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霞编辑|沈霄戈
5月28日,一年一度的菜鸟全球智慧物流峰会在杭州举行。“第一届峰会名字还没这么高大上,当时叫物流江湖大会。我们邀请发出去,出乎意料来了几百人,把当时西溪园区小报告厅挤得很满。”菜鸟总裁万霖在峰会现场回忆,“说起来大家可能会笑,我们当时第一反应是糟了,今天准备的盒饭不够了”。
快递公司最早多由家人、同乡一起白手起家,都来自桐庐的“通达系”被称为“桐庐帮”,加之加盟商体系、市场竞争激烈,惯有“快递江湖”说法。而时至2019年的峰会,各家物流企业悉数到场切磋新科技、探讨行业前景,确实是一场“江湖盛会”。
圆通快递董事局主席喻渭蛟、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韵达快递董事长聂腾云、百世集团董事长周韶宁,与菜鸟副总裁史苗峰会同台畅谈“数字化——中国快递再出发”议题。台下,撑起快递行业大半边天的“通达系”与阿里、菜鸟更是关系紧密。
继投资百世、圆通、中通之后,两个月前阿里斥资46.6亿元入股申通。在国内市场份额最高的五家快递公司中,已有四家快递公司正式投入阿里怀抱。阿里真想靠“砸钱”一统快递江湖吗?
如果只用“砸钱”,阿里投资1000亿给子公司菜鸟,早就打造出一个一流物流企业了。然而,从一开始就承诺“不自建物流”的马云,却要让菜鸟把钱都花出去。要和快递公司一起把物流成本从占GDP15%降到5%以下,搭建一张智能高效的物流网络,才是阿里和菜鸟最大的野心。
参与过投资中通快递的红衫资本合伙人郭山汕曾说,“物流就是一个江湖,要有江湖气质才能看懂这个行业。”而阿里想在快递行业有所作为,就必须读懂这个江湖。
不同于京东、顺丰自有物流发展路径,菜鸟要结网、要在各自白手起家的快递企业建立联盟,着眼更大格局的同时,挑战也在所难免。
“江湖”渊源
申通快递总经理陈向阳就评价说,“阿里是一家非常有江湖气的企业。”
陈向阳曾在申通快递担任了七年副总裁,后来去天天快递担任常务副总裁,期间与阿里接触多年。他于今年4月再度回归申通,这位快递“老兵”希望,曾经的行业老大、如今“通达系”里落后的申通有翻盘机会。此次申通与阿里股权合作,他也寄予很多期待。
陈向阳所说“讲江湖义气”,要追溯起阿里与申通最早2007年的合作。
2006年,圆通快递成了最早和阿里达成物流合作的民营快递公司。但陈向阳则透露了背后一段小插曲。淘宝内部负责人最先是来申通总部寻求合作,没想到被当时的董事长助理骂走了:“淘宝网算什么,我们不合作。”后来,圆通快递抢了先机。
那时淘宝网还处于起步阶段,盈利模式不明确,仍在亏损。快递多以商务件而不是现在的电商小件为主,申通快递是行业“老大哥”,日均业务量约为圆通的十多倍。
据陈向阳回忆,在国家邮政局2006年底举办的一次会议上,他首次接触到电子商务件这个新名词,当时美国、日本当时快递业中,电子商务件已占比很高。他察觉到这将是行业趋势,回到总部和其他申通高管一研究,决心主动找淘宝网合作。
2007年,淘宝已经把仓储物流作为电子商务重要一环独立运营。陈向阳一行找到了淘宝在杭州文一路的办公室,由淘宝高层接待,这次商谈很顺利。双方系统对接成功那天,陈向阳买了很多黄酒送到杭州表示庆贺。
至此,申通快递成为了最早与淘宝进行物流线上系统对接的快递,首次实现了物流详情共享。消费者不用登陆快递公司官网,在淘宝上就可以看到物流状态。
经过十多年,阿里早就成长为国内互联网巨头,而申通快递却从行业老大的位置上落了下来。陈向阳向界面新闻描述,“阿里说,在淘宝网发展中,申通做了很大贡献。阿里某种程度上应该帮申通,这就是阿里的义气。”
电子面单的蝴蝶效应
