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每次到了周末,孩子的活动多,任务多。
该怎样在杂乱无章的事情中理出头绪,让孩子有条不紊地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呢?
这篇清单将为你解答。
1. “时间观念”,按照三分法来分,可分为自然时间、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自然时间的核心是钟表时间,是客观的;心理时间的核心则是体验时间,是主观的。我们所谓的培养时间观念,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培养孩子对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的感觉。
2. 大多数孩子对于时间并没有多大概念,因此也很少有充分利用时间的紧迫感。所以,父母可以从孩子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教孩子认识时间。日常学习中也可以利用钟表、计时器等,用完成具体事件的经历来体验时间的长度,帮助孩子建立明确的时间意识。
3. 周末是一周中最为放松休息的时刻,需注意劳逸结合。一切休闲得建立在孩子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上,家长可以适当的给孩子以承诺,比如必须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才可以去干其他事情,要不然其它条件就免谈,保持一天学习2~6小时最佳。
4. 周末时间也是家长引导教育孩子培养好好生活的能力的有效时机。利用周末时间让孩子学会勤劳自立,养成做家务的良好习惯。避免让他们潜意识认为干活是大人的事情,一旦养成懒惰的坏习惯,将会伴随他们一生,有害而无益。
5. 孩子自身也可利用周末锻炼管理自己休闲时间的能力。比如和邻居家孩子一起玩游戏,最好不要让他们跑远了,最好有大人守护,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加孩子孩子的交往能力,还有助于锻炼身体,使孩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6. 带着孩子去看望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为他们做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的周末孩子才显得更有价值。尊老爱幼的亲身实践比书本老师教育的效果更好。
7. 在休闲时间里也需有危机意识,注重孩子的长期投资。如果孩子时间充足,可以考虑给孩子报个辅导班,不仅可以使孩子兴趣怏然,陶冶孩子的情操,还使孩子更加自信,有一技之长。
8. 管理孩子周末时间,家长的陪伴与引导必不可少。找个周末,提前和孩子一起商量,把他爱玩的和对他有益的游戏写下来,让孩子像点菜一样,挑喜欢的做。一方面可以让亲子时间不至于无事可做,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体验到自己做主、自己做计划的感觉。
9. 规划出专门的陪伴时间段以培养专注的孩子。家长工作的时间段忙工作,专门留给孩子的时间段就专心陪孩子。时间不用很长,10分钟、半小时都可以。但在这段时间,要扔掉手机、离开电脑,全心全意认认真真听孩子指挥,按照孩子希望的玩法去配合,在这段时间专注地享受亲子时光。
10. 周末时间分块,主要分为学习模块和生活模块,根据不同的模块,设置相应的目标与任务。与孩子协商列出任务清单,根据目标将任务进行排序,划分出轻重缓急,让孩子执行起来更具有方向性。
11. 制定周末任务目标需要遵循具体化、可行性、相关性、及时性、可衡量的原则,实现目标后让孩子看见自己进步之处,有付出有收获,孩子才能信心满满面对下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