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作为央视“六公主”的中央6套重播了经典电影《英雄儿女》。不少观众对这部电影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几乎没人不知道这部电影;陌生的是很少有人看过这部电影。也有观众很是疑惑,为什么央视6套总是反复重播这部电影?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回顾一下这部国产经典电影的前世今生,为您答疑解惑。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王芳深入部队 慰问演出 01 电影《英雄儿女》创作背景
《英雄儿女》这部影片拍摄于1964年,由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而成,表现的是我国英雄儿女抗美援朝的事迹。在全国放映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风烟滚滚唱英雄”的歌声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几十年来经久不衰。
王成在战场上 著名作家巴金 彩色剧照 原片为黑白,网友上色 要知道,战后在美国和苏联的对峙下,朝鲜半岛一分为二,北方为朝鲜,南方为韩国。在1950年金日成欲武力统一朝鲜半岛,遂指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帮助韩国抵抗朝鲜的进攻,战火眼看就要烧到鸭绿江边,威胁中国安全,我国经过充分的考虑,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展开了打“纸老虎”的反侵略正义战争。
战士们在英勇抵抗“联合国军”的进攻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家巴金参加了全国文联组织的作家赴朝创作组,在志愿军某团六连生活的两个多月,亲眼目睹了英雄儿女们前赴后继,为祖国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高大人格,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写出一部像样的作品,来歌颂这些英雄。
巴金与冰心 1961年,巴金经过了七八年的沉淀,终于写出了不朽名著《团圆》。在这部只有两万多字的小说中,巴金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用“我”的耳闻目睹,向读者娓娓地叙述着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从小个体扩展到大群体,进而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不朽的“魂”。
战地入党 电影剧照 小说刊出后,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文化部责成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小说拍成电影。相关工作人员深感此事责任重大,经研究决定,将这一重任交给了著名导演武兆堤。武兆堤看完小说后被它充满亲情、友情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满怀信心又感到困难重重。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武兆堤找到了抗大时期的同学、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将军的秘书――毛烽。作为一名在朝鲜战场战斗了五六年的军人,毛峰深深的被小说《团圆》感动了,决心一定要保质保量的改编好电影剧本。
电影剧照 王文清和王复标 经过他俩二十多天的奋战,《英雄儿女》的剧本终于在北戴河诞生了。于是就有了这部不朽的电影《英雄儿女》。
02 央视六套多次重播《英雄儿女》有何深意?
爱国主义自古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在中国从昔日贫穷落后到今天的富强民主,不断崛起的过程中难免遇到美国这样的国家的阻挠,难免会遇到有人给“使绊子”、“穿小鞋”。但是我们不怕,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进可攻,退可守,根本不怕任何外敌的入侵。
向我开炮 向我开炮 用石头也要把敌人打退 一部优秀的电影一定有其“灵魂”所在。作为中国最优秀的电影之一,《英雄儿女》伴随着“风烟滚滚唱英雄”和“向我开炮!”鼓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影片主人公“王成在山头勇敢地牺牲”的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行为,成为中国军人的骄傲和自豪。
王成与敌人同归于尽 “不畏强敌,斗争到底”就是这部电影的魂,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之一。在新中国刚成立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我们尚且不怕美国的战争挑衅,将其打败,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更没有理由惧怕任何国家的无理取闹了。无论什么时候,全国人民一定会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以最强大的士气,最有力的手腕将任何敌人抵御在国门之外!
将红旗插上敌人阵地 从艺术上来说,这部电影也是无懈可击的。那时候中国虽然有了彩色电影,但不是完全普及,黑白和彩色电影都在拍摄,因为经费上的原因,再加上战争电影可能拍摄成黑白片更残酷、更悲壮一些,所以采用了黑白胶片拍摄。但这丝毫不影响这部电影的经典。因为无论从人物表演到故事编排,甚至到电影音乐都是完美无缺的。
胜利是用英雄儿女的牺牲换来的 那时候,导演、演员、编剧都是亲身到一线战场体验过生活的,所以才会拍出如此饱含真情的电影,相比之下,现在拍摄电影就简单多了,后面弄个蓝幕或者绿幕,凭空做一些动作,总出不来那种真实的感觉。更有甚者,一些IP演员抠图,替身丑闻不断,为中国电影蒙羞。我们更希望中国电影人奋起努力,拍出更多更好的电影,为文化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英雄儿女》电影为黑白画面,文中所用彩色剧照是热心网友PS上色后的效果。
本文由百家号·清华剧社原创撰写,部分内容参考网络上知名文章,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