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上著名实验# 是前几天散步时想到的一个新专栏,会主要分享在学习心理学过程中,那些特别触动内心的心理学实验案例。这种案例的价值在于,他们既触动人心又极具启发性,非常发人深省。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剑桥萨默维尔青年研究这个著名案例时,内心的震撼和触动。以及哈佛大学著名的75年幸福人生研究,感受到深刻启发。这些案例和故事,会陆续在以后的推文中与大家分享。
今天想分享的,是一个关于人生如何被环境、被期待改变和塑造的心理学实验。
皮格马利翁效应
熟悉希腊神话的,大概都听过皮格马利翁的故事:
皮格马利翁是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希望找到一个美丽不凡的女子结婚,但是找了许多年,找了塞浦路斯内外,怎么都找不到。于是,他决定用自己技艺雕刻一尊自己理想中妻子的雕像,于是,他夜以继日的工作中,将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它。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终于,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的故事。
也许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Robert Rosenthal Effect和同事设计了一个实验。
他们先找到了一个学校,然后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和老师,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但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
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
而同样的实验也在老师中开展。
他们找了另外一些学校和班级,这些班级的学生成绩水平相当。然后将这些班级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告诉这些班级的学生他们的老师是经过挑选的特级老师,具有高超的教学水平;另一组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经过一个学期,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也就是被告知老师具有高超教学水平的班级,学生学习成绩远高于对照组。
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彼此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或者学生认为教师很有能力,因而彼此寄予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更多的关注,彼此都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导致学生学习时加倍刻苦,教师也更加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借用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罗森塔尔把这个实验的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
这项实验,对于你有什么启发吗?欢迎留言分享。
举报/反馈

燕妮的心理成长札记

139获赞 71粉丝
没有觉知的人生不值一过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