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或许在资本市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4月18日,瑞幸咖啡宣布,已于2018年11月完成的B轮融资基础上,额外获得共计1.5亿美元的新投资,其中贝莱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1.25亿美元,瑞幸咖啡投后估值29亿美元。
对于瑞幸咖啡而言,贝莱德绝非陌生的名字。公开数据显示,贝莱德同为瑞幸咖啡公认的“死对头”星巴克的最大主动投资人。
IPO前夕布局彰显投资信心
对手可以竞争合作,星巴克投资人投资瑞幸引发市场遐想。
“竞争对手是相对的,资本看中的仍然是回报率。”中国食品(港股00506)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谈到,对于贝莱德而言,投资星巴克与投资瑞幸之间并无冲突。
老虎证券投研团队亦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贝莱德旗下不同区域不同策略的基金有上千只,旗下也有专门募集为亚太和新兴市场的基金。投资瑞幸咖啡的贝莱德只是旗下一只PE(私募股权投资),跟持股星巴克的基金是相互独立的。”
老虎证券投研团队方面谈到,从合规的角度来看,HF(对冲基金)一般只是给PE一些研究支持,出于避免内幕交易的考虑,一般不会参与投资决定。
瑞幸咖啡上市传言或为贝莱德此次投资瑞幸咖啡的一个考量。老虎证券方面谈到:“今年以来IPO行情火爆,贝莱德长于二级市场投资,在瑞幸咖啡上市前投资也暗示着对该公司上市后的操作具有信心。”
此外,对中国市场的看好或亦为贝莱德此次投资瑞幸咖啡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老虎证券方面谈到,贝莱德日前任命前广发证券(港股01776)香港的CEO为中国地区CEO,这或许意味着贝莱德也有意加强中国市场的业务。近期财报后的电话会议里,贝莱德高管亦提到了中国地区高速增长。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李易则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目前难以尚判断贝莱德投资瑞幸咖啡的真正意图。“但即便星巴克投资人投资瑞幸咖啡,这个动作也并非难以理解。”李易谈到,与其让瑞幸咖啡的成长持续对星巴克造成冲击,进而干扰后者股价,不如主动出击参与投资,寻求利于的最大化。
“甚至如果将来有一天,星巴克收购了瑞幸咖啡也不会令人觉得意外。”李易指出,“这本来就是资本的游戏”。
李易认为,对于瑞幸咖啡而言,拿到来自贝莱德作为星巴克投资人的投资也是令人欣慰的。一方面来看,IPO前夕,瑞幸咖啡需要这一笔资金进来;另一方面来看,贝莱德的资金进来也意味着瑞幸咖啡得到了咖啡行业成熟投资者的认可。
国内咖啡市场仍处“战国时代”
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谈到:“资本是逐利的,贝莱德投资瑞幸的根本原因仍在于对于瑞幸咖啡互联网基因的模式,乃至中国咖啡市场发展前景的看好。”
在朱丹蓬看来,瑞幸咖啡的目标客户在于新生代消费者,瑞幸咖啡的经营模式能够解决此类消费者的两个痛点。一个是降低了咖啡体验的成本,“让利传播的模式也使瑞幸快速找到了它的客户群。”另一个为通过写字楼门店与物流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消费者购买咖啡的快捷性和便利性。
至于贝莱德投资瑞幸咖啡后,星巴克以及瑞幸咖啡之间是否会有合作的可能,朱丹蓬认为“可能性不大”。
朱丹蓬进一步谈到,星巴克以及瑞幸咖啡的目标消费群体是不同的,星巴克主打品牌调性,而瑞幸咖啡则更加务实主打白领阶层。“事实上从咖啡产品的属性来看,双方应该是互补的,并没有过多实质性的竞争关系。”
目前来看,咖啡产业在中国存有较大潜力一事已成共识,但不可忽略的是,在这个市场中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竞争者,星巴克一家独大的格局逐渐被瓦解,从主打咖啡的瑞幸咖啡以及连咖啡横空出世,再到奈雪的茶、喜茶等软饮品牌入局咖啡领域,甚至面包品牌原麦山丘也正在对咖啡领域进行试探。
“咖啡产业仍处在风口,目前来看这个市场并非饱和,拥挤度并不高,未来或将有越来越多不同渠道、不同场景、不同消费层级的咖啡品牌参与竞争,我国的咖啡产业也能够在此期间逐步扩容并走向成熟。”朱丹蓬指出,五年以后,我国咖啡行业可能会形成比较稳定的品牌格局,但目前来看“仍属战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