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位于华盛顿的海滩度假村向美国游戏公司Valve发起了诉讼,称其“没有经营或从事任何形式赌博的执照”。这家度假村在华盛顿有经营自家的赌场,并受到地方政府严格管控。他们对于V社的游戏《CSGO》当中的游戏饰品交易的公平性表示质疑,认为V社十分了解这些饰品的价值,并鼓励玩家参与这种“开箱子”形式的赌博,无疑是在欺诈消费者。此案目前还在审理,V社方面还未做出回应。
而结合这起事件来纵观整个游戏圈,我们不难发现,类似于这种我们称之为“微交易”的营销手法在游戏圈内早已是屡见不鲜。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网络游戏还是单机游戏市场几乎都在推行这种盈利方式,网游通常侧重于内购,而单机则侧重于内容扩充。而对于这种收费形式,各路玩家也是各有各个观点,以及开发商的不同,玩这对于前者的反应也会不同。那么有关于“微交易”都存在哪些争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单机游戏中的DLC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厂商会出现由于哪一个部分没有做完而将这个部分剔除,现将游戏其他的完成部分发售,然后再将后来昨晚的部分以更新或者单独下载的形式进行推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DLC(Downloadable Content,可下载内容)。这么做的形式无非是为游戏的顺利开发以及应付档期而提供了时间,久而久之的,变成了一种游戏厂商的盈利手段。厂商会把游戏中的一部分内容刻意拿出来单独售卖,这样既能有时间开发,又有额外的收入,一举两得岂不美哉?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但真正不满的是玩家。
琳琅满目的DLC
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2015年,万众瞩目的末世题材RPG大作《辐射4》发售,引起无数玩家的欢呼雀跃。可在随后游戏的开发商Bethesda宣布了后续的DLC更新计划并且宣布游戏的季票从30美刀涨价至50美刀。这DLC没出的时候还好,玩家寻思着应该会更新什么好东西,但实际推出之后,六个DLC有两个是剧情DLC,剩下的四个都只是在游戏中追加一些不痛不痒的功能。这下玩家可不满意了,就这么点没诚意的内容居然要价这么高,简直实属诈骗行为。比起最一开始时DLC开始盛行的单机游戏圈,现在的DLC可谓是变味了许多,成了厂商圈钱的工具。
购买后即可获得所有DLC的季票,由于性价比太低收获了不少的差评
众多的DLC摆明了就是要坑玩家的钱,但也有不少高质量的DLC,更有甚者甚至有没有DLC都不影响游戏本身的高素质,比如远在B社大洋彼岸的波兰CDPR工作室打造的《巫师3:狂猎》。《巫师3》先后仅仅推出过两个付费DLC,其余的十几个DLC通通由于游戏跳票的缘故对玩家免费开放。并且就算游戏没有这些DLC,光是游戏本体的素质就已经足够吊打市面上众多的RPG游戏,而如果购买了DLC,只会让游戏的质量更上一层楼,被玩家戏称为“把续作当做DLC来卖,真的是蠢”。
DLC“血与酒”中的地区陶森特的风景如油画一般,百看不厌
网络游戏中的“微交易”
游戏中的微交易最早应该诞生于手游以及部分页游当中,通常这些游戏都是免费下载,道具收费。比如许多卡牌RPG游戏中的“X连抽”啊,花钱买时装啊等等。一开始对于游戏体验和平衡性还没有什么影响,如果不充钱也可以靠爆肝获得付费内容。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微交易渐渐地就变成了“想变强就要充钱”的理念。
这一点,经常接受腾讯游戏运营的关怀的玩家应该深有体会。在时下的游戏圈中,不单单是网络游戏的收费模式有所改动,众多的3A服务型游戏也开始在游戏中加入微交易,这样的就属于更过分的了。首先我玩你的游戏交了一笔不菲的“门票钱”,其次游戏中添加的微交易系统可以让你只要充钱开箱子就可以飞速成长,轻松完成你可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完成的目标。
“用钱创造快乐”适用于国内众多氪金网游
同样还是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由EA推出的TPS游戏《星球大战:前线2》中,作为一款主打多人对战的游戏,游戏中除了基本的武器装备,要想获得更好地装备或是更强的能力就需要充钱抽卡,这些东西都会以随机形式获得。这个“花钱即变强”的简单又粗暴的系统也许在国内还算习以为常,但EA可是国际大厂,这番操作可是引起了全球玩家的不满。作为一款多人游戏,此举无疑直接影响到了游戏平衡性,眼看这部游戏就要被社会舆论压垮的时候,EA移除了游戏中的微交易,游戏内部只售卖外观性物品和饰品。
不充钱,你就只能爆肝到秃头
再来看一看笔者在开头提到的“开箱子”,经常玩竞技类游戏的玩家应该对这个名词都不会太陌生。所谓“开箱”,即游戏中一种类似于抽奖性质的交易形式。玩家支付一笔费用即可参加,得到的奖励可能是一个仅仅是好看但没什么用的皮肤,亦或者是直接获得一把需要消耗很多精力获取的强力装备,但我们这次的主角并不是像这些开箱一样仅仅停留在游戏层面。
在V社的游戏《CSGO》与《Dota2》当中,开箱子得到的我们称之为“饰品”的道具,是真的可以以真金白银的形式进行交易的。当然这些饰品有好有坏,便宜的也就块八毛,贵的成千上万的都有。在这些游戏中,开箱子就像是买彩票一样,也许你真的会亏的一文不剩,也有可能瞬间暴富。但是,如果值钱的饰品这么容易出,那它又怎么可能会值钱呢?
所谓物以稀为贵,有不少的玩家甚至是不玩游戏的路人也都抱着在游戏中瞬间发财的梦想跑去开箱。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文章开头那样的言论,而对于开箱是否称得上是赌博,全世界也都是众说纷纭,但在笔者看来,如果开箱所得的虚拟物品能在现实世界中具有现实价值,那无疑就是一种赌博。
不知道有多少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结语
微交易如今在游戏中普及,很大程度上和玩家自身有关。以游戏厂商的角度来看,在利润和玩家口碑之间,绝大部分都会选择前者。既然会选择微交易,那肯定是因为微交易证明了这么做能挣到钱。节省时间、亦或是从中得到成就感,都可能是玩家愿意掏腰包的原因。微交易所能获得的利益的吸引力已经足以让游戏公司为此牺牲游戏口碑,而玩家在一边谴责微交易的同时,一边却在微交易上花费越来越多的金钱。这个恶性循环不断周而复始,不得不承认的是微交易也开始逐渐变成了游戏里的一部分。
在笔者看来,照这个趋势,短时间内看来是无法改变的了。但是无论如何还是希望各位玩家: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也都要理性消费,不要为了一己私欲或是满足虚荣而让自己得不偿失,这样真的不值得。
举报/反馈

我是王者解说

14万获赞 1.3万粉丝
带你一起玩游戏,分享游戏中的趣闻与攻略!
青岛嘉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