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新有这样一集:美芽妈妈早上喊小新起床,小新答应着却仍然蒙头大睡,刷牙穿衣服也是闭着眼睛,吃饭也是慢吞吞,美芽不停的在耳边喊喊喊,催催催。
相信有很多宝妈看到这一幕,会有强烈共鸣:这简直就是发生我家里的日常嘛!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造成赖床,拖延,作业写不完,总是这样,长大之后,会造成很多生活和工作中的麻烦。所以,时间观念,一定要从小培养。高取志津香在《忍住!别插手!合理安排时间》里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总结归纳一下,可以分成5个步骤,10个方法。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忍住!别插手!把责任和权力都还给孩子。
如果家长总是催:会造成两个后果:1.家长和孩子都不耐烦,没有或暂时解决问题,但是亲子关系恶化。2.孩子对家长的安排产生依赖性,就像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
所以,当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的时候,需要的不是指责和安排,而是训练【很重要!!!】。
认识时间
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要明白一点,孩子和家长的时间概念是不一样的。大人会知道1分钟,1个小时,1年的区别。而孩子不明白,所以孩子总是找各种事情去打发时间,因为在孩子看来,时间很长很长。
“认识通过海马体记忆的,在两侧耳朵深处各有一个海马体,海马体对一件事发出要记忆指令的次数越多,在事后回忆时,我们就会感觉时间过得越慢。小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感到新奇,海马体也频频发出记忆指令,所以小孩子就感觉一年的时间过得很慢。”
微博大V游识猷曾经在微博提到: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需要处理大量的内在渴望信息,同事对自己的情绪理解和控制还不成熟,因此急躁很正常。此外,孩子在童年时世界是新鲜的,收到大量新信息,时间变慢了。最后,大人会时间有预估的经验,而孩子没有,就像马拉松看不到头,因此会觉得时间格外漫长。
所以,家长需要通过一些手段让孩子认识时间:
【方法1】抽象时间具象化
时间是很抽象的东西,如果你和孩子说:“我们还有1个小时就要睡觉了哦!”,对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1个小时究竟是多长,孩子并不知道。所以想要养成初步的时间观念,就要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
把时间和东西联系起来作者提到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位妈妈对她的孩子说,当妈妈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无论是读书还是织毛衣,都是属于妈妈的时间。通过两三次的训练,孩子知道了,当妈妈坐在椅子上的时候,妈妈的时间就开始了,这个时候,是不能被打扰的。这就是将时间和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了。比如说,当妈妈拿出专用的碗筷出来的时候,就是“吃饭的时间”,这时候必须要把玩具收好。
当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告诉孩子,叶子绿的时候,春天就来了,当叶子枯黄掉落的时候,秋天就来了,这样孩子的时间观里就有了四季。还可以将节日纳入到时间观里来,与此类似,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观察日出,日落,星星。比如说,现在太阳在当空,应该是中午了吧。这样孩子的时间观里就有了时间的变化。
在训练孩子时间观的时候,要让孩子明白,时间不仅是自己的,也是别人的。
把时间和事情联系起来有时候让孩子吃一点时间的苦头,有助于孩子养成时间观念。比如说孩子上幼儿园了,总是赖床,妈妈叫了好几次,仍然不起床。那么妈妈可以尝试,头一天晚上对孩子说,第二天早上8点必须要出门,否则不能开车送上学,只能由奶奶步行或者乘坐公交车上学,而且会被老师批评。第二天如果孩子仍然赖床,那么就委托奶奶步行或者乘坐公交车送孩子上学,甚至可以委托老师进行口头提醒和批评。这样就将孩子对待时间的行为和结果联系在一起。尝试过一次苦头之后,就明白时间的重要性了。(当然,如果孩子耍赖不上学,就涉及到另外的问题了,以后我们再讲)
【方法2】认识时钟
当孩子渐渐长大,教会孩子看时钟是培养时间观念的好方法。当然一开始孩子还不会看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当那根最长的针指到某个数字的时候,就可以吃冰激凌了。我相信很多家长一开始也是这样的方式。虽然现在手机闹钟的应用更多,但是我们还是建议家长在家里摆放时钟,培养习惯的一开始,可以多买几个,每个房间都放上,并且可以挑选孩子感兴趣的形状。
感受时间
【方法3】预估时间
当孩子逐渐认识时间之后,还要去感受时间的力量。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玩“预估时间”的游戏,这对以后孩子合理制定计划很有帮助。比如说让孩子列出一张每日清单出来,然后在表格中填上自己做某件事的时间,当掐表计时,如果预估准确,则加分,如果预估不准确则减分,最后按分值获得相应的奖励。一般来说,孩子对这个游戏会很感兴趣,这有助于孩子对时间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并且将时间和做事联系在一起。
其次,可以设计一次与爸爸或者妈妈的大餐约会计划,让孩子规划,到底什么时候出门会比较好。家长引导孩子,坐公交车15分钟,走路15分钟,坐地铁20分钟,加上预估堵车的时间,大约要提前1个小时出门。