“这么多年,最起码三通一达、百世跟菜鸟已经建立起一种信任的关系。”陈向阳说。
这种信任关系,建立在过去十多年来阿里与“通达系”快递的互相成就的基础上。
2008年3月26日,中通快递与淘宝线上系统打通,开始全网承接淘宝业务,第一天就带来近4000票件量。成立较晚的中通,当时一年的业务量才接近10万票。如今,中通快递日均快递业务量已经突破3000万票。中通快递的业务量成长轨迹,只是大多数民营快递企业的缩影。
直到2013年5月,阿里牵头成立菜鸟。马云当时就表态:“阿里永远不做快递,菜鸟网络的‘智能骨干网’建起来后,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
不抢快递公司生意,那菜鸟做什么?作为重要合作伙伴的快递公司高管们,也直言一度看不懂菜鸟,抱有观察的心态。
菜鸟的内部员工对界面新闻透露,公司成立之初也曾有迷茫期,直到一张电子面单开启了为快递公司“赋能”的战略定位。
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在2006年-2015年期间,我国快递业务量复合增速达40%,业务量增长近20倍。国内快递企业之所以能应对每年包裹数量的高速增长,电子面单在快递行业普及发挥了关键作用。
过去,快递公司最难找的就是抄码员,抄码员需要识别传统手写面单的数字,并且靠记忆数字编码代表的投递地区进行分拣。显然当快递数量增长到一定量级,抄码分拣方式也遇到了瓶颈。
电子面单率先在国外运用多年,可以靠机器识别三段码、四段码,节约时间、减少误差,推动了快递行业包裹数字化,为后来实现快递自动分拨、智能物流打下了基础。
国内快递企业中,顺丰率先展开电子面单研发,而“通达系”的电子面单推行却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中通快递技术副总裁朱晶熙回忆,早在2013年,中通快递开始尝试自己做电子面单。但当时,电子面单行业标准不统一,大大小小的ISV(物流服务的软件服务商)水平良莠不齐,试验很久,实际普及率不到10%。
这时,菜鸟基于自身的技术和资源整合能力,决定推出统一的电子面单。于2014年5月联合14家主流快递公司推出了标准化的公共电子面单平台,向商家开放免费申请接入。
一开始快递公司响应了,在实际推进中,却迟迟没什么实质性进展。当时菜鸟董事长童文红也不明白,统一电子面单会带来的前景已经受到了认可,症结在哪里?于是,童文红邀请几位快递公司老板一起来杭州喝茶。直到其中一位快递公司老板坦率地问:“统一电子面单后,主导权在谁手里?”经过一番坦诚交流,才消除了疑虑。
“如果没有菜鸟,电子面单即使出现,也会很乱。而且每一家公司都会很痛苦,因为要接很多接口和平台。”中通快递集团常务副总裁赖建法对界面新闻评价道。一晃五年过去了,电子面单不仅成为标配,它在各大快递公司应用深化的程度,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快递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中通积极响应了菜鸟,董事长赖梅松大力督促,推出了内部让利政策,半年时间其电子面单普及率从不到10%升至90%,领跑其他快递公司。朱晶熙认为,当时中通快递得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迅速抢占市场,电子面单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2013年之前没有电子面单,觉得顺丰离我们很远,我们是没有办法达到它的水平。”朱晶熙还表示,如今中通电子面单普及程度在99%以上,甚至超过了顺丰。
