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新工作,把创新放到新发展理念之首,制定出台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一系列重大配套举措。当前,创新已经贯穿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创新在全社会已蔚然成风。全国政协历来高度关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月中旬,还将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这一主题建言献策,为配合这次会议,我们采访了部分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的两院院士,请他们结合本职工作畅谈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以飨读者!
过去几年间,一场声势浩大的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促进重大原始创新的讨论如火如荼地在多个层面展开。化解当前基础科学研究的矛盾,移去阻碍基础科学发展的绊脚石,探寻基础科学研究的新路子,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基础性和根本性保障,这一系列思考和研讨最终聚焦在了一个靶心:改革现行科技评价体制,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看来,如今,我国科技体量的发展已经完成了最初唯数量的原始积累过程,曾经发挥了历史性推动作用的科技评价体系亟待向质的转变过渡,当初评价体系基于的单一奖惩措施已经成为继续发展的病垢,而遗留给今天的,是科技领域的一片浮躁之风。
武向平说,去年夏季,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人才评价、项目评审和机构评估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然而,指导性的意见并未真的落实于实际的评价中。“《Nature》的神圣,SCI的地位,H因子的价值,‘帽子’的光环,奖项的分量,依旧显性或隐性地贯穿在目前科技评价体系中,人们习惯了的且已根深蒂固扎根在脑海里的标准,从根本上并未动摇,甚至走得更加遥远。”
虽然上下一致地呼吁要对科技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为什么改革仍然举步艰辛,难见成效?武向平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科技评价体制改革的深水区,是到了反思和剖析其背后深层原因的时候了。
“我们的人才和成果评价标准是建立在国外特别是美国认可度的基础之上的。我们认可的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论文和国外人的引用,别人说好我们才敢真的相信。我们不仅怀疑我们自己,我们还在怀疑我们的同胞。我们骨子里缺少的就是一份文化自信。”
武向平表示,我们科技管理体系造就的短周期、重数量、逼成果式的项目考核机制,表面上看,是违背了自然科学探索的基本规律,而实质上却是缺乏文化自信的典型表现。“我们难以放心和放手地让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回归原本的自由探索模式,我们给基础科学研究瞄准科学前沿的发现规定了时间、规定了任务、规定了模式、规定了标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缺失了对科技工作者的应有信任和对科学探索的应有尊重。”
“只有树立了文化自信,我们才能理性地对待科技项目自立项、实施到考评的全过程,才能放开对科研人员手脚的束缚,让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敢于在基础科学前沿阵地上冒风险、求真谛。”武向平直言。
在他看来,科技实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量子计算为技术引领的产业革命已经呼唤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停顿近乎百年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由于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朵乌云的疑难正处在伟大变革的前夜,如果我们不能突破现行科技评价体系的束缚,我们将错失引领世界科技革命的最佳机遇,丢失为世界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窗口。
“今天,结束西方长期把持和统治基础科学创新理论体系的综合实力已经具备,只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相信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勤劳,相信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相信我们每一位同胞的爱国情怀,我们就有能力和信心参与并引领这场自然科学的时代变革,让中国屹立在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央。”武向平表示。
武向平,1961年生,陕西省黄龙县人,天体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