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荣光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早在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就研究决定了将大诗人屈原;波兰天文学家、日心学创始人哥白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弗郎索瓦·拉伯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戏剧家和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等四位,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因而,屈原代表中国,成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曾遭谗流放溆浦多年,留下了《涉江》、《离骚》等多篇著名诗篇,因此,定制溆浦县县名,就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有关。
溆浦县位于湖南省湘西雪峰山东麓,沅水中游,是一座古老美丽的山区县。县城背仰卢峰山,困睡溆水旁,风景秀丽,四季分明。该县通过千百年人们的辛劳建造,现更有一番绮丽多彩之姿,成为全国著名的江南水果之乡。
一、唐武德五年,改义陵县为溆浦县,县名取自屈原《涉江》诗中的“溆浦”二字。
溆浦县建县定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县名也曾随历史风云,几经演变。
据史料记载,从舜开始到夏、商、周时,溆浦为古蛮夷地,属荆州地界;春秋战国时属楚管辖,为巫中地。公无前249年,秦昭襄王派兵伐楚,取巫郡及黔中郡,并将这二郡合并为新的“黔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为了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公元前206年楚汉争雄时,溆浦庶民得知楚怀王之世孙义帝被西楚霸王项羽所杀,悲痛犹绝,纷纷身穿素服,披麻戴孝,成群结队去茅坪坳上“招屈亭”哀哀遥祭。汉高祖刘邦闻之,深感溆浦庶民仁道忠义,建县时正式命名为义陵县,这是溆浦的最早建县。天凰元年(公元14年)王莽篡政时,改义陵县为建平县,莽败即又复称义陵县。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6年(公元30年),废义陵县,先后省入辰阳(今辰溪)、鐔城(今黔阳)等县属地。汉献帝刘协建安12年7月(公元207年),荆州刺史刘琮降曹,同年12月刘备破曹于赤壁,诸葛亮、关羽镇守荆州、武陵郡。义陵县属蜀地。建安24年(公元219年),孙权袭杀关羽,取荆州,义陵县又属吴地。至唐高祖李渊武德年间,为巩固政权改郡为州,朝廷命官改太守为刺史,并置都督府以治之。唐武德5年(公元622年),改沅陵郡为辰州,并从屈原的《涉江》诗中提取“溆浦”一词作为县名,设立溆浦县,与沅陵、辰溪等县同属辰州管辖。由于县名取自于屈原诗中,增加了文化因素,溆浦县名自唐朝以来至今近1400年,一直沿袭不变。
二、屈原流放溆浦,不仅为溆浦县名定制确立了文化因素,也为《楚辞》创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任过左徒,三闾大夫等官职,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创作的《楚辞》,已成为中华民族及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屈原一生曾被流放过两次,第一次流放是公元前304年至299年,流放了6年,流放地为汉北地区(即汉水的上游),当时屈原官拜左徒,而且身兼多职,他在任职期间体恤百姓疾苦,主张变法削弱贵族势力,然而贵族势力强大,非他一人之力能动摇,加上楚怀王昏庸,听信了奸佞之臣的谗言,使屈原遭到陷害而被流放。
屈原的第二次流放是顷襄王3年(即公元前296年),流放地点是湖南省溆浦。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用计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商讨,楚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决意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于咸阳。昭睢、屈原遵照楚怀王事前授意,将太子熊横拥立继位为王,即为楚国历史上的顷襄王。