在刚结束的智慧物流峰会上,阿里巴巴CEO、菜鸟董事长张勇首次公开了一个数据:去年中国500个亿包裹中,有300多亿个包裹使用了菜鸟电子面单。
过去五年来,中通也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包括在与菜鸟技术合作上也持更开放积极的态度。中通董事长赖梅松对内部强调说,中通对科技的投入只增不减,上不封顶。他曾公开表示,“未来快递业不是单打独斗,是整个生态链上的竞争。”
云锋基金董事经理平怡回忆七、八年前刚接触物流,赖梅松和她见面就把中转费多少这些数字写在小纸条上,“这数据的真实性、未来的的可复制性、预测怎么做?”,她当时心里很郁闷。而现在,她亲眼看到中通的IT部门已经从原来几个人发展到几百人的团队,数字化发展非常快。
“吃到科技甜头”的中通开始逆袭之路,不仅业务单量领跑行业第一,对标顺丰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对比2017年-2018年的企业净利润,中通快递实现调整后净利润从31.6亿元增长至42.01亿元,顺丰控股归母净利润从47.71亿元降至45.56亿元。
联盟与竞争
2016年是民营快递公司集体上市年,同年菜鸟牵头与三通一达、百世等中国主要快递公司成立了菜鸟联盟。
2017年末,马云携菜鸟联盟主要成员联合发表“桐庐宣言”,此后菜鸟联盟每月定期一次中高层碰头会。尽管不产生实际决策,但却成为了“通达系”之间,难得的一个沟通渠道。
今年5月菜鸟联盟最新的一次会议,探讨的议题就和快递生态相关。随着二、三线快递的出局,今年头部快递企业之间的市场争夺战愈演愈烈。
市场份额第一的中通提出“全年业务量增速超出行业平均增速至少15个百分点”;韵达快递则在去年取得“通达系”业务量增速最高的好成绩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至于过去几年步伐稍慢的圆通、申通快递,都在高层管理人事上进行了重大调整:陈向阳出任申通快递总经理,潘水苗出任圆通速递总裁,均被寄予带企业逆风翻盘的厚望。
后来者如何居上?当看到百世、圆通、中通相继与阿里先后展开股权合作,市场份额排在第五的申通再也无法拒绝阿里抛下的“橄榄枝”。
回归申通头一个月,陈向阳忙于调整内部结构、数据改革,其中与菜鸟的合作也是突破点。继3月11日宣布阿里入股申通快递后,紧接着3月26日申通宣布和菜鸟签署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信息系统进一步深化和对接、全链路数字化升级、国内国际供应链业务、末端网络优化等方面展开业务合作。
陈向阳认为,菜鸟正在帮助解决快递公司最头疼的问题。以菜鸟驿站为例,它的出现解决了快递公司在中心城区、居民区末端派件难的问题。在昆山,一家手机代工厂的5万工人,因为工人一天三班倒,取件不方便,包裹只能摆地摊,效率低,且不方便。而菜鸟和快递公司合作的菜鸟驿站,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事实上,共同做事、解决问题,也是几家快递公司考虑接受阿里入股,进行深层次合作的重要基石。
回忆去年接受阿里投资时,赖梅松说:“阿里和中通是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过去双方互相了解,具有信任基础。投资的目的是探索新物流的发展,共同推进行业数字化升级。阿里有技术、数字化优势,我们快递公司有场景。”
随着合作深入,会不会真如外界一些猜测所言,“阿里菜鸟是大脑,快递公司沦为阿里四肢”?
