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现实中肯定有这样一种经历,当你参与到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中时,你很容易就变得毫无信心,在做这件事时,时刻动摇,总觉得自己不行。哪怕身边的人都相信你是可以的,并不断给你信心,你还是觉得自己做不到。
最后,事情的结果如你所料的那样,失败了。你叹了口气,说:“我就知道我做不好。”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件事做不到的主要原因是“自己能力不够”,真的是这样吗?
可能导致你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你能力不行,而是你最开始的“预言”,你“预言”了自己会失败,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预言”。这种自我暗示的心理,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证预言效应”,也被称作“自我应验预言”,主要指那些因为先入为主的判断对事件结果产生影响的现象。
通俗点说就是“我们越相信什么,就越容易发生什么”。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是因为人们的自我暗示会影响到自己的行为,敷衍了事,完全没有发挥自己的潜能,最后验证了自己的想法。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很多人害怕在公众面前演讲,他们觉得自己肯定会演讲得很糟糕,所以一上台就会表现得很紧张,说话结结巴巴,完全没有办法投入到演讲,最后导致演讲结果真的很糟糕。
心理学有个著名“自证预言效应”实验,研究人员从一个普通教室挑选出了一半学生,告诉他们“你们是这个班中最聪明的一部分人,你们未来会表现得比其他同学都有出色。”结果,十年以后,他们果然都成为了这个班级中最优秀的一部分人。但实际上,他们只是随机挑选出来的,并不在“智力”上表现得比其他同学优秀。
从这个实验,我们就可以知道“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都对我们会产生巨大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个心理效应给自己带来积极影响呢?当自己做一件富有挑战的事情前,请先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肯定能做到的。
甚至可以假想自己成功以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用这种假想的方式给自己信心,并在充满的自信的基础上付出实际行动。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被所谓的“第一印象”欺骗,看上去邋里邋遢的人可能善良文明,而那些看上去文质彬彬的人,则可能猥琐龌龊。“人不可貌相”,我们不要通过第一眼印象就定位一个人的印象。
父母作为孩子最为亲近的人,父母的随意一句评价都可能被孩子记在心里。所以,父母更要多鼓励孩子,不要随便给自己的孩子设定极限。很多时候,当父母认为孩子没有极限的时候,孩子真的就会表现得没有极限。
有一点需要额外说明的是,我们没办法超越客观事实,所以,在面对一些自己根本没有可能做到的事时,即使“自证预言效应”再好用,也难以帮助你实现“幻想”。
举报/反馈

小明心伙伴

75.5万获赞 9.5万粉丝
做你心伙伴,与你精神共舞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