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的爸爸妈妈们总是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的记忆力不好,教给他的东西老是忘记。今天说,明天忘,孩子和家长都万分苦恼!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孩子的记忆力这个话题。
我们应该都知道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随着时间越来越久,所记忆的内容忘得也会越来越快。而我们不知道的是为什么有时会过目不忘,有时却转眼就忘。这要从孩子的记忆特点说起。
我们先来看看孩子主要靠听觉记忆还是视觉记忆?
听觉记忆能力是指储存与回忆所听到信息的能力。如果孩子听故事时,明明看到他认真听了,复述时却颠三倒四、逻辑不清或丢失很多信息。
老师口头布置的作业常记不全或记不住。上课不能长时间听讲,老师说到后面他已经忘了前面,注意力分散。这就是孩子的听觉记忆力需要提升。
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人们一般每分钟要说100到125个字,但我们思考问题的速度却快得多,几乎超出3倍。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思维速度比我们听到任何言语的速度都要快。说话常常跟不上思维的节奏,也就难怪孩子会在听别人说话时,分心去想其他事情,出现前面的问题。
视觉记忆是指对视觉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通俗一点讲,就是孩子看到一个东西后能否回忆起来。
比如孩子从黑板或书本上抄写单词、汉字时有困难,需要反复不停地看才能完成。经常记不住自己的东西放在哪里。或者一个字词反复诵读才能记住,这是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强大的听觉记忆来弥补比较弱势的视觉记忆。
视觉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显示,人脑活动总量的近2/3都用于支持视觉功能。大约1/3的脑部神经元专门处理视觉信息,还有1/3的神经元同时处理视觉和其他感官信息,最后1/3的神经元处理剩下的各类信息。
所以当我们给孩子说概念、理念的时候,如果没能启动他的视觉一一就只打动了他的三分之一。
了解了孩子擅长听觉记忆还是视觉记忆,我们就能有目的地改变学习方式。比如:孩子看书时,一有声音就会分散注意力,那就可以试试听书。当然也有很多办法帮助提升这两种记忆力。
提升听觉记忆力,可以试试这几个小游戏:
1、听声辨音
和孩子在家里或户外一起闭上眼睛安静聆听各种声音,比谁听到的声音更多、更远?比如家里的流水声、街上的嘈杂声、楼道里的走路声、邻居说话的声音等等。
2、做我说的不做我做的
成人发出指令的同时做出不一致的动作,孩子听成人的指令做相应动作。比如,成人说“把你的右手伸出来"的同时伸出自己的脚;再比如,说"摸摸你的头"的同时摸摸自己的肩膀。
3、传话
爸爸与孩子说话,每告诉孩子一句话,就让孩子转告在另一个房间的妈妈,在孩子说得正确无误后,句子可以逐渐变长。
提升视觉记忆力,可以试试这两个游戏:
1、什么不见了
把10个玩偶或10张纸牌放在桌上,用一分钟让孩子记住,然后把孩子的眼睛蒙上。这时偷偷拿走一个,让孩子仔细观察少了哪一个。
2、找指定图案
像找不同、搜索类的书籍有很多,跟孩子先记忆图中内容,然后一起找特定图案。我们可以比赛谁找得多、找得快,根据孩子表现调整记忆的时长、数量,前提是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总结一下本文提到的内容,耳朵眼睛齐上阵,协同记忆快又久。循序渐进来提升,好玩有趣是关键。
每天一小时,让我们做更棒的家长!
更多教育资讯,模拟试卷,英文学习资料,学科知识,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众号“一小时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