顷襄王即位(公元前298年)之后,也不是理智清明的君主,加上当时又面临着国家内外交困的严峻局面。对外,面对强大的、气势汹汹的秦军侵略无能为力;对内,朝政混乱,又不思进取。更为可恶的是,听不进屈原的进谏。当时,屈原根据楚国危在旦夕的局势,多次进谏顷襄王,趁各国都在怨恨秦国的机会,派人联络各国合纵抗秦,并提出进贤臣、远小人、挑选良将、操练兵马、加强边境防守,进而谋划为因扣留而客死秦国的楚怀王报仇雪恨。顷襄王不但不听,反而听任奸佞与上官大夫靳尚的馋言,于顷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年)将屈原三闾大夫职位革除,流放到江南。这一流放,等于宣告了屈原政治生命的终结。
在溆浦流放的10多年间,屈原非常关注楚国的局势,每次传来的国家失利消息都使他坐立不安。爱国的火焰在他心里燃烧,可自己又无能为力,心急如焚啊!在这样忧国忧民的心境下,他奋笔创作《楚辞》,写下了《涉江》、《离骚》、《九歌》、《桔颂》及《山鬼篇》等多篇诗章,成为我国最早的爱国主义诗篇中的千古绝唱。
关于屈原离开黔中郡溆浦的时间,司马迁《史记·秦本纪》有记载:“顷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从这里可以看出,屈原在黔中郡失守时就离开了溆浦。自顷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年)流放,到顷襄王十九年(公元280年)黔中郡被司马错夺取止,屈原先后在黔中郡溆浦生活了16年。
顷襄王21年(公元前278年),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把他击昏了,秦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夺取楚国京城郢都,焚毁了楚国先王的墓地夷陵和宗庙,使得楚顷襄王的军队溃散不能再战,退往东北方向固守陈城(今河南淮阳),并将都城迁往陈城。屈原眼见国破家亡,楚民流离失所,赤地千里,一片狼迹,内心极度痛苦绝望。他返回郢都的希望已破灭了。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自沉湖南汩罗江以报国尽忠。
三、辩析部分学者对“溆浦地名”一词及“溆浦是屈原最终流放地”的质疑。
溆浦地名是否在战国时期就有?溆浦是否是屈原的最终流放地?据目前文献资料和实物证据,答案是肯定的。
屈原在《涉江》诗篇写出:入溆浦余僵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而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说明这是屈原在进入“溆浦”以后所写的。同时,也证明“溆浦”在战国时期确实是楚郡治所在地的地名。试想,如果不是地名,那屈原笔下的“入溆浦余儃徊兮”诗句从何而来?如果单从字典和词典查阅,“溆”和“浦”二字的含义,分别都是指水边的意思,这样去理解“溆浦”这一地名显然是说不通的。
关于“溆浦”是屈原最终流放地,学术界一些学者曾提出过异议。
一种说法认为,屈原的第二次流放也是在汉北,根本没流放湖南,更没有“湖南溆浦是屈原最后流放地”一说,其主要理由是认为当时的湖南乃至溆浦还是个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屈原不可能流放来此。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根本不了解当时楚国的历史和现存下来的历史文献。楚国当时已是相当兴盛,就算当时的主要流放地——溆浦,也不完全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它可是楚、秦时期的黔中郡及西汉时的武陵郡郡治所在地,是当时郡治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大部分地区已很繁荣发达。如果说全是蛮荒之地,楚秦时期的郡治怎么可能设立于此?
多种历史文献对屈原流放到湘沅等地都有记载,所以屈原到湖南乃至主要流放地——溆浦是不争的事实。
首先,屈原在《楚辞》中多处出 现“湘”、“沅”、“澧”、“洞庭”等字样,《涉江》诗篇中更有“朝发枉陼(常德)兮,夕宿辰阳(辰溪)”的明确提示,难道不是湖南境内的地名?难道这不能证明屈原曾流放过湖南溆浦?
