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坪、自来山、石头岭、仙人头、后门山,四周青山环绕,一条宽阔的县溪从村中缓缓地流过,绿水青山中的浙江奉化大堰古村,如诗如画。大堰村是大堰镇的所在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愁小镇”。
大堰,原名大万竹,宋舒岳祥在《留耕堂记》中载:鄞之南邑有山曰连山,山之大坞名大万竹。村里以王姓为主,宋初自柏坑迁居而来,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县令周因带领村民在村前的县溪修筑了一条灌溉抗洪的石垒活动坝——大堰磡,于是改名叫大堰。
县溪上新建的镇廊亭桥成了大堰村一道新的风景,廊桥恢弘大气,柱联众多,其中有联曰:柏水东流尚义坊门家乘载,印岩北峙镇亭闾井汉书留。县溪之水自柏坑水库流来,是奉化江的上游,流入横山水库。廊桥在村子的正中,在桥上看大堰古村,四面看来皆是画。
大堰古宅大都分布在大溪路上,从最上面的王钫故居门楼开始由北往南走是最好的游览线路。
王钫故居门楼是大堰村最好的古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王钫(?——1566年),明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后因抗倭有功,做过兵部侍郎。王钫故居门楼是他的祖上王文琳所建,故居原有厅堂三进、中堂一进、门楼三间,宅子毁于大火,现仅存修复的门楼。门楼的柱子是用几楸树、粘柴树做成,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憨态可掬,中门石臼用石雕成花瓶状,门楼上挂有“尚书第”和“旌表尚义之门”的匾额,雕花的栋梁和镂空的装饰斗还保留着原来的面貌,门楼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也见证着王氏家族的荣耀。
进门可见修复的中堂,几年前曾来过这儿,中堂的木栅栏式的门换成了雕花的大门,周边破破烂烂的道地都修整得干干净净,唯一不变的是四百多年前留下的屋基的大石依然,可见往年的豪华。中堂后左右各有两排老屋,左面是巴人故居,右面是王剑伟故居。
说起巴人,村里的老人都记得这位作家悲凉而凄惨的晚年。巴人,原名王任叔(1901——1972),我国著名的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为“左翼作 家联盟”发起人之一,著有《印度尼西亚历史》、《莽秀才造反记》等,曾担任过我国驻印尼大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1966年被抄家,1970年3月北遣返到故乡大堰,1972年7月25日因病去世。在故乡的两年是人生的最后,惨遭迫害的王任叔最后精神失常,在寒冷的冬天不穿衣服在路上大喊大叫,最后含恨去世。坐在门楼前烧笋的邻居阿婆回忆起王任叔,生命的最后时光常唠叨着“革命革到了老子头上,革命革到了老子头上”,这也是他对“文革”最后的愤怒吧!巴人故居的门紧闭着,我爬上高处,探过围墙,看见了他的屋檐下有一尊巴人坐在椅子上的铜像,铜像前放着一束新鲜的菊花,这也是后人对这位作家的怀念。离开大堰古村前,遇见热心的村长,特意带我去瓦屋山上去拜谒了巴人先生的墓,墓碑是胡愈之先生题写的。
过大堰乡村休闲吧,来到了白阊门,这是大堰村保存最完好、也是最精致的古建。据《奉化县志》记载:建造者王四佐,号隧臣,连山柏溪人,好义乐施,雍正五年独资建本邑明伦堂。八年,岁凶,捐谷千余石以济族贫。郡城初建育婴堂,捐田四十亩,当道盛称之。主人是个乐善济贫的人,被写入县志。该建筑由老堂前和新堂前两个院落组成,老堂前的木雕非常精美,雀替上雕刻着奔马、跪羊、飞鸟、鲤鱼、宝塔、花卉、人物等图案,阊门上的栋梁和堂前的栋梁上都整根雕着花鸟的图案,细腻的刀工让我们对先人的手艺心生敬佩。这个院子人才辈出,名人除了乐善好施王四佐,还有清代举人王鳞飞和被称为闺阁诗人的王慕兰。新堂前里住着69岁的王光友老人,这个三合院的卵石道地和雕花的窗托很有特色。
与白阊门比邻的是毛家阊门,阊门的雕刻精美,木雕上还有斑驳的黄泥嵌着,这是聪明的大堰人用黄泥封着这些精美的木雕才避免了“文革”的破坏。在院子里我遇见了83岁的鲍子学老人,从上海退休回来,他说这个阊门是他外公的爸爸建造的,外公姓毛,所以叫毛家阊门,他告诉我院子里的墙壁是用龙骨砖建造的,中间穿着毛竹,这在众多的院子里是不多见的。他说卵石铺成的道地比水泥的道地好多了,一下雨,水都能渗到地下,古人在建造房子的时候包含着他们的聪明才智。
走在大堰的小巷中,还能见到王高岙阊门,但是不能与前两者相提并论,这是平民的家;还能看到柳家阊门,但是只剩下昔日地基上的石条;还能看到里宅弄和乐山堂……大堰的山上多毛竹,到处都能看到人们晒着的竹笋。
回到县溪边,两棵虬龙般伸展的枫杨树向溪中尽情地伸展,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溪边的竹椅上,还有一些游客坐着听溪水潺潺,看夕阳慢慢地西下。
古村记编辑,图、文均原创于古村记特约作者:宁海葛劲松
举报/反馈

古村记

9.9万获赞 2万粉丝
发现中国大地村落之美
旅游领域创作者,乘风计划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