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5月30日消息(记者刘柏煊)“一带一路”上的人力资源交流和技能交流正在持续进行。在重庆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共吸引了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698名人员参与。各国选手在赛场上同台竞技,相互学习。而在赛场之外,技术标准如何实现共享、高技能人才如何服务于产业发展等话题成为关注焦点。
“助行器握好,痪肢先行,健肢跟上。很好,我们再来一次……”“责任护士”正在手把手地指导“患者”使用助行器进行康复训练。不过,这不是某间医院中的场景,而是“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的比赛现场。不断跳动的倒计时器、裁判们专注的评判目光……与健康和社会照护相关的专业技能都会在这里接受严格的考验。
那么,护理水平的高低要如何衡量?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副裁判长杨艳告诉记者,比赛会模拟多个真实生活中的场景,主要从下面几个维度对选手进行打分。“我们严格按照世界技能大赛的标准,主要考察选手在护理过程中的计划性、管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等,同时把对专业性考察融到评分表中,比如如何帮助病人在床上运动、防止血栓等。”
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包括健康和社会照护、电子技术、汽车技术等在内的18个项目进行了激烈角逐。如何通过比赛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带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现场各国裁判和选手关注的焦点。
在美容项目中国裁判王芃看来,不少企业想要提高技术标准,但苦于没有学习的平台。技能大赛是技术标准的互学互鉴,把行业里“最好的标准都摆在面前”。她说:“很多企业现在都回归到技术为本、服务为本的宗旨上,大家都非常注重技术提高,但是找不到途径。像‘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这么大型的赛事,世界各国都把自己的技术标准拿过来交流,这样的机会很难得。所以这个比赛最大的意义是了解标准、学习标准、并应用标准。”
信息网络布线项目新加坡裁判陈勉元认为,技能大赛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对新加坡的信息网络行业来说,是技术标准的输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长,我们会把这些标准带回国内,提高我们的水平和技能。”他说。
烘焙项目马来西亚选手官健尔说:“技能大赛在行业内部树立了一个技术标准。比如韩国、中国的这些选手,看得出他们在自己国家的烘焙业已经走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所以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中国裁判梅建国认为,技术标准会随着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不断调整完善,不断转化为技能人才的培养标准。因此,技能大赛还是技能人才的培养“助推器”,产业发展终究需要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支撑。“从我们的一线技术人员到管理人员再到专家,如何培养高精尖人才需要进一步探索。有了人才的培养,才能进一步推动我们产业的发展。”他说。
业内观点指出,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占劳动者的比率正在稳步提升,随着专业培训体系以及激励制度陆续跟上,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图为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比赛现场(央广记者 刘柏煊 摄)
图为信息网络布线项目比赛现场(央广记者 刘柏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