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西方美术史的美术爱好者应该都知道洛可可风格,它是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流行于法国贵族之间,是在巴洛克装饰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装饰艺术风格。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曾风靡欧洲。
今日多艺堂要为大家讲述一位18世纪将洛可可风格发挥到极致的法国画家--弗朗索瓦·布歇(1703-1770)。历史上的今天,即在1770年5月30日布歇逝世,安葬在圣日耳曼洛克塞洛瓦圣堂。他生前是一位极具争议的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曾任法国美术院院长、皇家首席画师。出版过《千姿百态》画册,还靠想象描绘过我们中国,如《中国皇帝上朝》、《中国捕鱼风光》、《中国花园》和《中国集市》这四件油画都是他的杰作。
他为何有争议,要从他的出身讲起。布歇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一个图案画家。自少年时代受父亲的教育,是个极其早熟的人,20岁时就获得了美术院展览会的一等奖,故有些自傲。后来他去意大利留学了四年,画技越来越高,回到巴黎之后,声名鹊起,倍受当时贵妇人的喜欢,混迹于贵妇人沙龙。要知道路易王朝的贵妇人沙龙都是上层人士,能受到款待那是无上光荣的事。
不久他的艺术才能被路易十五的情人蓬帕杜夫人所赏识,画了几幅她的肖像画。蓬帕杜夫人是路易王朝第一美人,而且是才女。布歇还为这个奢侈享乐的美女设计服装和装饰品,布歇设计的图案成为当时出入宫廷的贵妇人们所标榜和追崇。这也让布歇更加狂傲,目空一切,他狂称:“米开朗基罗奇形怪状,拉斐尔死死板板,卡拉瓦乔漆黑一团。”
在绘画上,他只对17世纪牧歌情调的艺术感兴趣。当他走进王宫时发现贵族们不喜欢上帝而更宠爱希腊神话中的爱情故事,于是竭力去迎合他们,不厌其烦地去描绘战神马尔斯与爱神维纳斯调情,赫拉克勒斯与翁法勒的拥抱,以及女神出浴、美人化妆之类的题材。这类情爱的情节及白哲粉嫩的女子裸体被描绘得精致入微,如梦如幻,令王公贵族倾倒。62岁时,他也如愿以偿地获得了美术院院士的头行、晋升为教授。
同时他也遭到了同时代文艺批评家狄德罗的尖锐抨击,说他只是贵族们的“宠儿”,靠着溜须拍马上位。其实画作庸俗不堪,强调情欲,人品不好只知道和妓女厮混,画作中的“仙女”皆源自妓女形象。但法国绘画史对他的评价是:“他是西方美术史承上启下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为色彩家和表现光的画家,亦位于最伟大的大师之列”。看他的画,你会怎么评价他呢?
举报/反馈

多艺堂传播

15.4万获赞 2.1万粉丝
解读文化艺术、分享广告知识及潮流资讯
苏州多艺堂文化传播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