其次,司马迁在《史记》的《屈原·贾生列传》中有明确记载:“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这说明当时屈原的第二次流放是江南一带,而湖南属于江南。
其三,最早提出屈原死于湖南的是西汉时代的贾谊。贾谊年轻时博学多才,汉文帝时期先后担任京城的博士和太中大夫,后因贾谊提出一些改革、变法的主张,侵犯了朝廷丞相周勃、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及冯敬等权贵的利益而遭到嫉妒,被贬下到江南任长沙王太傅。来到湖南后,从文献资料及民众口中,知屈原遭馋被贬江南,自沉汩罗江而长逝,便有感而发,写下了《吊屈原赋》,在湘江边上敬吊屈原英灵。这可是中国流传最早的千古奇篇啊!贾谊活动年代早于司马迁,从公元前278年屈原在汩罗投江到公元前176年贾谊作《吊屈原赋》相隔仅102年,掌握的资料应该很实在。
其四,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官至豫州刺史及豫州太守。所作的《楚辞章句》,是现存《楚辞》中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楚辞》学者所重视,《楚辞章句》是王逸为哀悼屈原而作。
其五,宋代学者洪兴祖,官至太常博士。以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为蓝本作了《楚辞补句》,对《楚辞》作了进一步的注解,是继王逸《楚辞章句》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文献,在以后历代的楚辞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了流传甚广的一个《楚辞》注脚版本,也是今人研究《楚辞》的必读之书。
其六,屈原流放湖南溆浦,不仅明清时期的《溆浦县志》有记载,民间还有不少传说和建筑实物。
1、屈原自沉汩罗江后,溆浦当地人们在现今的县城南3公里处的茅坪坳上(当时的黔中郡郡治附近)建有“招屈亭”,并在“招屈亭”旁的一块巨石上刻有“屈原故芦”四字,相传这是屈原流放时居住的地方。这可是当今中国最早的纪念屈原的建筑物,建筑时间应在西汉前期。
2、在现今溆浦县城附近的花园村,建有明代建筑“屈原庙。”
3、在县城附近的溆水河边,建有“三闾大夫祠”,此系清代建筑。
4、在溆水河沿线,留有“溆水屈儃”、“芦潭渔唱”、“三闾潭”、“屈子峽”等与屈原有关的民间传说及遗址。
5、明清《溆浦县志》上记载有近百首不同时代的文人墨客朝拜屈原亭、庙、祠时留下的诗词墨迹。
以上种种,足以证明楚国的屈原遭馋流放湖南溆浦的不争事实。
还有种离奇的说法,质疑屈原这个人不存在,是虚构中的人物。第一次对屈原是否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提出质疑的是晚清时期的经学大师廖平,还有民国时期的大学者胡适和目前国内的部分学者。
他们质疑屈原本人是否存在,大致提出如下几个理由:一是在先秦史籍中,屈原这个人居然没有任何记载。二是司马迁《史记》中虽已记载,但描述过细,是一个“理想的忠臣”形象,认为这种君臣观念的忠臣形象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不会发生的,怀疑是汉朝文人编造出来的,甚至认为《楚辞》也不是屈原所作,而是后人编的。
考据何在?笔者至今未看到学者们这些否定屈原的考据。确实,目前在所有可见的先秦文献资料,没有关于屈原的任何记载,这位“三闾大夫”竟然在史籍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确实有点不正常。
但是,没有留下任何文献痕迹不等于屈原的不存在或都是虚构的;也不等于屈原的“楚辞”诗篇都是后人所编。
笔者认为:先秦没有屈原的文献记录和实物依据,可能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因为屈原多次当面进谏和他的《离骚》、《九章》等多篇诗作中,对楚怀王、楚顷襄王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严厉批评,致使两次将他流放。他虽为三闾大夫,后被撤职,在实质意义上却未溶合于楚国的统治阶层,所以楚国的典籍中也有故意不记载之嫌。
其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统一文字,对其他六个战败国的文献和书籍,除农业生产技术、医药等书籍保留外,其他全部用火焚毁,故而失传。加上秦与楚,是两个矛盾激烈而不可化解的政治对手和军事对手。而屈原是坚决主张抗秦的政治人物,又是楚国文化人物的代表,秦始皇要决意销毁屈原的全部文献资料,也并非不难理解。
如果要否定屈原的存在,首先要拿出真凭实据来推翻司马迁《史记》的《屈原·贾生列传》的真实性。可这是自清朝以来否定屈原存在的大、小学者们一直没有做到的。相反,汉朝贾谊的《吊屈原赋》、桓宽的《盐铁论》、刘向的《新序·节士》等文章,均有关于屈原事迹的记载和传说。另外,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杀义帝,县人披麻戴孝哭于“招屈亭”,这些都是人们在秦末汉初的文献和为纪念屈原的建筑实物。同时,历代《溆浦县志》都有记载。这些产生于西汉早期和晚期的文献资料和建筑实物,完全构成了一个证据链,充分说明了《史记》中《屈原·贾生列传》的真实可靠性。更何况,司马迁非等闲之辈,他是太史令,是专门从事记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史官,他的记载应是严谨和可靠的。
为此,笔者建议,在没有充分可靠依据来证明屈原确实不存在的情况下,没有理由去主观怀疑屈原的存在。不过,笔者也很期盼,将来在战国遗存文献和出土文物中,能够发现有价值的能证明屈原存在或不存在以及《楚辞》真伪的确凿文献依据和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