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水浒》第075期(文/焦目)
水浒不光是108将的故事,某种程度上也是北宋末年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另外,从文化角度来说,书中还多次提到宋明之时的服饰、建筑、官职、兵器、习俗、地方方言以及僧道儒佛等,堪称是一部“百科全书”。
以兵器为例,光是梁山108将的兵器就有许多,比如枪矛、刀剑、戈戟、鞭锤、斧叉、禅杖、棍棒等等,说是“十八般兵器”都算少的。同样一种兵器,种类也很多,比如刀类有朴刀、戒刀、尖刀、双刀、劈风刀等等。
在水浒第二回,九纹龙史进大闹史家村时,曾提到一种怪异的兵器。
史进和三个头领只管叫苦,外面火把光中,照见钢叉、朴刀、五股叉、留客住,摆得似麻林一般。——《水浒传》
钢叉朴刀五股叉,这三种兵器很常见,书中也多次提及。但是这个“留客住”是什么?既然与叉刀并列,必然也是兵器,可既然是兵器,何以起这么个喜感的名字?
其实,“留客住”是一种能刺、钩、拉、割的兵器,类似于钩镰枪。
早在商周时期,士兵的主要兵器是戈。戈从石镰发展而来,使用起来也一样。彼时流行车战和步战,士兵甲胄又不能全面保护身体,用戈可以钩割回拉士兵的手脚等,甚至还可以勾住逃跑的敌人,推开攻城的梯子,效果明显,所以备受时人喜欢。
事实上,直到元明清时期,军队中一直都装备有镰刀。蒙古人喜欢用短柄镰,清八旗兵则装备有柄长一尺有余的镰刀。还有一点,戈的使用与矛完全不一样,戈平推回钩,矛直刺前戳,二者相辅相成。所以,镰刀以及与镰刀作用一样的钩在军中都必不可少。
西周时期,为了把戈矛作用集于一体,发明了戟。但随着骑兵、甲和矟的普及,戟到隋唐时期就完全沦为礼仪之器了。
宋元时期,与戟、镰、钩作用类似的是钩镰枪。喜欢《说岳全传》或者水浒的朋友都知道,张显、徐宁是用钩镰枪的,这玩意可以对付骑兵,尤其是连环马。
“留客住”是宋明时期的一种勾兵,其形虽然也似枪,但与钩镰枪不同。钩镰枪多是一侧有钩,或两边各一个,但是“留客住”却有多个倒钩,比钩镰枪威力还大。战场上,即便刺不中敌人,也能用“留客住”勾住敌人,把他留下来。因为要么留住敌人命,要么留住敌人尸体,因此名曰“留客住”。
明代王圻在《三才图绘》中提到过“留客住”,并绘有图像。
水浒中共有三处提到,后面两次都是在梁山用兵对付官兵时,三阮手下的人使用“留客住”。这是因为,“留客住”不但可以用于陆地,还能用于水战,方便勾住敌人战船、缆绳。
正是因为钩镰枪功能多,威力大,所以深受兵家喜欢。施耐庵自然也知道,所以把这种怪异的兵器写入了小说中。
举报/反馈

一个写字人

137万获赞 5.4万粉丝
累了,什么都不想写了。
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