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犯个错,天塌不下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青春开始与抑郁、自杀这些名词扯上了难解难分的关系。
就在前几天,这样的悲剧再度上演。4月17日晚上10点左右,上海卢浦大桥发生了一起跳桥事故。跳桥者为一名17岁在校高二男生,经120确认当场死亡。据男孩的母亲反映,儿子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了她的批评。当她开车行驶至卢浦大桥时,儿子突然跑出车门纵身跳桥。
这个情景,让人想起2017年上映的一部电影《伯德小姐》,里面有相似的情节:女孩克里斯汀因为不满于母亲的管制,与她在车上争吵,并且从行驶中的车子上跳了下来。虽然她只是摔断了自己的胳膊,但那一幕,依旧有极强的震撼力。
而克里斯汀与母亲感情不和,最主要的矛盾便是她的大学选择。收入微薄的母亲希望女儿能就读离家不远的加州公立大学,节省学费。女儿则对缺乏文化气息的加州小城充满鄙夷,向往提倡博雅教育但学费昂贵的东北部私立学校。
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加上母女俩针尖对麦芒的性格,使克里斯汀选择反抗与出走。她抛弃了父母赋予自己的名字,并给自己取名为“Lady Bird”。“Lady Bird”可以直译为飞鸟小姐——人在想要逃离现实时似乎都想变成鸟类远走高飞,获得新生。
这个名字,也会让人想起《阿飞正传》中,阿飞讲述的那个“无脚鸟”的故事: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和青春的状态很像,都是毫无目标的飞着,而且不能停下来。因为青春总是困惑的,对于未来,对于家庭,对于自我,都没有清晰的认识。但青春之所以有无限可能,是因为它还有另一个主题:成长。
成长,影片《伯德小姐》最重要的主题。女主刚出场时非常叛逆,改名字,与母亲争吵,坚持离开家乡前往纽约,拒绝让父亲把车开进学校,以掩盖自家的贫穷,并且靠撒谎获得富家女孩的友情。这些行为,都表现了她对于自我的否认,不愿意接受自己现有的一切。
但她同时又渴望着母亲的认同。影片很大一部分,都是描述女主与母亲在小事上的不断摩擦,她对朋友不断地抱怨母亲,但这些正反映了母女间无微不至的关注与在意。她真正无法释怀的是母亲对自己的处处挑剔,因为她害怕母亲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
影片的精彩也在于此:不仅仅是女主个人的成长,而是母女两个人的成长,她们在不断的冲突与对立中,慢慢接受了彼此,并且接受了生活于现在的自己。
影片最后,女儿乘飞机前往纽约,母亲因为错过了相送,在机场失声痛哭,因为她深爱着自己的女儿。女儿也在到达梦寐以求的纽约后,看着陌生的大城市,忽然明白她的根,始终是自己家乡的小城,自己那个普通的贫穷的家庭。然后,她换回了自己以前的名字:克里斯汀。
于是无脚鸟终于生出自己的双脚,在一个名为“家”的地方扎了根。这就是成长,对于自我的解读以及接受。很多人都说《伯德小姐》讲述出了我们青春最真实的样子,虽然我们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同,但成长的历程总是相似的。
可是回到现实生活,很多正青春的生命,却根本来不及绚烂绽放,就早早的枯萎结束。就像那个上海的17岁少年,从大桥上一跃而下,给所有关心他的人,留下无尽的伤痛与遗憾。
所以,错的到底是谁呢?那个少年,还是她的母亲?回到自杀事件本身,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发现,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是青春时期敏感而不安的内心。就像《伯德小姐》里的克里斯汀一样,他们都容易偏激,容易走极端,也都做了自杀的选择。但区别在于,克里斯汀足够幸运,只是摔伤了胳膊,还有成长的机会,但这个少年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桥上的一跃。
所以,我们应该给青春期的孩子们以更多的关注,因为他们还很脆弱,很稚嫩,他们的内心还不够成熟。我们要精心地去捕捉他们内心的小确幸、小确丧,呵护他们。
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给他们敏感的内心足够的空间。要尊重他们的小心思,把他们当做一个平等、自由的个体来看待。在《伯德小姐》中,母女之间因为学校选择的矛盾,多几次心平气和的促膝长谈也许就解决了。在上海卢浦大桥事件中,如果母亲能给孩子一点宽容,事情也许就过去了。
在这方面,电影《护航父母》给所有父母树立了榜样,这是去年比较火的一部喜剧电影。故事很简单:三个美国家庭,有三个不省心的女儿,他们是同一所学校的好闺蜜,临近毕业晚会,三个女孩相约集体偷尝禁果,而她们的父母为了守护女儿不受伤害,展开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护航行动”。
可以想象,想偷尝禁果这事儿如果被中国父母发现,他们肯定立马抓狂,劈头盖脸对孩子就是一顿教训。而在《护航父母》里,父母虽然也很担忧女儿,也恨不得把那些勾搭自己女儿的高中男孩暴打一顿,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克制,小心翼翼保持着对女儿们的尊重,给他们留着充足的空间。
他们保护女儿的行动,之所以会笑料百出,也是因为他们尊重女儿,害怕被女儿发现了大人们的行动,所以不得不各种掩饰。阴差阳错,三个大人一路尾随、保护女儿,为了掩盖行踪又不得不隐藏自己……三个女孩因为种种情况变换地点,而她们的父母也是一路追上,真是笑料百出:譬如父母们误入年轻人的狂野派对,撞见别的父母开放的举动……
电影的结局特别温馨,三家父母都尊重了女儿们的选择,让女儿们走自己的人生之路,这也给我们中国父母上了一课:只要孩子是认认真真的,做出了谨慎的选择,你应该尊重她。这就是这部小成本喜剧电影值得一提的地方,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如何面对他们人生中的重大选择?《护航父母》里的家长做得很对。
总之,还是那句话:孩子不是某个大人的孩子,他们是属于社会的独立个体,需要给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甚至于,让青春期的孩子偶尔犯个错误,天塌不下来。千千万万的家长早点明白这个道理,早点接受这个事实,就能早一步避免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