“我的观点是自己要先生存下来,再考虑未来。”对此,陈向阳对界面新闻大方回应,“以申通举例,我技术落后,肯定要找家技术强大的公司帮助。至于未来影响独立性的问题,菜鸟也没有不让我们独立。”
或许,其他“通达系”快递公司也有类似考虑,与其担忧菜鸟未来强大可能的影响,不如借助其强大的技术背景,一起把蛋糕做大,在新一轮行业竞争中跑赢对手。
在峰会现场,喻渭蛟透露,阿里投资其他两家快递公司时还征求了他的意见。
陈德军用三个比喻来谈阿里的投资:“傍大款”,指和阿里这样的巨头合作;“穿小鞋”,指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更好发展;“戴绿帽”,指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赖梅松认为,数字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降本增效;最后100米的关键在于“共配共享、开放赋能”。
新物流,新机遇
来自阿里系电商业务,是菜鸟与“通达系”过去建立信任的重要基础。然而,新的考验出现了。
数据显示,在通达系快递公司中,来自阿里系平台的包裹数量占比正在下滑,拼多多、京东以及其他电商平台的订单占比在增长。
另一方面,变化来自于菜鸟自身。今年是菜鸟成立的第六年,它结点成网的步伐正在加速。
除了投资快递公司,在阿里系的大物流投资版图中,还有供应链、末端、大件物流、即时配送、同城货运、跨境物流等多个领域,范围已经延申至海外物流企业。
过去,菜鸟业务战略一直聚焦在快递、仓配、国际、农村以及城市末端在内的五张网络。从去年开始,菜鸟把战略更进一步聚焦为“一横两纵”,一横是指建设整个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两纵:一个是搭建面向未来的、基于新零售的智慧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另一纵就是打造一张全球化的物流网络。
现阶段,通达系更多是和菜鸟在“一横”展开深入合作。那么,在其他两大战略中,又如何寻找新的机会?
近期,菜鸟将此前投资的多个区域性的落地配公司整合,推出统一的丹鸟物流品牌,基于菜鸟打造的智慧供应链体系,为天猫超市、电视购物、生鲜食品等提供本地化的城市配送服务,目前可以在1500多个区县实现当日达、次日达。
这是承诺不做快递的阿里改主意了吗?据菜鸟内部人士透露,这一部分业务与传统的快递业务模式上存在差异,更多的是对标京东物流的仓配服务,做的是传统快递公司不愿做的、难度更高的业务,更多地用于重塑电商用户对阿里系物流服务的感知。
而菜鸟推出的菜鸟裹裹业务,正在给快递公司带来更多的业务空间。菜鸟裹裹做逆向物流,现在主要是解决退货问题。
菜鸟裹裹业务,可以提高快递员的揽件量,而这部分散件的价格又高于电商件,有利于增加快递员收入,缓解快递网点的生存压力。在今年5月27日的菜鸟智能物流峰会合作伙伴之夜上,菜鸟总裁分享了“00后”百世快递小哥王修宾用菜鸟裹裹接单的案例。王修宾一天能取150单以上,和辖区大部分居民成了朋友,成为月入万元的“单王”,也是父母妹妹一家人的顶梁柱。
至于全球化网络,菜鸟国际CEO赵剑介绍,菜鸟和这些上市快递公司有部分合作,例如,和圆通在香港eHub(数字贸易中枢)上有深度合作。但基于“通达系”目前在海外资源和业务开展有限,主要还是和当地物流企业合作。
就在2019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总裁万霖公布了菜鸟的数字化三年目标,未来三年要与快递行业共同创造500亿元增量价值。具体包括:菜鸟裹裹业务方面,和快递业一起每年为超过10亿人次提供全新寄件服务;菜鸟驿站方面,和快递行业共建10万个社区级站点;菜鸟IoT技术方面,和快递行业共同连接智能物流终端1亿个。
陈向阳毫不掩饰他对新物流的看好,他瞄准的下一步深入合作,是阿里和菜鸟不断推出一些新业务场景,诸如新零售、菜鸟裹裹、海淘仓、跨境业务等,这些业务对申通这样的快递公司而言,是具有希望的增量市场,是未来。“如果说没有资本合作,你能不能获得新业务试水的门票?”
圆通董事会主席喻渭蛟在峰会现场提到,尽管包括圆通在内的通达系已经做到快递行业市场占有率80%以上,但从另外数据看,在整个物流市场,对比国际快递巨头占比还很小,未来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共同做。
举报/反馈

界面新闻

2973万获赞 350.9万粉丝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界面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