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名气不用多说,即便是没到上学年龄的孩子,大概也会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从小学到大学,单是初中语文课本上,就至少出现过10首李白的诗,包括《蜀道难》《夜宿山寺》《行路难》《赠汪伦》《峨眉山月歌》等等。
除此之外,很多人应该还知道李白的《子夜吴歌》,这首诗只有六句,开头两句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我之前曾经看过一些书,有一位作者在解释这两句话时,是这么说的:长安城中,月色明亮,千家万户都趁着月色在洗衣服,城中传来一阵阵锤洗衣服的声音。乍一看,这么解释没毛病,因为很多人印象中,古人洗衣服都是捶打的。
受一些古装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以为,古人洗衣服就像电视剧里那样,把衣服放在河边的石头上,浸湿之后,妇女拿个棒子不断捶打。实际上,这种理解是不对的,至少,唐诗中的“捣衣”不是洗衣服。
首先,洗衣服也不会在晚上
衣服浸湿后,加上洗涤剂,反复捶打,确实可以洗干净,但这种方法很损伤衣服,古人几乎不用。因为质量不好的衣服,捶打就烂了;而质量好的衣服,更舍不得捶,那会损伤衣服颜料和材质。
最重要的是,要想洗干净衣服,必然要在白天,这样才能看得清。倘若在月夜,恐怕是很难看清的。还有一点,所谓“万户捣衣声”,可见有很多家,难不成唐朝还有晚上洗衣服的习俗吗?这没有道理。
其次,“捣衣”中的“衣”,不是衣服而是布料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李白的《捣衣篇》中,这几句很关键,为何捣衣之后,还要剪下一块做枕头呢?很明显,捣衣的“衣”,不是衣服,至少不是成品,所以能裁剪。
所以说,捣衣之“衣”,不能理解成衣服,“捣衣”也不能理解成捶打衣服或者洗衣服。古人洗衣服只会说“浣衣”,这与“捣衣”有着本质的区别。
为什么古人要捣布料呢?这和当时的衣服材料有关。宋代之前,棉花还没在中国传播,所以当时普通人穿的衣服,其布匹都是用葛、麻等制成。这种材料制成的布匹,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粗糙,如果直接穿会很不舒服,甚至会伤到皮肤。
那怎么办?咱们祖先自有解决办法,那就是捣衣!
捣衣可以把布匹锤得松软平整,便于裁减和穿着。另外,古人制作的衣料也要进行染色和上浆。捶打之后的布匹柔软光滑,也便于染色等处理。唐代名画《捣练图》,其实就是当时女子倒锤布匹(练就是布匹)
凡布缕紧则坚,缓则脆。碾石取江北性冷质腻者,石不发烧则缕紧不松泛……广南为布薮而偏取远产,必有所试矣,为衣敝流,犹尚寒砧捣声,其义犹是也。——《天工开物》
从这段话还可以发现,锤捣布匹还可以让衣服变得经久耐用,不过“碾石”有讲究,必须要用江北那种凉石头。
因为捣衣能完整捶打就行,不需要看清,所以当时的妇女选择在晚上进行。另外,因为必须放在凉石头进行捶打,所以要选择在秋天的夜晚,因为秋季天凉,石头凉,不会捶打一阵子就发热。这样还能节省灯油,还能捶打好布匹,所以后来就形成了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