品,将公益融入日常的行走、阅读、消费、游戏等高频场景,构建覆盖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公益”圈层。用户通过微信运动和手Q运动,可以每天将自己积累的步数捐出,由企业和慈善组织为公益项目进行捐款。截至2019年4月17日,腾讯公益的运动捐步活动参与总人次接近8.66亿,募集善款超过9.44亿元。
从萌芽到不断成熟,移动互联网为公益打开另一扇窗,甚至已逐步成为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去“情绪”的理性公益
互联网公益平台一个项目就动辄亿元级的捐赠量,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不缺乏向善的力量,重要的是确保这份信任被呵护,公益模式需更安全透明。
过去10年,互联网技术和社交的力量带动了“指尖公益”的普及:大众参与公益的方式愈发多元、主动性也与日俱增。但另一边,公益生态的专业度仍有待提升,个别公益因项目信息失真或过度夸大而导致的信任“黑匣子”事件,更破坏了用户的信任。
因此更加透明、更加理性的公益成为升级后的互联网公益的努力方向。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表示,基于个体情绪的冲动型行善,往往流于一时或一事的付出,很难持久。一时的激情感召后,捐赠者能否理性审视并认同自己从公益行为中获得的共鸣,决定了是否会将一次性的行为转化为持久的习惯。
相比之下,理性思考后的捐款决策,则是最大化去掉“情绪”因素,倡导用户捐款是基于对项目的了解和信赖,而不是一时感性冲动。
理性公益不仅在于用户观念转变,更在于公益机构对募捐心态的成熟,需要更多鼓励机构加强募捐后的项目管理和信息披露能力。
民政部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各互联网公募平台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强化信息公开、在线投诉举报功能,尝试了区块链、“冷静器”、财务披露组件等一系列技术和管理创新。民政部也将持续贯彻落实《慈善法》及相关规章制度、行业标准,加强平台规范建设,以实现行业更健康、更持久的发展。
创新不是变戏法
2017年,腾讯“99公益日”在3天内创下了13亿元善款募捐总额的新纪录,但这场盛宴随即被“套捐”蒙上了阴影。
当年上线首日,捐赠人数就超过了538万,捐赠金额超过3.15亿元。随后,网络上爆出有多家基金会的项目组织用账号操作多次小额捐赠,其中一个账号前后两次操作仅隔3秒,公益机构涉嫌“套捐”以获得腾讯公益提供的配捐额,令公众大跌眼镜。
据了解,一些公益机构通常会采用“捐赠志愿者刷单”“机器人刷单”“挪款套捐”“贷款套捐”等方式来套取配捐额。其中,“捐赠志愿者刷单”是圈内极为流行的“套捐”模式,也是各种“套捐”的基础。通常,参与“99公益日”的公益机构负责人会在活动开始前,动用个人资源从捐赠人手里提前拿到一笔资金,再将其化整为零地派给公益机构员工的亲友和大学生,以便在“99公益日”活动当天将这些钱分批捐给指定的公益项目,以此法套得腾讯公益及企业的爱心配捐。
对此,腾讯基金会宣布联合安全部门和第三方展开调查。一个月后,平台公布调查结果显示,在“99公益日”期间,捐款存在异常的个人账户达2.5万个,所获配捐为近400万元,占配捐时段总配捐金额的1.26%。随后,腾讯通过科技手段这一行为进行了限制。
目前,一些编织虚假悲惨故事博取同情,隐匿真实经济情况,甚至出现“美女支教”谎言套路骗取受害人钱财的事也屡见不鲜。这充分说明,在互联网公益创新过程中严格把关监管势在必行。
业内人士表示,公众参与公益渠道少,缺乏防骗意识,公众不追问公益信息的真实性自然让诈捐者有机可乘。互联网公益作为一种新业态,某种程度存在监管责任主体不清晰、监管体制不健全和监管规则不完善等问题,没有对互联网公益客观存在的不法诈捐行为筑牢制度篱笆。故此,完善监管,也就成了根治互联网公益诈捐顽症的一道必答题。
对此,詹成付强调,公益慈善创新不是玩变戏法,而是需要在守正基础上创新,在厚德基础上创新,在尊重法律基础上创新。
举报/反馈

工人日报

155万获赞 13.1万粉丝
面向企业,面向工会,为亿万职工服务。
工人日报社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