【方法4】计算时间
在孩子罗列清单的基础上,让孩子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得出每件事情的用时长短。这个时候,孩子会发现,原来洗脸刷牙用了15分钟,吃饭会用1个小时,而自己每天看电视花了2个小时,睡觉花了9个小时。孩子认识到,不同事情使用时间有巨大差别,这位下一步规划时间做了铺垫。
规划时间
【方法5】认识我的一天
家长可以和孩子准备好彩色卡纸,胶水,剪刀等工具。然后根据孩子每天的事务清单,做一些图表出来,比如说饼状图等。爸爸妈妈也可以制作自己的时间饼状图,与孩子的饼状图进行对比,通过图表,孩子会认识到,家务劳动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方法6】时间分段
孩子认识到每个人的时间段使用的时间不一样之后,比如说,孩子每天需要9个小时的睡眠,而大人只能睡7个小时,来确保完成每天的工作。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时间进行分段。与孩子进行约定,什么时间段需要完成什么事情,家长可以利用身边的一些工具,为孩子做好时间提示板。比如告诉孩子,晚上吃完饭之后7:00到8:00的时间,可以看电视。如果孩子超时了,家长要进行提醒,让孩子看约定好的指示牌。
调整时间
【方法7】便签排序
当我们需要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把事情分成两类,一类是想要做的事情,一类是必须做的事。家长和孩子之间关于做事的一个最大矛盾是,孩子把想要做的事情排在前面,而家长则把必须做的事情排在前面。
家长在训练的初期,让孩子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全部写出来,并且分成两类,一类是想做的事情,一类是必须做的事。可能孩子一开始的分类会不准确,比如说把看电视放在必须做的事情里面。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全盘否定,以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是要慢慢引导,比如说:“作业是不是必须要完成的呢?”
然后,家长可以将这些事情分别写在便签帖上,让孩子进行排序,来确定事情的重要性。那么当时间不够的时候,一些非重要的事情就可以暂时删掉了。这个训练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就可以划分时间象限了。引导孩子从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去认识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
一般美国在早期教育过程中,会布置需要长期做的任务,如果忘记了,临时抱佛脚的话,就无法完成,这其实就是在训练孩子认识重要非紧急事情,并且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方法8】沟通方式
孩子在训练的初期,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的失败,但是成功的经验就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积累获得的,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在孩子安排时间出现问题时,说:“你怎么连这样的道理都不明白?”的话,可以用“到底哪一个先做会比较好”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孩子思考。更重要的一点,千万不要代替孩子去规划时间,忍住!别插手!
存储时间
【方法9】兑换时间
家长可以买一些彩色玻璃球,也可以画一张大大的时间规划格,当孩子完成了每天的任务清单之后,就可以往玻璃瓶中扔一个玻璃球。当达到一定的数目之后,可以向家长兑换时间奖励。这个奖励可以是多玩1个小时的游戏,或者是周末可以看一场2个小时的电影。这样的游戏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如果能够高效完成事情,节约了时间,那么可以用节约的事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方法10】回顾时间
最后,我们建议,孩子完成的任务清单不要丢掉,家长要细心为孩子保存着,这是孩子使用时间的痕迹。当孩子长大之后,一方面回顾自己在小的时候,是如何使用时间,如何度过每一天的,更重要的是,当孩子松懈了,去翻一番自己曾经完成的任务清单,会有很强烈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不是家长夸赞的成就感,而是来自于自我,这会激励孩子持续性的去完成某件不太容易完成的事情。
除了具体的方法之外,其实高取志津香在《忍住!别插手!合理安排时间》里还传递了一个很重要的育儿观念:不要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孩子需要的不是指责和安排,需要的是训练。家长其实,比孩子多得仅仅是经验而已,我们不能在剥夺了孩子培养正确时间观念的机会之后,又去指责孩子依赖自己喊起床,监督写作业。以此类推,其他的事情都是这样,切记,让孩子去选择,让孩子做决定,让孩子管理实践,而我们要做的,只是教会孩子正确的方法罢了。
作者介绍:华中师范大学本硕,现任省重点高中语文教师。更文范围:育儿经验,阅读写作等。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好方法,或者育儿的困惑吗?欢迎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

高中语文说

3.3万获赞 8645粉丝
评教育时事,论教育方法,授学习干货。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