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教堂引起大众的关注,威尔士亲王查尔斯,曾在这里迎娶黛安娜
圣保罗大教堂位于英国首都伦敦弗利特街东口的卢德盖特山上,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高约111米,宽约74米,纵深约157米,穹顶直径达34米。教堂下面有欧洲最大的地下室,许多历史名人长眠在这里。对于非英国人来说,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真正引起世人巨大兴趣的时候是在198年。那一年的7月29日,威尔士亲王查尔斯迎娶金发碧眼的黛安娜,就是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的婚礼。整个婚礼向全世界全程现场直播,估计有7.5亿人通过电视见识到了皇家婚礼的奢华和壮丽,同是也记住了这座位于英国首都的气势恢宏的宗教建筑。
圣保罗大教堂前身出现于公元4世纪,为了纪念为传播基督教而殉道的圣徒保罗,君士坦丁大帝就在保罗的墓上筑起了一座木制的教堂,从此圣保罗就成了伦敦的保护神。公元604年以后,这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就一直是伦敦主教堂所在地,即历任伦敦大主教的住所。从13世纪至15世纪,圣保罗大教堂一次次被修缮美化,许多艺术大师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成果,许多珍贵的镶嵌画、壁画与浮雕都被集中到这里,使它享有艺术宝库的美名。
然而,木制的教堂总免不了火灾。1666年,一场火灾烧掉了大半个伦敦,也将圣保罗大教堂夷为平地,而这已经是这座教堂第四次遭遇这样的厄运了。1675年,英国教廷着手重建圣保罗大教堂,请出了牛津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雷恩是一个业余的建筑师,但他能够博采众长,吸收了当时流行的巴洛克、洛可可艺术风格,设计出的新教堂明朗而光鲜,与原来的古板暗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雷恩让这座教堂的正面基本保持着古典风格,而让它的圆顶模仿罗马万神殿的穹顶,还按巴洛克方式布置了成对的科林斯式柱子。
在雷恩爵士的主持下,这项浩大的工程直到1710年才得以最终完成,历时35年,总共花费了75万英镑。由于工程拖得时间太长,很多参与建筑的设计师都未能在有生之年见到它的落成。幸好雷恩长寿,终于在他90岁高龄时目睹了这座教堂的隆重问世。雷恩死后就被葬在圣保罗大教堂里,他的墓志铭幽默而诙谐:“如果要找我的纪念碑,请环顾四周。”1823年7月15日,圣保罗大教堂再遭劫难。由于整修时的疏忽,描金的木制天花板意外起火,烈焰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就几乎完全吞噬了这座辉煌的大教堂。除了正门的一部分、大厅的凯旋拱门和十字耳堂及廓庭花园外,其他部分都付之一炬。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英国教廷决定第五次修建圣保罗大教堂。但由于重建工程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单凭英国教廷无力承担,只得向别的国家求助。这一求助立即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回应,除了提供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外,很多国家元首还捐赠了珍贵的建筑材料。埃及总督赠送了雪花石膏圆柱和镶片,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赠送了大批孔雀石,它们被雕成教堂大殿里的祭坛。重建工作整整用了一个世纪的时光,当大殿内的100根大理石圆柱建成后,就标志着它的最后竣工。
重建的圣保罗大教堂完全是原教堂的忠实翻版,忠实地再现了它昔日的风貌。主体建筑由两座两层高的十字架形大楼构成,十字交叉的上方烘托起一个镀金的大十字架。教堂的穹隆圆顶用12根高大的圆形石柱支撑起来,石柱的上部是一个“人”字墙,上边雕着圣保罗到大马士革传教的图案,“人”字墙的顶端是圣保罗的石雕像。教堂正面建筑的两端,各有一座钟楼,它们相互对称,彼此呼应。这两座钟楼上都悬挂着铜钟,其中一个铜钟重达17吨,在英格兰首屈一指。每天凌晨1时,圣保罗大教堂的大钟就会敲响,一直要敲5分钟。
圣保罗大教堂建成后,曾是全伦敦最高的建筑物。虽然现在它不是最高的了,但站在泰晤士河边望过去仍能感觉到它的巍峨壮观。如果你有勇气顺着一段陡峭的楼梯爬到塔顶,那里有一个用石栏围成的阳台,站在这里可以尽情观赏伦敦胜景。另外,顺着教堂一侧爬上数百层阶梯,就会来到耳语廊。这里的墙壁有神奇的回音效果,你对着耳语廊的一个通孔说话,另一个人在其他任意一个通孔都能听到回声。走入圣保罗大教堂内部,这里的高大宽敞让人油然而生肃穆的感觉,而神韵典雅的木雕则以精致的细节让人赞叹不已。
那镶嵌着彩色玻璃的窗户,反映出哥特式建筑的特征;而镂刻工艺和螺旋形楼梯铁工,则反映出洛可可式精雕细琢的艺术风格。圆顶下的唱诗班席是教堂中最为华丽庄严之处,天花板上的马赛克和绘画细腻精致,下边摆着海德尔和门德尔松演奏过的风琴。站在这里,人们仿佛听到了在钢琴的伴奏声中,教堂合唱队高声唱起了庄严的圣歌。圣保罗大教堂下面的地下室,堪称欧洲最大的地下室。室内有许多英雄和艺术名人的坟墓和纪念碑。英国著名的海军上将纳尔逊、在滑铁卢打败拿破仑的惠灵顿将军都埋葬在这里。
圣保罗大教堂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它的四毁五建形象地诠释了不列颠民族的坚韧不拔。“我可以再次奋起。”这是圣保罗大教堂的设计师雷恩爵士的一句名言。当它在一座哥特式教堂的遗址上重新崛起后,建筑工人把这句话刻在一块石头上,放在标志原教堂遗址中心的地方,此后它就被当成了英国民族精神的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的飞机对伦敦进行狂轰滥炸,圣保罗大教堂再遭重创,祭坛被炸碎,地下室被炸塌,彩色玻璃全都被震碎。但战争结束后不久,伦敦人就把它修复如初,甚至比战前更雄伟,更壮观。英国人不能容忍存在一个破损的圣保罗大教堂,因为它是英国人的精神支柱啊!看完文章后,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
举报/反馈

一如既往的努力

69获赞 7粉丝
无论这个世界对你怎样都请你一如既往的努力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