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个爱狡辩的中学生!
今天学校里发生一件事:学生轩奇把啤酒带到学校,上课时和同学一起喝,还被老师发现。
这个事情,当然是要处理的。
但这个学生有个特点,不管什么事情,首先就是狡辩,狡辩不了就撒谎。
问,“喝酒了没?”“没喝!”“同学都看见了!”狡辩,“真没喝!”问,“满口酒味还说没喝?”“就喝了一点点!”问他话就像挤牙膏一样,你知道了一点,他说一点,你不知道的或了解不清楚的,他就直接撒谎、否认。
“酒是谁带的?”“不知道!”“有同学说是你带的?”“他们撒谎!”“有人看见你带了!”“老师,是有人逼我带的,我不带,他们就打我!”越问越离谱了!
后来,班主任通过侧面了解,真实情况是:这个酒就是他带的,而且是自愿带的。
02、挺典型的一类家长:不爱联系学校!
这个学生的家长也需要提一下,挺典型的一类家长,特点就是不喜欢联系学校。
不管学校怎么跟他反映情况,他就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违纪问题,他更把干系撇得清老清了,“老师,随便你怎么处理,学校我是不来的!”
有一次,孩子都带刀来学校了,让他来学校处理一下,他就是一句话,“你们就算开除他,我也不会来的。”
后来我们也算想清楚了他的套路,只要不是自己的孩子吃亏,他绝不会和老师接触,因为义务教育啊,只要不理你们学校,你还能直接把我儿子开除了?
03、反其道而行的教育!
这个事情因为有点棘手,班主任把轩奇带到我这里。
我想了一想,嘿,算了,索性我还是不再问一遍了,有些孩子早就习惯了撒谎、狡辩,我问得多,纠缠得多,无非是自己更累一点而已。
我反其道而行,对他说,“听说有人逼你带酒了?这么可怜啊,跟我说说情况吧!”
他一愣,显然不适应我这种有一点相信他的口气,他估计想,老师不是应该先骂我一顿么?我还没进一步狡辩呢!
我让他把头抬起来,不要看着地板。
他抬起头,缓缓开口,“老师,是这样的···”
之后,他有模有样地和我描述了人家逼他的过程。编得挺逼真。我不评价!
我说,“你这个亏不能吃”,我拿起座机话筒,递给他,“来,赶紧给爸爸打个电话,我们绝不能让你在学校这样受欺负。”
他直接愣住了。但谁叫前面的故事编得那么精彩呢?受害者怎么会怕打电话?
我鼓励他接过电话。他战战兢兢地拨了号码。
“爸···”他欲言又止!
我在旁边赶紧提醒他那个悲惨的故事:“是不是有同学逼你带酒了?实在太可怜了!”
他看了我一眼,只能按照我的这个话对着电话说了一遍!
我也听不清电话那边在说什么,只是一阵叽里咕噜之后,电话就挂了。
轩奇一转身,我看见他脸都要青了!
“你爸爸说了什么?”
“他说马上就赶过来,找逼我带酒的同学算账!”
我心满意足地笑笑。这就是我要的结果。
04、做足准备工作,迎接“算账”!
在他爸爸来之前,我又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我了解了下有多少同学参与这次教室喝酒事件,总共4个人。除去轩奇,还有3个。我把他们都叫到了办公室。
我一看,中间两个彪形大汉,足有180的个子,甚是威武。我也不跟他们多说话,就是留他们在办公室里等候轩奇爸爸的“算账”!
之后,我又找了班级里一些了解这件事情的同学,一同围观。
一下子,我的办公室就满满当当都是人了。轩奇站在最前面,其他人在后面一字排开。阵势相当不错!
05、事情反转。
十分钟后,轩奇的爸爸来了,一脸怒容。
“你是老师么?谁逼我们轩奇带酒了?”
我努努嘴,“喏,就是后面这些人,这次你们轩奇真是吃大亏了,赶紧调查一下这件事情吧!”
他一抬头,看见一堆人,前面几个还这么彪悍的样子,态度立马就好了很多!
“你们··是你们逼··轩奇带酒了?”说话也软了!
那些被冤枉的学生自然是不服气的,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就把轩奇爸爸说蒙了,也很快就清清楚楚地把整个事件给呈现了出来。
因为有人证、有物证、而且有比轩奇的故事更清晰的逻辑,轩奇同学辩无可辩!只见他低着头,一句话也没有!
轩奇爸爸这时就算在“蛮”,看着儿子的神情,也知道问题在哪儿了,整个人就像犯了错一样,一脸尴尬。
这时,我可以出场了。
06、醒悟的爸爸!
我单独把家长叫到外面,严肃地和他谈起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1、纵子就是害子,现在带刀、带酒,以后还会带什么?小时不管,以后家长吃苦;
他说,是是是!
2、儿子出事了,第一时间想到的不能是包庇,而是要解决。像今天的事情,是不是应该给他一点教训?
