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不离世间觉,把佛陀的教诲,融入到生活中,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譬如佛门文化中,有因缘果报的理论,反应到现实当中,就是作用与反作用,古德有言,如是因如是果,想要怎样收获,就怎样栽种,其中都包含着佛法的智慧。
世间人常言,人活一口气,难免与人争执,推己及人,倘若他人也不知忍让,难免起干戈,结怨恨,徒增烦恼,这便是现世因果。众生被烦恼障碍,都是“我执”心重,自我尊大,不懂得五蕴皆空的道理。所以,小编莲荷觉得,真正有功夫的智者,不在于争一口气,而是把这口气咽下去。
当然,这并不是说众生应当忍气吞声,佛家讲“慈悲”,佛法的智慧浩如烟海。经文中记载,有位窃贼,想尽心机混入宝库,结果只偷走了一件不值钱的物件,倘若以为佛门所讲的“慈悲”就是忍气吞声,就与那位窃贼没有区别了。
止息干戈,化解怨恨,说容易,要做却难。《法句经》中说:“逊言顺辞,尊敬于人,弃给忍恶,疾怨自灭。”小编觉得,出言谦逊、和顺,是守口业;尊敬他人,是守意业;抛弃过往恩怨,是守身业。身口意都清净了,化干戈为玉帛,怨恨也自然熄灭。
逊言顺辞
许多人学佛,六度波罗蜜修学都挺好,唯独做不到“谦逊”,特别是自己学佛有一定心得时,最容易长养贡高我慢之心。众生未必不懂得谦卑的道理,但临事总不能约束自己,佛门中认为,这是习气使然,需要下功夫。那么该如何修行,才能去掉自己的傲慢习气呢?
《莲华经》中有位“常不轻菩萨”,其修学方法,颇具启发意义。无量劫前有位比丘,他对待佛法毕恭毕敬,而且对待出家、在家人,都是谦逊忍让。而他的行为并不被认可,常有人呵斥辱骂他,甚至拿石块打他,这位比丘心中也毫无嗔恚,故而得号“常不轻”。意为谦卑修行,不轻慢任何人。
莲荷曾有幸看到上梦下参老和尚与南怀瑾先生的对谈,一位是佛门大师,一位是国学大家。然而两人却无丝毫骄慢,谈话中彼此恭敬,对于后学的问题,也无一丝怠慢,这便是大乘菩萨的境界!
尊敬于人
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可是我们仍然会与人争,与事争,究其根本,还是看不“空”,执著于“我”。你、我之别,分得清清楚楚,乃至于嫉妒、争斗,心胸狭隘,完全没有尊敬,结果处处障碍自己,受困于苦海之中,难得出离。
佛法从恭敬中求,这里的恭敬,是单指恭敬佛法僧三宝吗?小编觉得对,也不对,从大乘义理来讲,众生皆是菩萨,印光大师常说:“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学佛要从烦恼中解脱,根本在于无我,所以修行,要敢于缩小自己,开阔胸襟,尊重别人,就是尊重未来的佛。反过来说,敬重他人,别人也一定会尊敬自己。
尊敬自己的人,更敢于缩小自己,敬重他人。
弃给忍恶
佛经中,把众生所处的婆娑世界,也称作堪忍世界。意思是说众生皆苦,要忍耐得起,才能在世间过得自在。然而,忍不是目的,就像长途跋涉的商队,最终让人无法忍耐的,可能不是路途的艰辛,而是鞋子当中的一粒沙子。
弃给忍恶,就是以“看破”的方式容忍,即常怀慈悲心,带给大众安宁祥和,而非为名利得失争斗,那么一切逆境就会变成坦途。
最后,惠能祖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谓的怨恨,也是个“空”而已。与人争斗,胜了觉得快乐,输了觉得痛苦,其实都是妄想执著,何必自寻烦恼?
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关注莲荷居士。
举报/反馈

莲荷居士

149万获赞 0粉丝
非著名居士,鹦鹉禅大师,净土招生办主任。
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