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焦旭坤
钱江晚报记者 郑琳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婉转悠扬的曲调穿透炎热夏日浙财校园空旷的走廊,不急躁、不笨重,清扬风雅,吸引过路的学生驻足停留。
“哇这是谁呀,神仙姐姐吧!”2016级信计班的王倩俏趴在教室正门的窗口,点着脚尖使劲往里面探去,只见教室中央身着戏服的女子随着曲调节奏展现出细腻的动作,久违的中国古典之美,暗香涌动,美得令人惊异。一问才知,这是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毋丹老师在排练昆曲节目。作为校内非遗文化传播名师,毋丹老师曾获“牡丹亭”杯首届国际昆曲曲友大赛铜奖,有扎实的戏曲理论功底和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戏曲,主持过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中国古代戏曲格律与音乐研究”、教育部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现存戏曲工尺谱著录与研究”等工作,现主要从事《古代戏曲鉴赏》、《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的教学。被风格诗意、饱含文人气质的昆曲所吸引,被柔美的声腔、优美的身段所打动,毋丹老师于研一时便在浙大参加了曲社,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唱昆曲。谈到昆曲对自己的影响时,毋丹老师打趣地说道:“昆曲不仅让我结交到许多朋友,还锻炼了我的肺活量。”平时,毋丹老师常常会和朋友一起参加昆曲表演,作为学校戏剧社的指导老师,她也经常到幕后指导、帮助学生。
“作为一个平日只听流行歌曲的追星族,我也是第一次想要去欣赏一下昆曲的魅力。毋丹老师的教学能让我体会到传统文化不一样的韵味,给我新鲜独特的感受。”选修过毋丹老师戏曲课程的刘子彤同学兴奋地说道:“毋丹老师会在课上鼓励我们尝试唱昆曲,随后给与我们唱法和腔调上的建议。”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广大青年的加入,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便是戏曲鉴赏课的一大难题。对此,毋丹老师也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我一直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才会有动力去了解,才会去喜欢上,并为之努力。”毋丹老师会在课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仅仅是念文本、放录像,更多时候还会将鲜活的戏曲带到课堂上,从文本分析到人物分析再到戏剧的编排,她总是会讲解的很详细。有时,毋丹老师也会亲自表演一段昆曲,引得同学们声声赞叹。“我希望教给同学们更多的是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有兴趣地去阅读。”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毋丹老师一直坚持要和学生以朋友的关系相处,平易近人也是同学们对毋丹老师最多的评价。在课堂上,毋丹是一位教学严谨的老师,课堂下,便化身成大姐姐,和学生们一起分享讨论昆曲的身段腔调。“我更希望和学生像朋友一样,教学相长。我只是在一些专业知识上储备多一些,但在某些方面同学们做的比我好,我更希望是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谈及当今时代戏曲的传承,毋丹老师说到:“戏曲本来就是一种小众的东西,对于它难以吸引年轻人的问题我并不是很悲观。我看到的是有许多年轻人喜爱戏曲,有一些东西到现在还能打动人,必定是有它的真谛所在。现在我带的学生很喜欢戏曲,对此我十分开心的。我希望能从更多方面来让他们认识戏曲,因为以前的戏曲课更多的是偏文本研读,我们这门课除了文本研读还有声腔的教学,日后我还会给他们上一次戏曲造型的体验课,更大程度上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举报/反馈

钱江晚报

1546万获赞 113.5万粉丝
30年一贯靠谱!新闻快、资讯多、服务全!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