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广 何
在我国,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近几年持续增多,特别是治疗选择有限的多重耐药菌、广泛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导致患者病程延长、住院时间延长和更高的死亡风险,加重了疾病负担;同时,有效的治疗方案非常有限,细菌耐药问题已经构成了我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健康威胁。关注多重耐药菌(MDR)治疗、切实减少死亡风险已经成为目前的重要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日前表示,在整个卫生界当中,感染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细菌耐药率高导致了很多问题:一是逐渐的无药可用,另一个就是部分药物或者加大剂量后导致的副作用越来越大。针对细菌耐药进行研究以及如何降低细菌耐药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因为目前新抗生素的研发远远落后于细菌耐药的速度。
多重耐药菌导致的死亡率日趋攀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王明贵教授谈到,自从2011~2013年抗菌药物三年专项整治以来,总体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2010年的77.6 DDDs/100人天降至2018年的48.4DDDs/100人天,但同期碳青霉烯类的使用强度由1.72上升至3.31DDDs/100人天。
▲王明贵教授
根据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监测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的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2005年的3%左右上升至2018年的25%~26%,革兰阴性菌耐药形势严峻。治疗多重耐药(MDR)病原菌的感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然而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的上升,将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包括住院时间延长和死亡率升高,大大提高治疗成本。
当前可用于治疗CRE感染的药物极为有限,导致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研究显示对于CRE引起的各种感染,粗死亡率在30%-44%,血流感染在50%以上。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卓超认为,院内感染控制所存在的问题,也给应对多重耐药细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例如从国家医疗监测网的数据来看,有些医院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比例已经达到40%,甚至更高。分析原因,这和国情有关,除了规范用药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院内感染的控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卓超教授
例如有些医院由于就诊量很大,只能在过道上加床收治病人,还有的ICU床间距只能靠得更近,这就给多重耐药菌的传播甚至是流行提供了机会。院内感染控制,医院可以去管理医护人员,却难以很好地管理患者家属,患者家属通过手和其他途径就可能把多重耐药菌传播出去了,这也是造成当前多重耐药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
关注多重耐药菌(MDR)治疗 切实减少死亡风险
在临床上由于缺乏新的治疗严重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药物,同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不断上升,医生不得不越来越多地求助于此前由于各种原因而受冷落的药物,但仍然无法控制多重耐药细菌导致的患病率增加和死亡率升高的局面,临床迫切需要新手段突破治疗困境,解决目前日益突出的多重细菌耐药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将研发针对“超级细菌”的抗生素列为最高优先等级,特别是包括针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新型抗生素。
卓超教授指出,虽然国内有很多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管理方面开始实施感控措施及抗菌药物管理(AMS)策略,但落地效果还不理想。尤其是基层医院的AMS还在起步阶段。他强调指出,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具备这种能力的相关医师配置不足、抗感染专业能力水平有限。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我国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专业人员培训与培养。
这是一项需要多方共同推进的长期工作。结合我国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感染性疾病专业人员、临床微生物专业人员、抗感染药物专业临床药师、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负责人、院感防控专业人员、信息系统专业人员作为AMS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力量,都应该加强对多重耐药(MDR)问题的充分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