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以老子清静无为思想为主要核心,清静无为是道家修身养性的基本素养。在道教中,无论是武功的修炼还是养生求长生的方法,都是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根本。说到底,就是要做到“以性养人,回归真我”,这是道家修行的独有境界。
什么是回归真我呢?就是返璞归真。再通俗点讲,就是我们所说的“天真"。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说:“槫气至柔,能如婴儿乎?”“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回归真我就是回到一种自然的状态,对于人来说,就是婴儿的状态。如果能到了这种状态,就会“百毒不侵”,就象老子所说的“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武侠大师金庸老先生可以说深谙道家的思想精髓,在他的作品中一些人物的刻画很好地体现了道家这种回归真我的思想。在“射雕英雄传”中,有一个对大家印象深刻的人物,深得观众喜爱,就是周伯通,周伯通是道教全真教的弟子,一介老来顽童,把道家所崇尚的的回归真我的思想演绎的淋漓尽致。他就是活到了回归真我的状态,他就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子,淳朴善良,但却练成了绝世武功,多少武林中人穷尽一生、挖空心思潜心武学却也达不到他的高度。其实,这就是天真的力量,回归真我的力量。
就连《天龙八部》中自恃清高的黄药师,他也从周伯通的身上悟道了很多道家思想,自华山论剑后他思考良多,他认为对于名利,去争是下品,不去争只能算中品,而像老顽童一样心中没有名利,清静无为,才是常人不可及的上上之品。
你看金庸小说中那些绝世的高手,没有几个不是返璞归真的,除了周伯通,还有郭靖,甚至有些木讷,还有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也是天真的像个孩子,段誉、虚竹哪个不是靠他们的善良、天真和朴实深得人们喜爱,但是他们都是“傻人有傻福”,练成了绝世武功。
注重平和、清静无为是道家生思想的精髓之一,如果能够做到,对人的养生长寿都多有裨益。人的身体健康,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心态,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平时注意保持心平气和、淡泊从容的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养生和健康有莫大裨益。
另外,道教的清静之意境,还体现在不执著于物质,不以物役,不做物质的奴隶。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都市间穿梭,面对巨大的社会竞争,现代人很难做到了。现在衡量人成功与否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成为常态,人心很难得一丝宁静。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更需要从道家思想中汲取养分,以最平淡、天真的心态面对嚣杂的尘世,培养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情操,“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心境,来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的高度。以性养人,回归真我,这是道家最实用的智慧,也是金庸小说中最实用的智慧。
/完/