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张仃,我们大概知道鼎鼎有名的《哪吒闹海》出自他手。但作为20世纪横跨漫画、年画、设计、民间艺术、壁画、动画的大美术家,张仃不仅具有美术史上的地位,更是新中国设计史上的名人。他承担过许多重大的国家设计任务,包括国徽、政协会徽、开国大典典仪的设计,怀仁堂、勤政殿的改造;同样,他也是新中国最早从事出国展览设计的专家,50年代一系列重要的出国展览,也大多由其设计。
编辑:廿廿鹿
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会徽设计者
1949年初,张仃、周令钊为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设计会徽,并按照要求,创制的会徽图案要“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民主阶层大团结”的精神。二人创作的会徽图案以五角星,四面旗帜和中国地图为中心,以光芒四射的蓝天作为背景,周围是缎带连接起来的齿轮和麦穗形成的圆形。
▲ 政协会徽
周恩来同志看后批示:“即以此图样送新政协筹备委员会传观通过。”同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开幕,由张仃、周令钊设计的新中国第一枚政协会徽悬挂在了主席台中央,这也是新中国最早的标志。
开国大典仪式的美术设计者
1949 年,张仃参与完成了天安门城楼的装饰配置工作,其中,他非常智慧地利用张灯结彩这一传统文化语汇,于城楼巨柱间加挂 8个灯笼,以民间的方式使阴沉的空间被点亮和激活,为天安门做了全新换装,使之更具亲民与亲和色彩。除了这些空间化的、静态的设计之外,在动态设计方面,张仃负责开国大典美术设计工作,尽管有低成本的经费限制,但张仃依然认真地利用巧思把美术的东西加进去,庆典所用标语、旗帜、游行车队、参演人员的特殊服装等均溶入了设计。
▲ 可参看董希文《开国大典》中的灯笼
新中国的国徽设计者
1949年,新中国即将宣告成立,由于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没有国旗、国徽或国歌,新中国形象的艺术设计便成为了当时的重要任务。开国大典之后不久,中央便决定在国庆一周年时在天安门城楼上正式悬挂国徽。而国徽的设计任务则具体交给两个设计组负责:一组是由梁思成带领清华大学的一批教师;另一组是由张仃带领美术学院的一批教师。这样,张仃和梁思成便分别成为了两个设计组的核心人物,定稿也将在两个设计组提供的方案中进行选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当两组的方案放在一起比较时,风格大相径庭。张仃的方案构思是:1.红色齿轮,金色嘉禾,象征工农联盟。齿轮上方,环五角金星,象征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齿轮、嘉禾下方结以红带,象征全国人民大团结,国家富强康乐。3.天安门——富有革命历史意义的代表性建筑,是我五千年文化,伟大、坚强、英雄祖国的象征。梁思成组的方案构思为:“以一个璧或瑗为主体,以国名、五星、齿轮、嘉禾为主要题材;以红绶穿瑗的结,衬托而成图案的整体”,“求其由古代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图案。”
▲ 清华大学1949年10月23日设计的国徽方案
最终,中央传达了一条意见:国徽当中一定要有天安门的形象。张仃小组的方案被接纳了。1950年,张仃亲率美术供应社的工人,将一枚直径超过3米的巨型国徽,庄严地悬挂在了天安门上。是年,张仃32岁,同时还参加了“建国瓷”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团队。
▲ 1950年国庆前夕,张仃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国徽
第一代对外交流展览的设计者
▲ 张仃正在设计工作台绘图(当时主持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中国馆设计)
与国内的设计经历相比,张仃更重要的贡献在于新中国的对外展出,因为当时传播方式有限,外国人对中国不甚了解,而且冷战的封锁造成的特殊处境,更加剧了中外沟通的阻滞。新中国要向世界展现一个健康而充满活力的形象。
▲ 张仃是新中国第一位会晤毕加索的艺术家
这时,国家的战略之一,就是通过重要展会进行涉外宣传,而这也几乎全由张仃领导或执行。1951 年至 1957 年间,张仃将展会设计送往布拉格、莫斯科、巴黎、华沙、莱比锡、罗马。中国的汉画、蓝印花布、捣练图、民间剪纸、江南园林、民间用品、大漆、竹艺,是他采用的东方文化的视觉元素,引观者如潮。
参考资料:
冯远《张仃百年诞辰纪念集》;李海潮、豫民《张仃——新中国的首席形象设计师》
举报/反馈

人民艺术家杂志

6.2万获赞 2.3万粉丝
用艺术构建中国的社会图景
人民艺术家杂志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