他忙问,老师,应该怎么教训?我说,这个你想!最后他说,老师,这样好不好,你就说他表现这么差,学校不让他读了,回家去打工好了!我马上帮他收拾东西回家,狠狠吓吓他。我说,这个你说了算!
家长出奇得配合,事情最后得到完美解决!
07、教育需要多找方法。
我今天没有多说话、多花精力,就让不爱搭理学校的家长来了学校,还顺便让他帮忙解决了自己爱狡辩的儿子。总结一下这个方法,其实就是矛盾引导!
像这样一件事,如果我纠结于和学生争论事情曲直对错,一味地说教,效果肯定是甚微的。为什么?因为从小到大,很多孩子都习惯了老师的批判,拥有了“免疫能力”。我们常会看到一些老师,面对犯错误的学生,说理说得口水都干了,但是学生就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你说多久,他就沉默多久,你回过头来问他,老师说了什么?他肯定答不上来。
像这样的批评,说句实话,无非是让学生觉得你烦,继而懒得和你烦,以后勉强做点事情敷衍你罢了。当然,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但是,用这种方式去获得教育效果,是不是太累了,也太低效了呢?我感觉老师这完全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和学生的问题进行死磕!血淋淋啊!
所以,多想一些教育方法其实也是老师拯救自己的一种方式!
08、在学生问题的处理上,君山想讲几句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1、少和学生纠缠一些细节。
学生间的事,千奇百怪、千丝万缕,你是很难理清楚的,你去和他们这些事情纠缠,要分清一是一、二是二,就是自残行为!所以,千万要神经大条一点,只去把握一个大是大非就行。
那么有人可能要问,你不知道细节,怎么把握大是大非啊?
这不是很简单么?学生的事,他们产生的矛盾,让他们自己去圆,去解释啊!你做个中间人,调停一下,判断一下就行了。像如果你也遇到我上面说的轩奇这样的同学,死活就是狡辩,那你也可以动动其他的脑筋!比如我今天用的,矛盾引导的方法。
当然,每一个学生问题都是不一样的,用到的方法也不会一样,这就需要老师们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观察,多试验,到最后,总会找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2、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少为学生下判断,多为学生想出路。
在中学阶段,我们不主张老师总是用命令的口气去处理学生问题,“你应该怎么怎么样,你不怎么样就会如何如何”,好像不根据你说的做,他就一定完蛋。这样为什么不好?因为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你不想我这样做,我就偏这样做。这就相当于你给他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但他一气之下就偏往沟里跳,不是他不知道沟里很脏,而是“逆反心理”已经冲昏了头脑。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我们要把精力花在为学生理清思路、看清事态发展上,把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都摆在他的面前,然后让他自己进行选择。
比如早恋问题,正确的方式不是班主任劈头盖脸一顿臭骂,然后要求他们马上分手、否则就让他们打铺盖回家。心理学上有一种“禁果效应”,就是面对恋爱问题,你越打,他们反而爱得越深,棒打鸳鸯的结果,往往不就是要打出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的么?然后你就会是那个恶毒的西王母。
聪明的班主任,见到学生早恋,是不说破、不放过!
啥意思?
恋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但过早的偷食禁果,后果也很严重的。班主任可以通过谈心的方式,跟他们分析早恋的后果,所要承受的代价,一起算一算早恋的成本,然后告诉他,怎么走,你自己选。
人之所以会掉沟里,无非是不知道前面有沟、亦或者太匆忙没有看见沟,但如果有一个人提醒你前面有沟,再让你去选,我相信没有人是会往沟里去跳的。
学生面对早恋问题也是如此。知道厉害关系了,再去自由选择,大部分人都是会悬崖勒马的!当然,我指的是早恋的萌芽阶段!如果人家已经热恋很久了,我们就又需要有其他的方式!
3、处理学生问题是,倾听是第一位的。
处理学生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疏导学生问题心理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果解开了学生的心结:
一来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到错误,从而去改正错误;二来也容易我们进一步进行学生的违纪处理工作。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学会倾听。班主任要学会用引导性的语言,通过眼神观察、动作提醒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描述事件过程,有必要的话还可以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自己行为的错误之处。最后的点睛之笔则是,当学生说出自己的行为之后,你立马用正常的价值观进行引导、纠正。
比如,面对学生带刀来学校的问题,他可能纠结于,我只是带刀来,我并没有要伤人。那么你就要引导他思考,作为一个中学生,可以带刀来学校么?你如果发现班级里有一位同学整体带着刀,你在教室里学习还有安全感么?
09、结语:
学生的问题是一个研究不完的课题。今天分享的例子,是想说明,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老师换一种思维,或许就能得到更轻松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减轻班主任工作压力的一个好出路。
然后在解决中学生的问题时,总的思路就是:多倾听、少做主、多为他们想出路!
看完本篇文字的朋友,如果喜欢讨论教育问题,欢迎关注君山,期待与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