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台依旧平楚,招魂楚些嗟何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恨,来访雁丘处。
读过金庸的《神雕侠侣》的朋友一定对这首《摸鱼儿》有着深切的感受。书中“赤练仙子”李莫愁并非天生狠恶,只因误于情障,以致走入歧途,愈陷愈深,终于不可自拔。她一生造孽万端,最终惨死,死时尚且唱着这首词。不知有多少男男女女都为“问世间情是何物”这一句感叹不已。
这首词的作者是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卒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韩岩村人。他是七百多年前我国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
元好问出生于ー个世代书香的官宦人家。他的祖先原为北魏皇室鲜卑族拓跋氏,后随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南迁洛阳,并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元。他的高祖、祖父都是官员,父亲元德明多次科举不中,以教授乡学为业。在这种书香门第的家庭,元好问的文学素养自然不用多说。
元好问是一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当时所有的文学形式,如诗、词、歌、曲、赋、小说,传统的论、记、表、疏、碑、铭、赞、志、碣、序、引、颂、书、说、跋、状、青词以及官府公文诏、制、诰、露布等,他几乎都有作品传世。迄今流传下来的作品有诗千三百八十余首,词三百八十余首,散曲六首,散文二百五十余篇,小说《续夷坚志》四卷二百零二篇,《中州集》十卷,《唐诗鼓吹》十卷。
元好问的作品,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而不尚浮华。他的同时代人和后世都对他的诗文有极高的评价。元好问又是一位高明的文艺理论家,主张作诗为文要“诚”、要写“情性”,还提出许多写作时的技巧原则,反对生硬晦涩,乱排典故。元好问多才多艺,除了长于诗文、从政之外,还深于历算、医药、书画鉴赏、书法、佛道哲理等学问。他的朋友遍及当时的三教九流。元好问当中央和地方官时都尽心竭诚、兢兢业业。他关心国家兴亡,关心民生疾苦,所以政治声誉非常高。
这首《摸鱼儿》的背后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元好问参加科举考试的途中来到太原。他在汾河岸边路遇一位张网捕雁的农夫,农夫告诉他,今天早晨在河滩上网到两只大雁。农夫系掉其中的一只后,另一只脱网逃走的大雁在空中悲鸣哀叫,始终不愿离去,最后竟然一头撞向地面殉情而死。听完农夫的诉说,元好问唏嘘长叹,向农夫买下了这两只大雁,将它们埋葬在河岸边,用石块全起一座坟丘,称之为“雁丘。
与元好间同行的学子们纷纷赋诗,元好问也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准丘辞》后来经过修改,就成了这首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